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理工论文》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和原则

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和原则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8-10-17 10:3412

摘要:这篇建筑工程师论文发表了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和原则,建筑防水是施工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建筑与水接触部位防裂缝、防渗漏等工作,要坚持防排结合、全面设防原则,对所有节点进行密封,必要部位采取多道设防实现复合防水。论文在对创新原则进行分析基础上

  这篇建筑工程师论文发表了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和原则,建筑防水是施工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建筑与水接触部位防裂缝、防渗漏等工作,要坚持防排结合、全面设防原则,对所有节点进行密封,必要部位采取多道设防实现复合防水。论文在对创新原则进行分析基础上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师论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技术创新

时代建筑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房地产业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不断增多,适应当前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建筑行业必须不断创新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水平,通过提供更多更高质量建筑,更好地满足人们“住有所居”的需求。

  1 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原则

  建筑施工技术要把握以下原则进行创新:一是依托现有技术创新,建筑施工技术关系施工质量,意义重大。因此,必须在技术创新中以现有技术为切入点进行创新,增强技术实用性和适用性,切忌“纸上谈兵”。二是以具体需要和状况为基础,准确把握建筑施工要求、企业现状、工程属性等开展创新。三是加强技术创新引导,通过技术人员培训,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引导创新与实践结合,在整体层面对技术进行创新。四是把握技术创新导向。要适应当前建筑发展趋势,以推动节能清洁为方向创新,尽量减少技术应用中材料消耗和设备应用,控制水、光、尘、噪等方面不良影响。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应用

  2.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必要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水泥水化作用属于放热反应,而放出的热量造成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承受的拉力极限值以后,就会出现裂缝。因此,在技术应用中要注意控制浇筑中水泥水化热反应引起的温度升高以及混凝土块外部温度差异过大、降温过快等问题。在技术创新中,要注意根据具体工程和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温度应力计算,在施工前确定浇筑方式,是采油分段浇筑还是整体一次性浇筑,并提前谋划好运输混凝土工具以及浇筑、振捣设备和用工情况。现代常用浇筑是采用塔式起重机或混凝土泵进行浇筑,大多是合理的进行分层、分段浇筑,使混凝土在浇筑中能够沿着设计好的高度均匀上升,要注意浇筑中环境温度控制,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要在28℃以下进行浇筑施工。

  分段浇筑后要进行振捣,振捣时间是初凝和终凝之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表面抹压后清理干净表面泌水,通过木板反复抹压确保混凝土凝结密实,这种方式优点是能够消除最早出现的混凝土表面裂缝。在冬季低温时节施工中,混凝土抹压密实后还要及时进行塑料薄膜覆盖,然后再在塑料膜上覆盖岩棉被、革帘等具有保温效果的材料,非冬季或低温时节在混凝土终凝后可以在上部外表面四周筑堤,然后灌上20-30cm深的水进行养护,注意随时监测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及时采取应对的养护措施。在混凝土养护中,要注意保持潮湿环境,不同材质水泥养护时间不同,对采用新型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养护时间要在一周以上;掺加缓凝型外加剂或者是对抗渗性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养护时间要在两周以上。

  2.2桩基施工技术。

  桩基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要内容,桩基坚固程度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在施工打桩之前,要先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清理出场地内杂质和障碍物,并确定桩基施工范围。要注意做好排水,防止因为积水或地下水影响施工。要在前期进行勘探基础上,确定桩位位置,在做好桩基试验的基础上,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桩基施工具体要求、参数和顺序等,在复杂的群桩桩基施工中,要根据桩的长短、规格和密度等确定打桩顺序,防止对场地周围建筑造成破坏。

  2.3钢筋绑扎施工技术。

  现代建筑高度和面积较大,钢筋是建筑主体关键,也是连接施工的基础,主要是通过机械连接、人工焊接等方式连接。在技术创新中,主要是对钢筋的梁、板和墙类的受拉对象接头面积进行控制,比如,梁类受拉钢筋的接头面积要控制在50%以内。在通过直螺纹进行钢筋连接中,可以通过套筒将其两端钢筋连接起来,要注意丝扣至少有1个以上露在套筒的外部,便于进行连接。

  2.4防水施工技术。

  重点是创新应用以下防水技术,一是屋面防水,新型技术为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技术,施工前先处理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在涂膜部位进行分步涂刷,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再进行下一环节的涂料涂刷,最上层涂膜厚度要在1mm以上,防水涂膜的收头要进行多遍的防水涂料涂刷,并注意避免堆积、流淌等现象,确保防水层粘结紧固。二是外墙防水。可以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该技术能有效杜绝抹灰层开裂、空鼓等病害,在施工前要先进行墙体抹灰,抹灰前对两种不同材料连接界面加挂钢丝网,随后使用108胶水(20%浓度)进行墙体基面处理,随后再掺加水泥砂浆(含水泥15%)进行涂刷。要按照先基面处理后抹灰层施工顺序进行施工,铺砖时要使用湿润砖块,切忌使用干砖或含水饱和的砖,切忌随浇随砌。水平和竖向的灰缝厚度要控制在10cm、误差要控制在2cm以内,且水平灰缝砂浆的饱满度要在80%以上。要按照分次铺砌的原则,一般选择三次铺砌到顶,并利用钢筋砼过梁。防水层施工中要利用防水防污型涂料在找平层的十字交叉部位进行涂刷,厚度要达到3mm,施工完成后要通过淋水进行养护。

  2.5节能施工技术。

  一是墙体节能技术。分为内保温和外保温,内保温是在墙体内层添加保溫材料,外部设防水层防止收到雨水影响;外保温需要在外部覆盖防水涂料,不仅防水,还对太阳辐射产生一定的抵御作用。对墙角等部位要防止“热桥”产生加大能耗。当前创新性应用是双层幕墙、玻璃幕墙和光电幕墙保温技术,特别是光电幕墙具有反射作用,可以消除太阳光的强烈炫光。二是隔热技术。主要在墙体和屋顶应用,比如空气层隔热技术,可以实现保温和隔热目的。三是采暖节能技术。较为常用的技术为水源热泵,通过地表和地下水源在高温时节采集太阳能,形成丰富的低温低位热能,在低温时节输出应用,减少电能消耗。

  3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对建筑质量和施工效率会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当前建筑施工增多,对主要施工技术进行应用创新,有利于更好更快的建设更高质量的建筑。

  参考文献

  [1] 陈健锦.新时期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J].中国科技博览,2011(33).

  [2] 秦文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6).

  推荐阅读:《时代建筑》Time + Architecture(双月刊)1984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时代建筑以繁荣建筑创作、增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以“前瞻性、批判性、地域性”为办刊特征,以“中国的命题、世界的眼光”为其编辑视角。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lig/12684.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优质科技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