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关键词:存在主义 自由 选择 摘 要: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流派中,对当代教育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派别。其代表人物萨特强调人的存在,关注人的个性自由和选择,同时也不可忽视对于选择应尽的责任。虽然它仅如昙花一现,而且部分思想又过于偏
关键词:存在主义 自由 选择
摘 要: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流派中,对当代教育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派别。其代表人物萨特强调人的存在,关注人的个性自由和选择,同时也不可忽视对于选择应尽的责任。虽然它仅如昙花一现,而且部分思想又过于偏激。但作为一种反传统的现代教育理论,对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的揭露,以及对教育领域中的多方面问题的探讨,都对当今的教育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萨特是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流派中的一个比较较有影响的派别。形成于50年代的美国,60年代时,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广泛流行起来。70年代以后,逐渐的走向了衰落。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直接源于存在主义哲学。它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传到美国等国家。从50到70年代,是存在主义哲学在西方最盛行的时期。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主张要恢复个人的主体性,反对“人格的异化”,具有强烈的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倾向,还具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
存在主义的主要思想都是围绕着“人的存在”展开的,并且从始至终都贯穿着唯心主义世界观。它分别论述了“存在”、“自在”与“自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存在主义认为哲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存在的问题”。所谓“存在”,即人的主观感受中那些尚未意识到的思维和存在的对立的形式。也就是那种同个人及个人的感情、情感、情绪体验紧密相联的东西。他们认为人才是哲学研究的中心。存在主义者还通过对“自在”与“自为”的关系来论述这种“存在”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他们把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指的就是客观世界的存在,它是一种是荒诞的、偶然的、虚无的存在;而人的意识则是“自为的存在”,它才是真实的,并赋予世界以意义。虽然存在主义从发起到衰落的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却对现代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出现了不少很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首推萨特。
一、选择与自由成就人的一生——萨特的主要思想
萨特认为,自在的存在是一个保守的,惰性的存在,只有通过意识的揭示作用,它才呈现出秩序、条理和组织,才作为一个世界而出现。这样便把人的自我意识作为考察世界实在性问题的出发点,认为外部世界离开自我便无法显现出来了,最终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人的自我意识。也正是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构成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线。虽然存在主义奉行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但是它却注意到了人性的重要性,可谓是创新之举。萨特的思想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萨特有一句名言:“人是自由的,懦夫使自己懦弱,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这是他思想的精华,“人,不外是由自己所造就的东西,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存在主义高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照自己的意志而造成他自身,主要是通过自由、选择与责任来说明的。他认为,人就是自由,自由就是人的存在。这种自由是绝对的但这种选择的自由并没有减轻人的责任,反而增加了人的道德责任。即这只是一种进行选择的自由。人必须为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一切行为“承担责任” 。但他的自由选择摆脱不掉他处在一个有组织的处境中的限制,因此一旦做出选择,他必须为此承担责任,也使他人承担责任。由于自由或“自由与责任”成了存在主义的最高价值,存在主义者便努力倡导所谓的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由选择、自我超越等。萨特的思想还受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哲学并不是完全是抽象的,它也要源于日常生活,一杯鸡尾酒中就可以蕴含着哲学,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二、萨特的思想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启示
由于存在主义具有强烈的唯我主义及非理性主义倾向,它否认教育在形成人的个性上的决定作用,对人的可教育性持怀疑态度。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中说:马克思关于人是教育与环境的产物的观点是荒谬的。存在主义者认为,既然人是一个生来自由的主体,其自由选择造就其本质,那么教育目的就应是为每一个具体的、个别的人服务。帮助他不顾别人压力及社会习俗作出自己的选择,并使他知道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教育的作用应是指导人意识到自己的环境条件,促使他顺利地投入到有重要意义的生存中去。
(一) 教育要还学生“自由”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
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它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人的参与,是人的教与人的学的活动,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必然会包含着多种价值。萨特认为:人应该是最基本的价值,教育必须注意到不同学生的独特个性。而我们现实的教育却由于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只强调教育对他们的社会化功能,而忽视了教育的个性化的作用。致使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当代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忽视教育对人个性发展的作用。仅仅把教育当作成了一种手段。学校相当于一个工厂,根据一定社会或国家的需要去同化和驯化学生个体,使他们能够服务于社会或国家。忽略了大学生作为个体其自身所具有的能动性、主体性。也忽视了对大学生独立个性的培养,造成大学生个性不仅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反而时时受到阻碍和压制。仔细品味存在主义的思想,不难发现它关照个体人的观点无疑是在提醒我们,学生个性的培养的重要性。
(二)培养大学生的选择能力是当今教育变革的必然要求
萨特认为“在某种意义上,选择是可能的,但是不选择却是不可能的,我是总能够选择的,但是我必须懂得如果我不选择,那也仍旧是一种选择 。”人的生活和学习中总要面对诸多的选择,可以说人是凭借选择而生活发展的。即将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面对复杂而崭新的环境,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往往另其迷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也会通过不同的选择,来体现出自己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并在选择过程中使其自身得到发展和完善。在教育内容方面,不单单要传授给学生一些死板的专业知识、技能,更应注重培养他们的选择意识与能力。只有教育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学习,才会使学生全面发展,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
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就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机会,让他们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和展示自己。拘泥与学分,强迫学生言听计从,最终的代价就是,学生选择意识的逐渐丧失,继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不复存在了,这样的学生一旦遇到问题就会显得无所适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指挥是“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而不能通过自己的判断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但是要使学生真正把握自己的人生,仅停留在选择意识的层面上是不够的,必须要经过这种意识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能力。这就要求教育必须要培养大学生辨别的能力,使学生面对诸多机遇与挑战时,可以及时做出合理的选择,把握好自己学习生活和前进的方向,能够由自己来决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其自身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但因为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共存、人的多种发展机遇的并存,都要求学生应该具有选择意识与选择能力,才不至于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迷失了自己。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学生学会选择已成了当代教育的使命。
(三)培养学生从小处着眼,善于捕捉
在告别了高中繁重的学习压力后,许多大学生开始放松自己,如同生活在校园这个象牙塔中的王子和公主,对于外界环境知之甚少,往往过于沉陷于各种娱乐场所,却依然会意志低迷。而不能够正常的品味生活的乐趣。而萨特哲学不仅要求给学生自由和学会正确的选择生活方式,同时还希望可以关注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细节,从小处着眼,发现生活的意义,这对于提高学生正确认识生活,树立合理的生活价值观,加强学生的自制能力和自信心很有借鉴意义。
存在主义的思想产生于对人类价值的困惑的环境中,其本身也必然存在着不少的缺点。比如,过分强调人和人之间的对立,没有看到人和人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互帮助和相互支持的一面。对于其教育理论方面来说,它的部分教育理论本身也是比较偏激的,其实以存在主义为基础的学校和教育制度实际上是不可能存在的,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在教育实践中发挥大的作用。但作为一种反传统的现代教育理论,它对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的批评,以及针对教育领域中的多方面问题的探讨,对现在的教育都有一定启发作用和参考价值。特别是它对人的关注,对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都是永恒的,而且其中大部分观念对思考培养人的教育观点,和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及研究来说,依然是值得借鉴的,也必然会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 雷颐.《萨特》[M].开明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1997.
[3] 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三联书店,1987.
[4] 张斌贤.《西方教育思想史》[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5]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 张斌贤,褚洪启.《西方教育思想史》[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7] 王坤庆.《20世纪西方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yu/4697.html
相关论文阅读
- 2025-06-16怎么发表核心论文?
- 2023-01-04教育学报论文高职院校学生节能减排意识研究
- 2023-01-04教育类核心论文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成效研究
- 2023-01-04北京职业教育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
- 2023-01-04英语教育类论文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
- 2023-01-04历史教学论文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反思
- 2023-01-04小学数学职称论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课程改革
- 2023-01-04高中教学论文高中地理教学的地理比较法
- 2023-01-04教育论文发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策略
- 2023-01-04化学教育论文高中化学教学问题与应对策略
期刊论文问答区
- 2025-08-07编委会审稿是终审吗
- 2025-08-07拿到论文录用通知就是发表成功了吗?
- 2025-08-07刊号字母G、G0、G1、G2、G3、G4、G8是什么意思
- 2025-06-16核心期刊多久能收到录用通知
- 2025-05-19《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0年内发表论文数据,选择与投稿前可参考
- 2025-05-19发论文时国际期刊和国内期刊选择对比
- 2025-05-13教师职称评审级别及所需学术成果材料
- 2025-04-24英文期刊发表论文几个版面起发
- 2025-01-21论文顺利通过审稿的8个操作
- 2025-01-11管理学类30本期刊(国自然基金委员会认定)
教育优质期刊
- 1核心级《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 2核心级《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 3核心级《新疆大学学报》
- 4核心级《天津大学学报》
- 5核心级《煤炭高等教育》
- 6核心级《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 7核心级《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8核心级《心理科学》
最新期刊更新
- 《中兴通讯技术》
- 《中国政府采购》
- 《中国政府采购》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农业技术经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房地产世界》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
- 《广州化学》
- 《物理学报》
- 《东方宝宝》
- 《新能源进展》
- 《热带农业科学》
- 《建筑经济》
精品推荐
- 12025-06-16怎么发表核心论文?
- 22023-01-04教育学报论文高职院校学生节能减排意识研究
- 32023-01-04教育类核心论文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成效研究
- 42023-01-04北京职业教育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
- 52023-01-04英语教育类论文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
- 62023-01-04历史教学论文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反思
- 72023-01-04小学数学职称论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课程改革
- 82023-01-04高中教学论文高中地理教学的地理比较法
- 12018-09-11语法翻译法的运用以及优缺点分析
- 22020-08-25小学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究
- 32021-03-05抗疫背景下中小学美术线上教学的改进建议
- 42020-11-05福建省教师评高级职称论文要求
- 52022-03-24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使命、挑战与对策
- 62021-06-05从美术作品中解读美术与政治的关系
- 72021-12-29小学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
- 82022-01-07“虚拟仿真综合实训”课程融入思政内容设计
- 12025-08-07编委会审稿是终审吗
- 22025-08-07拿到论文录用通知就是发表成功了吗?
- 32025-08-07刊号字母G、G0、G1、G2、G3、G4、G8是什么意思
- 42025-07-14上海中医药大学张洁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相关论文
- 52025-07-14教材参编算是第几作者
- 62025-07-10徐蕊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论文 提出中国现代美好生活健康状态多维度评价体系
- 72025-07-10专著第二作者评职称有用吗
- 82025-06-26贺方良团队在《中药材》发表《防风色度值与内在成分相关性研究》论文
- 12025-08-07刊号字母G、G0、G1、G2、G3、G4、G8是什么意思
- 22021-05-06论文引用率不能超过多少
- 32018-09-11语法翻译法的运用以及优缺点分析
- 42020-03-08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一般多少字
- 52020-09-21疾控中心工作怎么评职称
- 62020-01-03新北大核心什么时候更新,几年更新一次
- 72020-03-08通讯作者和二作哪个含金量比较高
- 82021-02-23发表的期刊论文见刊的时候可以在知网查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