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教育论文》高校美育建设的价值及融合路径研究

高校美育建设的价值及融合路径研究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20-12-24 11:3012

摘要: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对教育进行反思。一方面,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审美教育的价值,开始重视美育的地位;另一方面,人们努力探索美育和德育完美融合的路径,使美育和德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德育和美育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深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对教育进行反思。一方面,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审美教育的价值,开始重视美育的地位;另一方面,人们努力探索美育和德育完美融合的路径,使美育和德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德育和美育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深入剖析影响大学生美育和德育建设的因素。同时从艺术类大学生这一相对特殊的大学生团体出发,研究在教学方式上如何促进德育美育相互融合、创新教学方式,为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提供思路。

  关键词:美育;德育;融合路径;艺术类大学生

美术教育论文

  21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社会整体马斯洛需求向着更高层次递进,美育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变革与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但受限于应试教育体制,德智体美劳经常被分裂且发展不均衡,德育、美育更是被忽视的点。培育全面发展人才应当看到美育和德育在融合中的价值,以美育人、以美促教、以美创新,共同构建高校美育建设新格局,探索德育、美育实验室建设新路径,实现新时代大学生教育创新。

  1 美育和德育的基本内涵

  全面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德育建设,这成为了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关键。德育建设可以区分为3类: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思想教育。通过这3个方面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审美教育,曾经在2015年和2019年发布相关号令。2015年,国务院要求全国院校必须加强美育工作,从国家层面引起对美育工作的重视。2019年,教育部再次明确提出必须加强高校美育建设。国务院和教育部提出的鲜明方针政策传达了重要思想:以美育人,以德树人。美育可以理解为美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从过程看,美育是一种从情感角度来感动别人、贯穿教育的过程。从效用看,美育是一种共情和同理心教育,它能以美的形象和感染力感动他人,从育人目的看,美育可以实现对人的全方面塑造,促进个体自由和情感丰富性的解放[1]。美育通过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追求个体和自身和谐自由的发展。

  2 艺术类大学生道德修养现状

  2.1 政治思想信念淡薄

  政治思想信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一个人的精神动力和源泉。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受西式自由思想的影响,觉得艺术不分国界,艺术应该是在充分自由和不受限制的条件下才能创造的伟大作品,因此一些艺术类大学生纪律意识淡薄,普遍存在厌烦政治和道德说教的思想。在群体中很多个体都拥有自由奔放的思想,但缺乏理性思考,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专业,却忽视了时事,重视专业实践,轻视文化课程,尤其是美育和德育课程。

  2.2 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大局观

  社会主义社会通常非常重视集体主义教育,很多时候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艺术类大学生更加重视自我选择,以自我为中心,加上平时专业课程更多强调自己独立练习,熟能生巧。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很容易形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遇事仅仅以个人利益能否实现、个人才能能否充分发挥为准则,很容易成为新时代“精致的利己主义者”[2]。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很容易看出这一现象,在关于“你认为个人利益需要服从于集体利益的情况发生频率是什么样的”的问题中,60%的学生选择偶尔,只有2%学生选择一直,这直观体现了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普遍现象。

  2.3 纪律性较差

  规则和纪律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一些艺术类大学生放荡不羁,视规则与纪律为无物,因此在艺术类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纪律意识淡薄的现象。从调查问卷中发现,70%的学生有迟到早退的课堂违规行为,40%的学生同时有迟到早退和夜不归宿的现象,30%的学生曾经在校期间出去兼职,由此可以看到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和美育建设任重而道远。

  3 艺术类大学生美育德育融合现状

  在进行大学生美育与德育融合现状分析时,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一手资料,问卷发放人群主要集中于艺术系,为了使研究成果更有针对性,问卷第一题针对问卷填写者专业设计了问题。本次问卷共设计15个问题供大家选择,其中单选10道,多选5道,问题全部围绕目前大学生美育和德育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调查,通过这些问题分析美育和德育融合现状。这次调查问卷主要在扬州市扬子津科教園区各大高校发放,包括扬州大学、江海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发放问卷280张,回收问卷268张,其中艺术类大学生为231份,其他专业学生问卷37份。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针对艺术系学生,因此这次将艺术类大学生的问卷定义为有效问卷,共回收231份有效问卷。根据这些问卷,发现艺术类大学生在德育和美育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3.1 学校思想上存在轻德轻美现象

  市场经济发展促使社会不断转型,很多时候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一定误区,特别在艺术类大学生团体中,教育大多存在短视现象,追求快速回报,高校更多追求学生就业率提升,只要就业率提高就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高、教学水平高。经济学中有个著名假设——“经纪人假设”,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就和该假设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这种学校大环境和意识下培养的人才更多沾染了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的风气。在调查问卷中有一个题目是“你对目前学院德育和美育教育是否满意”,不满意的调查者占70%,不算满意者占12%。

  3.2 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不强,德育美育相对被动

  艺术类大学生从小生活环境相对单调,往往专注于自身练习,特别是乐器和舞蹈类艺术生更是如此。因此,很多艺术类大学生从小的生活都会得到长辈的悉心照顾,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高中进入大学后,生活突然变得非常自由,一切生活学业问题都需要自己解决。在这种心态下,他们在遇到挫折和考验时,会产生极大的危机感,导致心理紧张或失衡。现有学校的德育和美育不够主动,都是在事情发生后亡羊补牢,而不会未雨绸缪,整体不能形成有效的预防和联动[3]。

  推荐阅读:美术类核心期刊目录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yu/17970.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教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