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教育论文》工匠精神给教师的职业态度带来的启事

工匠精神给教师的职业态度带来的启事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这篇价值取向论文投稿发表了工匠精神给教师的职业态度带来的启事,随着我国历史源远流长,作为辅导员的核心价值取向与工匠精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论文介绍了我国工匠精神的演进和传承,分析了我国工匠精神演变传承的四个阶段,帮助辅导员建立正确的核心价

  这篇价值取向论文投稿发表了工匠精神给教师的职业态度带来的启事,随着我国历史源远流长,作为辅导员的核心价值取向与工匠精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论文介绍了我国工匠精神的演进和传承,分析了我国工匠精神演变传承的四个阶段,帮助辅导员建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未来教育家

  关键词:价值取向论文投稿,工匠精神,核心价值取向

  卓越高超的职业能力水平、执著敬业的职业操守、千锤百炼的职业态度以及知行合一的职业价值观追求,这一切正是工匠精神的外在表现和基本内核。通过这四个职业理念作为思想主体的工匠精神,是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勤劳精神和朴素智慧的共同结晶,也是目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渴求的崇尚品质、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通过工匠精神,手工艺业、制造业的生存发展等有了精神基础,同时参照着工匠精神,各行各业能够更好地塑造出正确的职业价值理念,高校辅导员职业也不例外。在职业化辅导员专业建设过程中进行工匠精神的引入,可以帮助高校辅导员进行核心价值取向的正确凝练提升,从而提升职业素质水平,更好地开展高校学生辅导工作。

  1我国工匠精神的演进和传承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勤劳的劳动人民使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了举世无双的华夏文明,这其中包含了各式各样巧夺天工的精美器物和与之共同诞生的工匠精神。就大体而言,我国的工匠精神演变传承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1自发形成时期(上古至先秦时期)

  我国上古历史就是一部先民不断改进劳动技艺,增加生产能力,改善生活生产环境的历史。自最古老的有巢氏筑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到伏羲氏结网捕鱼、螺祖种桑始蚕、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剑等,这一切都说明了我国由来已久的工匠精神,通过各项事物的发明创造,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发明了这一切事物的伟大发明者们也都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他们的名字至今仍未被人忘却,例如春秋时期著名的名匠鲁班,他发明了尺子、锯子、墨斗、刨子、钻子等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至今仍被中国人认为是建筑行业的祖师爷,我国建筑行业最高荣誉奖项仍然以鲁班为命名。通过能工巧匠的不懈探索钻研,工匠精神的发扬光大,我国在古代就已经发现了大量自然现象原理,(例如商周时期的圭表和日晷等)使得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科技水平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1.2发展生长阶段(东汉至建国前)

  汉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长达两千多年的大一统繁荣昌盛时期,工匠精神和工艺水平得到了不断发展的空间。在东汉,著名的古代科学家张衡留下了举世闻名的浑天仪、地动仪,在明朝,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宝船等,这一切无不是我国劳动人民工匠精神的体现。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手工制造行业,早在汉朝就开始设立作场,强化了工匠管理力度,形成系统的百工制度,等到了唐朝,官府允许匠人进行纳资代役,这说明了我国手工艺人身份地位的逐步提升,工匠精神的逐步发展完善。

  1.3曲折前进时期(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夕)

  建国后,我国进行了阶级改造,将传统的工匠由封建社会中地位卑微的手工艺人变为现代化国家主人,大量发展重工业和制造业,我国的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纺织建造等领域的水平一时间跃居世界前列,这离不开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的工匠精神。然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我国的文化事业陷入了停滞时期,不少古代艺术珍品和手工艺精品遭到了破坏,流传下来的手艺也有部分失传,导致这阶段我国工匠精神发展速度较慢。

  1.4凝练转型阶段(自改革开放到今天)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蓬勃兴盛,工匠精神也随之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内涵,工匠精神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近年来,工匠精神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肯定,越来越多的优秀匠人涌现出来,例如发动机焊接专家高凤林,为火箭焊制心脏、航空钳工第一人胡双线,为新一代中国大飞机C919进行零部件的打磨工作等等。通过这些大国工匠,我国高端生产行业和制造业进入了新的阶段,千百年来的工匠精神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再次焕发出新的光芒。由此可见,我国工匠精神由来已久,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具有时代性和适应性,在今天仍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工匠精神和高校辅导工作者核心价值取向之间的联系

  高校辅导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具体表现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态度和精神面貌这两个方面。目前对于这方面仍未建立起统一的表述,没有业界标准,社会上普遍认同上海市教卫党委提出的十六字价值取向,即“矢志忠诚,立德树人,敬业爱生,明理笃行”,而这十六字和工匠精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异同之处。

  2.1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

  高校辅导工作的核心价值取向同工匠精神之间存在着部分的相同共识,二者都要求从业人员做到敬业爱岗,知行合一,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之中,有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其他行业中。此外高校辅导工作的核心价值取向中要求立德树人,一心一意地帮助学生成长,这一点和工匠精神中的初心不改相吻合,对于教育工作者着来说,他们的工匠精神就是一心一意地将教育事业办好,培养出一代代优秀学生。工匠精神讲究千锤百炼方能技近于道的境界,这一点正好和教育事业不谋而合,辅导工作需要和千百个学生进行接触交流,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和实践,才能做到教育水平的提升,形成独具风格的教育艺术。

  2.2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工匠精神中没有矢志、明理的要求。在古代,受到生活环境的制约,大部分工匠们的志向仅仅停留在自身手艺的提升和精进,缺乏对社会对集体的奉献精神,而辅导员则不同,辅导工作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此外辅导工作需要明理,时刻对教育对象进行了解,具有普适性,而工匠精神中的理只局限于小范围的特定人群中,没有普适性[3]。

  3辅导工作核心价值观从工匠精神中获得的启示

  通过工匠精神,高校辅导工作的核心价值取向可以得到一定的启示,具体表现在学校和个人两个层次上。在学校层次上,应当加强核心价值取向制度建设,落实到制度层面上,在高校的人事制度体系中保留其应有的位置,调整并改善目前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大研究论证力度,拓展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道路。在个人层次上,辅导员应当做到以目的性为主,功利性为辅的价值取向,培养正确的核心价值取向,合理运用功利性价值,实现目的性价值。总结:通过对工匠精神的解读和选择性汲取,能够更好地帮助高校辅导工作者建立起正确的核心价值取向,增强自身的全方位素养,从而更好地开展高校辅导工作,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任雅才.以工匠精神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8(5):96-97.

  [2]夏斌文.工匠精神及其对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取向的启示[J].滁州学院学报,2017,19(1):90-94.

  [3]龙莹.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2(9):171-173

  作者:于倩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推荐阅读:《未来教育家》(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央级教育类期刊。秉承“为中国教育家成长擂鼓放歌”的办刊理念,以“呼唤教育家成长,推进教育家办学,分享教育家智慧”为办刊宗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yu/11979.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教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