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教育论文》科学教育辅助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

科学教育辅助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这篇小学教师职称论文发表了科学教育辅助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处于萌芽阶段,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科学教育与数学课堂有着紧密联系,在理科教学中被受到充分的重视,论文对不同年级段总共8位学生和3位数学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并给出了一定的

  这篇小学教师职称论文发表了科学教育辅助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处于萌芽阶段,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科学教育与数学课堂有着紧密联系,在理科教学中被受到充分的重视,论文对不同年级段总共8位学生和3位数学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数字教育

  【关键词】小学教师职称论文,科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本世纪初开始我国教育部针对小学科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次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1]”科学教育在我国小学阶段越来越重要,但科学课程并不是小学主要课程,也不受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重视。由于小升初的压力,教育关注点还是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上。对数学来说,科学教育和其联系密切。

  一、科学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现状

  目前数学课堂仍处于教师教、学生学的层次,注重学生对概念的消化,不太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丁邦平教授在《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指出,注重系统的知识并通过大量练习形成学生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成为我国科学教育的一大特色,概念和规律虽得到了强化,但是素质教育却被忽视了。[2]以几何知识为例,作者分别询问了8名学生关于课堂是否融入对几何图形的动手操作。访谈显示,在公立学校中数学教学动手实践活动相对集中在一、四以及五年级,六年级因为小升初的压力基本完全成为纯讲授课堂。发展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鹰架理论(ScaffoldingInstruction)中阐明,学生在学习一项新概念时,教师应给学生一定支援,等学生发展出学习的自觉时支援就慢慢撤走。在西方更强调专题导向学习,学生自己演说并实践,通过自我探究,提出问题来找出答案,这一点在我国当下的环境中略显不足。

  二、科学教育在辅导机构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

  科学教育是一门相互交叉的学科,是对其他学科的融合,也是对其他学科的渗透。在小学教学的环境中,社会更渴望拥有多门学科共通的教师。从德国科学教育学的发展中我们得知,科学教育学与哲学、科学、教育学、语言学以及心理学等都有必然的联系。作者对3位数学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为了增加课堂丰富性,提升课堂乐趣,每位教师在每个年级都会渗透动手活动,每节课都用道具进行展示。除行业竞争外,增加课堂趣味另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弥补在学校学习实践能力的不足。作者对3位老师进行了学位和任课的了解。访谈显示,3位教师在求学阶段并非都念了数学专业,这种跨学科甚至跨文理的教学跨度,给实际教学带来了一定益处。在这个强调3R能力的时代,严格的考核标准是辅导机构竞争的优势,也是给孩子培养新世纪关键能力的保障,当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渗透到课堂中,科学活了,教师便不再是主体。但作者也发现,每位教师承担了繁杂的教学任务,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压力。

  三、反思和建议

  (1)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培养,应用题没有达到“应用”效果,与社会现实存在差异。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小学各科中科学教育的支持,尤其是数学课程。数学作为启发逻辑的学科,在我国的文化中被认为“学好了走遍天下都不怕”,更应将其社会化和实用化。(2)对于全日制小学而言,在数学教学中更应植入科学教育观念,为学生将来升入初中打下思维基础,不能因为应试就把毕业班实践活动取消,在校园内也应多举办一些科学方面的、与数学相关的拓展活动,多和先进地区学校交流。(3)对于小学辅导机构而言,应鼓励科学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稳进,提倡“专人专才”,不跨学科教学,保障数学教学的稳定,保障师生权益,减少岗位流动,让学生和同一位老师达到“一跟跟几年”。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中“科学教育”改革迫切但不能急躁,应立足长远,不断调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丁邦平.反思科学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1,2:20-24.

  [3]丁邦平.国际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兼谈我国小学自然课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3:31-36,72.

  推荐阅读:《数字教育》(双月刊)创刊于2015年1月,是由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海燕出版社有限公司和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教育技术学学术性理论双月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yu/11936.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教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