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经济管理论文》医保制度设计应有人情味

医保制度设计应有人情味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3-09-09 10:2512

摘要:社会学家费孝通早年搞社会调查时发现,江苏农村有一半以上的佃农,其祖上曾经有过土地,甚至阔多了,不料近两代突然家道中落,沦为佃农,一个重要原因是户主患重病后不得不变卖土地,以至于倾家荡产。 事过境迁,今天,大

  社会学家费孝通早年搞社会调查时发现,江苏农村有一半以上的佃农,其祖上曾经有过土地,甚至“阔多了”,不料近两代突然家道中落,沦为佃农,一个重要原因是户主患重病后不得不变卖土地,以至于倾家荡产。

  事过境迁,今天,大病、重病仍然是造就“贫民”队伍的祸首。为此,大力推动医疗保险事业尤为迫切。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效果差强人意。很多企业参加医疗保险后,不仅没有皆大欢喜,相反却“四面楚歌”:职工抱怨看病难,企业抱怨支出多,医院抱怨框框多,医保中心抱怨入不敷出,几乎没有一方是满意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以及参保率过低。然而,从制度设计来看,也存在种种问题,致使有限的资金没有发挥出更有效的作用,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

  在制度设计方面,德国有很多做法与我们恰恰相反。比如,我们反对“全家看病一人报销”,德国却坚持“一人投保全家受惠”,儿童随父母保险,家庭妇女随丈夫保险;我们的一些医疗单位“看钱下菜碟”,对交钱多的和交钱少的不一视同仁,德国是“看病下菜碟”,所有投保者权利一样,不管你缴纳的保险费是多是少都能得到同样的治疗,当然保险金的数额是按照投保人收入严格征收的;我们是“保小病保不了大病”,能保感冒保不了癌症,德国是“保大病不保小病”,伤风感冒自己掏钱,换血换肾由医保负担;我们是亏损企业、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无钱入保险,德国却规定月收入低于一定标准时可以免缴保险,但同样享受医疗服务;我们收保险往往爱“傍大款”,德国规定收入达到一定程度的,看病就不再被扶持;我们按照医院规格限定患者就医去向,德国投保者可以自由选择医院和医生就诊,还有权自由调换医保机构……

  如此具有人情味的制度设计,使德国成为了世界上医疗保险最好的国家之一。温暖的人情味与冰冷的制度,原本是可以互济的。而缺乏人文关怀的制度设计,再科学也往往是不合实际的。把反对“全家看病一人报销”与坚持“一人投保全家受惠”的制度设计对比一下就会发现,黑格尔那个老命题却有几分真理的颗粒: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我们的医保制度设计不妨也来一个逆向思维,少一点冷酷的刚性,多一点人文的关怀,效果可能会更好。

  费孝通当年所调查到的社会现象和医疗悲剧不应该重演,毕竟时代不同了。我们相信,新的时代不应该再有新的“佃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gu/2465.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经济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