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经济管理论文》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践及思考

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践及思考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20-10-22 10:4412

摘要:摘要:为了使政府财政资金得到最大效率地使用,国家开始逐步推行预算绩效改革,而预算绩效管理也应运而生。本文在分析目前大部分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挖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问题出发,深入剖析引发问题产生的原因,就大部分单位推进预算

  摘要:为了使政府财政资金得到最大效率地使用,国家开始逐步推行预算绩效改革,而预算绩效管理也应运而生。本文在分析目前大部分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挖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问题出发,深入剖析引发问题产生的原因,就大部分单位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优化政策,以期为预算绩效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问题;原因;优化对策

预算管理论文

  引言

  财政作为国家近年来上层制度改革的重要部分,一直是国家有效履行职能的重要保障,对国家经济的稳定、整体资源的配置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确保财政资金在支出过程中能够真正做到“物尽其用”,预算绩效管理便成为现阶段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对预算资金采取严格绩效管理的措施,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处于正在学习西方成熟经验的阶段。基于此,我们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依旧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如: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对预算绩效管理缺乏细化的操作准则等。因此,大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尤为必要,不仅能够提高预算资金的规范性、公正性等,更有利于财政资金发挥作用。

  一、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预算绩效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作为突破支出膨胀和财政危机困境的解决方法,最终帮助美国摆脱了长期的财政赤字局面,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各个国家积极效仿的对象。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在前期发展中受国际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影响较多,研究也多集中在宏观层面和技术手段的研发,对以公共部门为主体的预算绩效管理研究较少,对管理制度的创新和管理理念的转化较为欠缺。第一,大部分单位着眼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运行机制的构建及完善。为全面加强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领导,设立专门机构,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成员工作职责并明确责任分工,对专职人员加强筛选与培训,全力建设强有力的绩效管理队伍。第二,大部分单位着眼于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依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从自身短板出发,对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修订完善,制定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办法,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第三,大部分单位着眼于预算绩效管理的重点环节。前期抓好预算绩效评估工作,做好事前评估工作,做到应报尽报、按质按实编报。中期抓好绩效监控管理工作,对预算目标和预算实效进行实时对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后期抓好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和反馈工作,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对过程进行有效评价,建立结果反馈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工作的有效依据,从而实现循环有序的闭环管理。

  二、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与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预算绩效管理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不可忽视的是,在推进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大部分单位的财政预算工作中,与绩效相关的管理体制建设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还停留在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决算等工作上,导致预算绩效在诸多方面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预算编制时没有设定绩效目标,款项支出时没有做好绩效监控,决算时没有做好绩效评价。除此之外,大部分单位的负责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导致很多单位完全忽视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即使不少干部已经了解到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长期的惯性思维,导致很多单位无法快速有效突破現有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难以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二)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难以推进和落实,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法规等。对于一些单位的部门领导来说,他们完全了解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但如果从绩效出发去推行财政预算工作,势必会对当前的工作造成阻碍。因此,在缺乏强制约束性文件的情况下,很多人还是选择沿用之前的预算模式,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无法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政府对预算绩效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导致很多部门自行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使其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无法迅速有效地解决,最终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流于形式,无法充分发挥绩效监督和评价作用。

  (三)预算绩效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大部分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无论是方法还是技术,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绩效指标搭建的过程中,很多单位还处于零基预算的阶段,虽然这种预算方法会使整个预算工作变得简单,但很容易造成项目孤岛,难以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比较,也无法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最终效果进行有效评价。单位中不同部分之间各自为政,当一个项目需要多个部门配合时,由于不同部门之间存在不同的工作标准,再加上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使得单位在进行预算评价时难以统一评价标准。在这种预算方法的基础上,搭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就更困难。

  (四)预算绩效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大部分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也是其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有些预算部门之间还存在信息壁垒,无法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比如公共财政资源与预算管理之间还存在滞后性,无法真正同步接轨,给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造成阻碍。另一方面,承担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涉及大量的指标、数据、报表,这需要工作人员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保持工作方法的先进性。

  三、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将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无法有效履行职能,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本文从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剖析引发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做到对症下药。

  推荐阅读:《预算管理与会计》是由全国预算会计研究会主办的会计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gu/17182.html

相关论文阅读

期刊论文问答区

经济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