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之路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20-09-12 10:4412
摘要:摘要:只要进行科学论证并加以反复试验,数字技术进步的成果就能和普惠金融良好发展,从而构筑一个有利于农村农业、贫困群体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金融生态系统。 关键词: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之路 引言 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指出,普
摘要:只要进行科学论证并加以反复试验,数字技术进步的成果就能和普惠金融良好发展,从而构筑一个有利于农村农业、贫困群体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金融生态系统。
关键词: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之路
引言
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指出,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那些长期游离在正规金融系统之外的群体获得有效的金融支持,可谓意义重大。
1.机制分析
1.1基本传导机制
根据数字普惠金融及社会保障的属性和特征,社会保障的主要参与对象为居民和社保机构,居民和社保机构又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便捷的金融服务,因此可以从这两方面展开讨论。第一,数字普惠金融与居民参保。由于数字普惠金融在居民部门中的持续扩散和广泛使用,居民容易享受到数字普惠金融的便捷而低成本的服务。数字普惠金融线上平台开发了代查、代缴社保的功能,居民可以很便捷地支付缴纳社保费用,降低了居民的时间成本,提高了居民的参保意愿。另外,由于数字普惠金融平台是居民获取金融信息的主要端口,它们拥有相当庞大的活跃用户,提升了居民对社会保障的认知与接受程度,可想而知,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参保产生了明显的助推作用。第二,数字普惠金融与社保机构业务。实际上,全国各地的社保机构与数字普惠金融平台存在十分密切的合作关系,社保机构在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开发了一系列的应用和小程序,不仅为社保业务做了良好的推广,而且令用户的参保投保行为变得特别便捷。数字普惠金融平台能够根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搜集投保人的信息,为社保机构风控管理提供海量的数据。另外,数字普惠金融对于传统金融业态来说,既是竞争压力,也是效率提升的动力与机遇。数字普惠金融在社保机构的广泛运用,不仅使传统社保缴纳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推动了新型缴纳方式的持续革新,增强了对居民参保的吸引力,从而提升了我国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普惠金融对社会保障水平的激励效应存在结构化与区域化的差异。首先厘清结构化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包括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结构指标对社会保障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差异。具体而言,覆盖广度代表着数字普惠金融的用户数量、用户比例以及用户绑卡情况;使用深度则反映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实际使用情况,各个细分业务的使用活跃程度;数字化程度表示获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贷款利率成本。数字普惠金融三个细分指标在反映各地级市当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方面各有差异,它们对于社会保障水平的激励效应也不尽相同。其次分析区域化差异,社会保障水平、居民参保意愿、金融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呈现东部强、中西部薄弱的明显特征。因此,现有社会保障水平、居民社保与金融意识等因素的区位差异,也会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在区域社会保障水平的溢出效应。
1.2异质性传导机制
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迅速发展和有效使用,很多平台迅速绑定了大量用户,居民的金融需求、金融产品偏好容易受到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主流的数字普惠金融平台偏好宣传医疗保险,对于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值得深思的是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社会保障形式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性。医疗保险的使用频率和赔付效率最高(买药、门诊等日常医疗、大病医疗),几乎成为每个居民的生活必备,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福利水平。每每提及医疗保险始终绕不开“新农合”医疗保险,“新农合”是一款针对农村居民的福利性医保产品,我国农民对于参加“新农合”医保的积极性非常高,农民看病费用大大降低,有效缓解了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众所周知,养老保险的服务周期非常长,在职人员每年缴纳养老保险,要等到退休后才能逐年领取养老金。再加上,我国失业救助体系和市场就业机制不够完善,失业保险金往往很难覆盖失业者的日常生活费用,居民对于参加失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参保群体比较狭窄,它们的主要投保对象是那些拥有稳定工作的人员,在现实中,耕作的农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个体户等群体往往不愿意花钱去缴纳这两种保险。综上分析,不同社会保障形式具有各自的属性,医疗保险表现为广覆盖性、养老保险表现为长时滞性、失业保险表现为投保缺乏积极性,这意味着数字普惠金融对
这三类社会保障的影响效应势必存在差异,它对医疗保险的促进作用或将强于养老和失业保险。
2.鼓励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发展
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在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推广上已取得了较大进步,普惠金融正逐渐服务于被传统金融系统排斥在外的弱势群体。尽管以违规不法P2P为代表的伪普惠金融严重影响了普惠金融的声誉,但是,不能因为部分P2P的劣迹或失败就质疑甚至反对普惠金融的发展。只要相关的监管和配套法律法规及时跟上,市场秩序就能得到维护,不法互联网金融就没有生存的土壤。
当前还有一个新的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数字科技正在加速助力金融创新和普惠金融建设。例如,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临沂监管分局通过建立白名单制度、开展龙头企业试点、引入金融科技平台建立信用体系,使处于供应链上的资信良好企业能够凭借商业承兑汇票融资,缓解资金压力。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则携手大道金服,创新“提放保”产品重构抵押贷款流程,解决了过往小微企业续贷时“过桥贵、融资慢、易断桥”的问题。建设银行则依托科技力量,深化小微信贷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实现“互联网进件+大数据风控+自动化审批+提还款全线上化”,7X24小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除了传统金融机构外,新兴数字金融机构也在不断为普惠金融事业添砖加瓦。东方微银引入大数据技术,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破解小微企业抵押担保困难的问题。微众银行涵盖上万台PC服务器集群和上百个关键系统,利用互联网科技为广大客户提供7X24小时服务。北汽财务公司利用金融科技建立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和风险模型,为广大中小微经销商量身制定了准入门槛低、覆盖度高、产品设计合理的“金融超市”。
因此,不论是推进传统的普惠金融还是发展数字化普惠金融,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大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正在经历破茧重生的过程,而发展地摊经济、实现脱贫目标、帮助弱势群体这些都在呼唤普惠经济。针对前期互联网金融市场一批不法违规P2P公司的整治也是大快人心。市场需要法律和规则,但是也需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切不可矫枉过正,打击创新和创业者的积极性。
结语
堅定不移地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升级数字普惠金融的各个维度。数字普惠金融是中国深化金融改革和转型的重要方向,数字普惠金融对于社会保障促进效应有目共睹,健全数字化金融设施是数字普惠金融进一步推广的方向,而不再局限于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这两方面,从而更有效率、更加全面地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提升我国社会福利水平。
参考文献:
[1] 宋永东. 普惠金融视角下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六大方向[J]. 当代金融家,2017,23(10):116-117.
[2] 邱兆祥,向晓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01):5~9.
推荐阅读:《金融监管研究》(月刊)创刊于2012年,是由《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主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gu/16766.html
相关论文阅读
- 2022-09-28从“协调发展理念”对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思考
- 2022-09-28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2022-09-17贸易体制在我国计划经济发展的完善
- 2022-09-17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审计评价体系
- 2022-07-08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发展的讨论
- 2022-06-17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
- 2022-06-16经济学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性更新策略研究
- 2022-05-31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 2022-05-11基于OBE理念的跨境电商方向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 2022-05-10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构建问题与对策
期刊论文问答区
- 2024-05-31写论文注意事项及选择期刊建议
- 2024-05-25论文预印本和后印本的来龙去脉
- 2024-04-232023年版(第十版)北大核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的大看点
- 2024-04-18提高发表论文成功率,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 2024-04-02sci作者排序以投稿系统为主还是以手稿排序为主
- 2024-01-03Cell Death & Disease期刊发表论文解读
- 2024-01-032023最新期刊分区表大类21个小类254个
- 2023-12-282023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正式发布!快来看看
- 2023-12-25圣诞元旦英文论文审稿变慢是真的吗?答案是真的
- 2023-11-162023年智能电网与能源工程EI会议推荐
经济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 《中国政府采购》
- 《中国政府采购》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农业技术经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房地产世界》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
- 《广州化学》
- 《物理学报》
- 《东方宝宝》
- 《新能源进展》
- 《热带农业科学》
- 《建筑经济》
- 《中国学校卫生》
精品推荐
- 12022-09-28从“协调发展理念”对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思考
- 22022-09-28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32022-09-17贸易体制在我国计划经济发展的完善
- 42022-09-17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审计评价体系
- 52022-07-08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发展的讨论
- 62022-06-17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
- 72022-06-16经济学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性更新策略研究
- 82022-05-31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 12018-10-29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的财务指标分析对比
- 22021-01-09共享经济下共享厨房的现状与发展
- 32017-04-10省级期刊汽车营销相关论文两篇
- 42018-12-21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思政教学现状和问题
- 52020-11-22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必要性及对应策略
- 62021-12-13数字经济时代对资产评估行业的影响
- 72020-09-04论文修改要按审稿人意见改吗
- 82019-05-13中美贸易摩擦对浙江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12024-05-31写论文注意事项及选择期刊建议
- 22024-05-25论文预印本和后印本的来龙去脉
- 32024-05-154本生物医学领域的期刊,有SCIE也有ESCI
- 42024-05-15ssci收录经济学领域高分期刊Oeconomia Copernicana
- 52024-04-28录用率高、检索稳定计算机科学类SSCI期刊推荐:Systems
- 62024-04-23Sensors主办第十一届传感器与应用国际电子会议 (ECSA-11) 开放征稿中
- 72024-04-232023年版(第十版)北大核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的大看点
- 82024-04-18提高发表论文成功率,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 12021-05-24刊号字母G、G0、G1、G2、G3、G4、G8是什么意思
- 22021-05-06论文引用率不能超过多少
- 32018-09-11语法翻译法的运用以及优缺点分析
- 42020-03-08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一般多少字
- 52020-09-21疾控中心工作怎么评职称
- 62020-01-03新北大核心什么时候更新,几年更新一次
- 72020-03-08通讯作者和二作哪个含金量比较高
- 82021-02-23发表的期刊论文见刊的时候可以在知网查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