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经济管理论文》加工贸易升级影响因素理论和实证

加工贸易升级影响因素理论和实证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8-01-04 14:1312

摘要:这篇贸易论文投稿发表了加工贸易升级影响因素理论和实证,论文主要研究了加工贸易增值率,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江苏加工贸易出口升级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对加工贸易的整体升级起到积极作用。

  这篇贸易论文投稿发表了加工贸易升级影响因素理论和实证,论文主要研究了加工贸易增值率,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江苏加工贸易出口升级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对加工贸易的整体升级起到积极作用。
 

国际经济合作

  关键词:贸易论文投稿,加工贸易增值率,转型升级,主成分分析

  一、引言

  加工贸易指的是价值体现在加工环节的贸易。是一地区,利用本地区的优势资源对原材料或半成品进行加工、装配,再出口的区别于一般贸易的贸易方式。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便成为主要加工贸易基地。2016年江苏的外贸与总额中,加工贸易的占比达43.5%。加工贸易为江苏省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和税收收入。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加工贸易从规模总量到内部结构都出现显著变化:加工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下降,作为加工贸易实施主体的外商直接投资减少。基于这些变化,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已经无可避免。

  二、加工贸易升级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相比,有"两头在外",增值率不高的特点。所谓"加工贸易增值率"指的是,加工贸易企业利润增加值与加工贸易企业投入的比。学术界普遍认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故本文将加工贸易增值率作为因变量y,也就是本文的研究对象,对可能影响江苏省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各种因素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为江苏省统计年鉴相应年份的统计数据,以2005-2015年相应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从宏观角度来说,江苏省加工贸易增值率应该是江苏省内所有加工贸易企业总的增加值,与省内所有加工贸易企业投入之比。但由于微观数据获取困难,所以通常用以下的算法代替:y=(EXi-IMi)/IMi。其中,EXi表示省内加工贸易企业第i年的出口额,IMi表示省内加工贸易企业第i年的进口额。根据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加工贸易增值率受劳动力成本、技术水平、开放程度、当地工业化水平、相关配套服务产业水平和汇率的影响。

  三、加工贸易升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主成分,再建立回归模型,从而得出对因变量加工贸易增值率有影响的因素的关系。对于这六个自变量,我们已经通过之前的理论分析阐明了其意义。但是仅仅通过对这六个自变量进行单一分析,很容易得出一个综合的一致性很好的结论,无疑会造成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片面认识。为了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我们要剔除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SPSSv21.0软件,通过降维的思想,把多个变量转换成较少的几个相互不相关的新变量,而这些新变量又与原变量相关。通过新变量代替原变量,从而使进一步研究变得可行。(一)相关分析变量X1~X6之间有相关性,其中X2、X4、X5还有显著相关性。(二)主成分分析根据表2,前两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了86.56%,再通过图1碎石图也能看出有两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所以应提取两个主成分。设为F1、F2。得到方程:F1=-2.863-72.79X1+1.358X2-2.658X3+1.316X4+6.912X5-2.244X6(1.2)F2=-2.228+40.758X1+0.847X2+14.215X3-0.309X4-1.62X5-16.478X6(1.3)将方程(1.2)、(1.3)代入(1.1)中,得到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和各个原始变量的回归方程:y=0.971+12.561X1-0.153X2+1.108X3-0.206X4-1.078X5-0.517X6。

  四、结论

  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X1研发投入强度对加工贸易增值率有显著提高作用。表明研发创新是可以提高江苏省加工贸易增值率,推动省内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企业角度来说,首先要重视汇聚海内外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采取柔性引进、项目引进、专项资助引进等方式,大力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构建引智成果发现推广体系。其次应增加研发投入,加大科研力度,注重创新。创新不仅仅指科技创新,而是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多方面的创新。

  比如,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积极引进高技术人才,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进行品牌创新,科技创新。而相对条件薄弱的中小企业,由于研发资金有限,可以通过对产品包装创新,以及构建消费者对产品偏好的细微差别,丰富产品种类。从政府角度来说,要根据特定时期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培育新的出口主导产业,加大技术密集和服务密集产品出口力度,推动整体产业升级。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加快构建科学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除了扶持大型企业,也要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中小加工贸易企业一定扶持和优惠。政府应该努力打造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共同发展平台。引导国有大型企业引领中小民营企业共同发展的方式,鼓励国有企业将下游加工生产环节转移外包给加工贸易企业,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X2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的作用并不明显,且符号为负,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长期对省内加工贸易增值率有负面影响。

  这可能由于江苏省在引进外资过程对产业结构地区差异缺乏,外资与本地企业之间产业配套不明显,技术溢出效应有限。对策上,做到对外资甄别引进,优化外资的结构和质量。要注意有选择地引进能够促进产业链延伸的外资企业在省内设厂。鼓励外资企业将研发总部设在省内。X3劳动力成本对加工贸易增值起有限的积极作用。考虑有两个主要可能性,一是由于江苏上海地理位置靠近,由于上海配套设施相对更加完善,可能出现“生产/贸易转移”现象。原属于江苏的生产出口能力可能转移集中至上海,导致江苏省统计结果不符合预期。

  虽然江苏省内工业体系较为完善,制造能力较强,但主要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加工、制造。因此不能推动江苏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要促进制造业升级,对苏北和苏中地区培养和引进相关人才,发展与苏南地区的产业连接,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促进省内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对加工贸易的整体升级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光明.汇率/工资冲击、趋势性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J].国际贸易问题,2014(12).

  [2]韩超.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路径探究[J].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6(6).

  [3]杨柳纤.江苏省加工贸易转型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16(7).

  [4]刘兴远.新常态下推动江苏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J].唯实,2015(1).

  [5]王忠豪.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2015(6).

  [6]邵生余.新常态下新常态下江苏外贸微增长[N].新华日报,2015(1).

  [7]陆善永,李国英.生产要素流动区域外贸增长与转型升级——基于PVAR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15(12).

  [8]张超磊,金丘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视角:上,2013(1).

  [9]赵征.中国加工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东部沿海地区数据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2014.

  作者:郭诣遂 刘红 滕静涛

  推荐阅读:《国际经济合作》(月刊)1970年创刊,是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刊物。发布对外经济合作领域的权威性新闻、研究国际经济贸易的实务和理论。适合于所有从事和关心国际经济合作事业的人士阅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gu/11300.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经济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