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问题分析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多网融合技术,主要是指在通信工程中,由于系统结构控制网络处于独立控制状态,从而采用的协同工作模式,使此类独立控制关联到统一宽带信息网之中,从而达到对各控制子系统的联动管理,创建具有系统性特征的一体化综合管理网络结构。从实质上讲,多网
摘要:多网融合技术,主要是指在通信工程中,由于系统结构控制网络处于独立控制状态,从而采用的协同工作模式,使此类独立控制关联到统一宽带信息网之中,从而达到对各控制子系统的联动管理,创建具有系统性特征的一体化综合管理网络结构。从实质上讲,多网融合技术既具有理论特性,也包含了实用技术特征,能够在光纤网络、IP/TCP协议基础上,通过协作方式提升通信工程稳定性与高效运行。本文主要介绍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问题分析。
关键词:多网融合技术;通信工程;应用问题;分析
1多网融合技术的概述
所谓的多网融合技术,主要是通过技术层面的手段,把通信工程里面的各类型网络以及信息服务进行综合,同时也会纳入办公自动化以及事故救援查询平台等等,简而言之,也就是与之相关的多个系统都被纳入其中,形成网络控制和宽带信息网相连接的综合体。在连接的过程当中,数据信息传播所依赖的基础就会转化为光纤网络,其中IP成为了协议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会在不同子系统的作用之下,形成一种系统性和一体化的管理系统。
对于多网融合技术来说,通信工程的应用实现了技术和内容之间的有效结合,也实现了信息网的接入和控制,可以进一步完成管理系统的应用。简而言之,多网融合技术它会借助宽带网络的优势实现科学技术之间的联合使用,促进多种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做好分析和管理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控制。把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到信息工程当中,可以使得系统性和一体化的管理成为现实,进而提升便捷性,增加用户满意度。
2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问题
2.1融合不稳定问题
多网融合技术在系统框架结构搭建方面,整体上的思路十分清晰,路径选择也相对简单,容易操作。然而,在实际的融合实践中,技术的变化因素影响较大,融合后的通信系统工程中,任何一项技术的更新,均会影响到与其关联的其它技术。换句话讲,其它技术的更新跟进不足,其系统结构的稳定性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另一方面,通信工程在多网融合后,也存在实际的管理权限的问题,若实施统一管理,在实质上会影响原来独立管理时期各方的利益。由此,也会使原来的独立管理者,通过技术手段,进一步扩大其在系统工程内的利益分配额度。
2.2人力资源配置问题
多网融合在根本上是为了满足物联网建设,旨在建立以数据为支撑基础的数据化管理模式。从当前的通信工程系统结构构架目标定位看,为了达到信息市场的需求側与供给侧之间的均衡,需要配套的推进数据库建设、数据分析等工作。但是,当前在数据分析人才的配置方面,存在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以及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另外,多网融合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借助高端复合型人才,完成对各项技术的运维管理。然而,高等院校在此类人才的培育方面跟进相对较慢,跨学科的人才培育、跨专业的人才训练相对缺乏。
2.3系统网络安全问题
通信工程中对于多网融合技术的应用中,采用了商业化运营模式、产业链思维。运营效率相对较高,各环节的分工十分明确。但是不同的子系统融合后,运行状态的不稳定性、系统通信工程的整体网络安全,极易受到局部安全的影响,因此,在实质上扩大了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而且在系统结构组成后,针对各子系统的统一标准及其安全状态评估,仍需要配套建设内容精细的安全技术指标。所以,在未完成此类目标之前,系统网络安全问题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其风险产生的后果相对严重。
3基于多网融合的通信工程技术应用分析
3.1多网融合的基本概念
多网融合是指通过科学高效的技术手段将通信工程中涉及的过程监控、终端管理、安全防护等,以及保证系统内运行多个子系统的控制监管体系与信息宽带网络互联互通。它以光纤作为数据资源传输的根本基础,以TCP/IP通信协议为重要保证,促成系统之间、系统与子系统内部的多级互联,从而构成基于多网融合的一体化、网络化、综合性信息集成监控系统。
现阶段,依托于多网融合技术背景在通信工程技术的应用中,主要体现在高效融合多类子系统、子网络与通信工程的无缝衔接和通过IP协议有效控制网络及资源的融入两方面。对于多类型网络的有机融合,为了保证IP传输协议对于网络融合的效果,必须通过过程监管的软/硬件去促进系统内部各部分、各组件之间的联动以及数据资源的融合,以防由单一源应用的数字信息传输形成无效融合的情况。当完成有效融合后,将进行系统聚合、资源整合,并在整个过程中严格落实过程监管的各个环节,确保整个体系有效运转,系统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2基于多网融合的通信工程技术应用价值
多网融合技术机制有成本低、效率高、易维护等特点。作为新型网络技术机制,把多网融合应用于通信工程,能充分打破固有的分散、单一的管理模式,有效实现对数据资源传输的标准化监管,体现了新技术体制融合的可塑性和实用性,对未来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指向性的目的。
(1)健全现有体制,提升网络技术应用水平
现阶段,对不同类型网络融合的分析,其核心价值在于明确现存的网系网络之间存在缺点、协同能力不足等问题,如何从多维、多域全面提升网络技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是研究的重难点问题。其中,稳定性技术、网络信息传输、QoS控制、宽带数字通信技术、超视距技术等都需要在现有的技术体制内实现能力的大幅跃升,进而保障通信工程技术应用的高效稳定,同时也有利于体系网络应用范围的拓宽。
(2)探索新型模式,创新通用网络体系机制
网络平台实际构建在顶层通信技术体系上,通过高效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可以实现全域全面的移动通信、过程监管、实时感知和用户体验等,并通过智慧传感网络互通互联,实时共享即时通信、数字宽带、智能交互等多类多型环境,充分展现基于高尖端通信技术体制的多网融合应用平台。
(3)聚合平台资源,提高网络应用能力范围
可以看出,现阶段,利用多类网络融合的技术可有效提升现有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在不断丰富应用类型的基础上,为网络应用能力开辟广阔空间。此外,通过数据层面的分析,网络融合技术可依据不同类型的网络规划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专项的、有效的通信模式与网络软/硬件适配,显著提升多网融合的经济性、可靠性,进而从系统层面实现整体网络性能的提升。
(4)融合技术优势,提升局部通信建设速度
探索出如何高效实现网络融合影响通信建设速度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推动局部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作。现阶段,基于多类多型网络融合的技术研究已经在卫星通信、广电网络等网络信息传输可靠性方面得到了验证。
4结语
总之,多网融合技术在当前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已经相对普遍。此类应用实践经验表明,其优势比较集中体现在成本低、技术优,综合效益产出高等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此技术在整个融合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安全性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还需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推动整个通信领域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磊磊.试论在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J].科学与信息化,2021,15(1):154.
[2]吴琼.我国通信工程的发展特点、现状及发展前景[J].写真地理,2021,17 (1):363.
[3]王宏伟.通信工程建设标准化及信息系统管理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1):76-77.
[4]孙莉.关于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9):149-150.
推荐阅读:无线通信技术在油田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dzi/20609.html
相关论文阅读
- 2025-06-23段威团队在《中兴通讯技术》发表智算中心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
- 2025-06-23姜东虹团队在《中兴通讯技术》发表存储高效的 IPv6 路由查找方法论文
- 2022-09-28创新要素对涉农科技型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
- 2022-09-19“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中非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 2022-07-14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
- 2022-07-12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优势及发展趋势
- 2022-07-04探讨光伏发电技术中分布式控制的有效应用
- 2022-07-02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维护措施研究
- 2022-06-30在线实训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22-06-25低代码数据接口开发架构的研究与实现
期刊论文问答区
- 2025-06-16核心期刊多久能收到录用通知
- 2025-05-19《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0年内发表论文数据,选择与投稿前可参考
- 2025-05-19发论文时国际期刊和国内期刊选择对比
- 2025-05-13教师职称评审级别及所需学术成果材料
- 2025-04-24英文期刊发表论文几个版面起发
- 2025-01-21论文顺利通过审稿的8个操作
- 2025-01-11管理学类30本期刊(国自然基金委员会认定)
- 2025-01-02电刺激治疗相关文章选题推荐
- 2024-12-17植物学比较热门的论文选题
- 2024-12-03人事管理方面文章选题推荐和发表期刊
电子信息优质期刊
- 1国家级《计算机与网络》
- 2省级《工程技术研究》
- 3国家级《解放军理论学习》
- 4核心级《无线电通信技术》
- 5省级《常州工学院学报》
- 6省级《计算力学学报》
- 7核心级《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 8省级《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 1国家级《计算机与网络》
- 2国家级《解放军理论学习》
- 3国家级《机电元件》
- 4国家级《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 5国家级《电子科学学刊:英文版》
- 6国家级《材料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
- 7国家级《电光与控制 》
- 8国家级《测绘学报》
- 1省级《工程技术研究》
- 2省级《常州工学院学报》
- 3省级《计算力学学报》
- 4省级《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 5省级《福建电脑》
- 6省级《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 7省级《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 8省级《测绘科学与工程》
- 1核心级《无线电通信技术》
- 2核心级《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 3核心级《润滑与密封》
- 4核心级《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 5核心级《电讯技术》
- 6核心级《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 7核心级《自动化学报》
- 8核心级《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最新期刊更新
- 《中兴通讯技术》
- 《中国政府采购》
- 《中国政府采购》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农业技术经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房地产世界》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
- 《广州化学》
- 《物理学报》
- 《东方宝宝》
- 《新能源进展》
- 《热带农业科学》
- 《建筑经济》
精品推荐
- 12025-06-23段威团队在《中兴通讯技术》发表智算中心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
- 22025-06-23姜东虹团队在《中兴通讯技术》发表存储高效的 IPv6 路由查找方法论文
- 32022-09-28创新要素对涉农科技型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
- 42022-09-19“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中非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 52022-07-14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
- 62022-07-12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优势及发展趋势
- 72022-07-04探讨光伏发电技术中分布式控制的有效应用
- 82022-07-02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维护措施研究
- 12018-05-06机器人研究方向有哪些核心期刊比较好投
- 22017-09-07国内电气工程方面的普刊有哪些?
- 32018-03-02电气审稿较快的期刊
- 42022-02-26人工智能在财会领域的运用与应对策略
- 52022-03-01数据管理视角下的内控信息化建设
- 62021-11-17港口码头系统智能化应用的现状与发展
- 72022-02-2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 82022-06-30在线实训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12025-07-14上海中医药大学张洁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相关论文
- 22025-07-14教材参编算是第几作者
- 32025-07-10徐蕊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论文 提出中国现代美好生活健康状态多维度评价体系
- 42025-07-10专著第二作者评职称有用吗
- 52025-06-26贺方良团队在《中药材》发表《防风色度值与内在成分相关性研究》论文
- 62025-06-26徐伶俐团队在《中药材》发表《滇黄精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
- 72025-06-23ei会议论文与核心论文哪个价值高
- 82025-06-23段威团队在《中兴通讯技术》发表智算中心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
- 12021-05-24刊号字母G、G0、G1、G2、G3、G4、G8是什么意思
- 22021-05-06论文引用率不能超过多少
- 32018-09-11语法翻译法的运用以及优缺点分析
- 42020-03-08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一般多少字
- 52020-09-21疾控中心工作怎么评职称
- 62020-01-03新北大核心什么时候更新,几年更新一次
- 72020-03-08通讯作者和二作哪个含金量比较高
- 82021-02-23发表的期刊论文见刊的时候可以在知网查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