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农业论文》高级农业经济师论文休闲农业发展新亮点

高级农业经济师论文休闲农业发展新亮点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这篇高级农业经济师论文发表了休闲农业发展新亮点,休闲农业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与农业产业相结合,打造宜业、宜居的休闲之都,从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石城休闲农业旅游品牌做大作响。

  这篇高级农业经济师论文发表了休闲农业发展新亮点,休闲农业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与农业产业相结合,打造宜业、宜居的休闲之都,从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石城休闲农业旅游品牌做大作响。

高级农业经济师论文

  休闲农业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休闲农业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繁荣农业农村经济、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四个结合”打造全国休闲农业范县石城是赣江源头县,境内生态环境良好,红色文化深厚,农业特色鲜明,具有发展休闲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该县依托中国白莲之乡、中国灯彩艺术之乡等品牌优势,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农户实施等系列措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建立农业观光型、度假体验型、古村民俗型、依托景区型、认种采摘篱园型、农家特色餐饮型等休闲农业点100余个,其中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百里荷花观光带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大畲荷花园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景观创意优秀奖,该县也先后被授予“江西省休闲农业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休闲农业已成为展现“靓丽莲乡”石城的亮丽名片,也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农民创业就业增收的“富民工程”。

  与农业产业相结合。该县高度重视“农旅结合”发展休闲农业,依托白莲特色产业,在国家AAAA级景区通天寨,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了集白莲产业发展、农业示范、观光旅游、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莲花观光园和莲文化馆,沿过境高速公路、206国道、乡村公路网形成了百里荷花观光带,在各乡镇因地制宜建设果蔬采摘、油菜(红花草)观光等休闲农业点,休闲农业点分布在全县45%的区域,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休闲农业发展的良好局面。与特色旅游相结合。将休闲农业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成为激活石城旅游商贸和打造宜业、宜居、宜游休闲之都的特色示范引领产业,重点抓好了大畲荷花观光园、珠坑麒麟山庄、小松古松等旅游景点升级改造,形成以花卉观赏、采摘体验、田园观光为主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体系。加快建设沿高速路出口、206国道沿线的百里荷花观光带,打造以白莲、油菜、红花草、脐橙为重点的特色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同时把石城的手工粉干、翻秋花生、莲花粉、乡村美食等独具石城特色的产业作为旅游产品来发展,极大的丰富了旅客的田园采摘、观光踏青、农家体验。与文化传承相结合。

  把休闲农业与古村落、古建筑、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相结合,对乡村中原有的古建筑,按照原有风格修旧如旧,不作破坏性的大拆大建,做到“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体现特色、提升品位”,使村庄整治与老房屋改造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成为吸引游客的最大亮点,提升乡村休闲旅游的竞争力。如:木兰乡陈联围屋、琴江镇大畲南庐屋修旧如旧,列入该县八大景点之中;小松古井新村保护古树,打造优美环境,被评为江西“百佳优美新村”。与生态文明相结合。把休闲农业与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家园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赣江源头优势,在和谐秀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加大环境保护和营造力度,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发展绿色农业。该县琴江镇大畲旅游新村,依托通天寨景区,捆绑新农村建设、旅游、扶贫开发、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产业发展等项目资金,努力打造成为一个“客家气息浓郁”宜居、宜游、宜业新型村落。该村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为当地农民创收人均达3000元以上,使该村农民既改了房又致了富。发展瓶颈及对策目前,石城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仍处于自由发展状态,虽有统一规划,但仍存在建设随意性,低水平重复开发,特色不突出,效益低下等问题。大部分休闲农庄设施简陋,项目雷同、活动单一,主要提供一些钓鱼、棋牌、农家菜等简单活动,缺乏高品味、多功能、知识型的旅游园区,有观赏性、体验性的旅游项目较少。此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卫生条件差、住宿接待能力不足制约了消费市场的扩大。目前,休闲农业企业大都以民间资本投入为主,财政扶持有限,银行贷款难。同时,因土地产权关系没有理顺,开发商不敢加大投入以提升规模与档次。资金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政府引导,完善规划编制。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保护、开发与利用并重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在鼓励和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政府需提前做好休闲农业的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农业产业化等专项规划有机结合起来,避免资源浪费、重复建设、无序发展等问题,实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集聚发展,扩大建设规模。围绕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和市场需求,引导农民以庭前屋后等资源为载体发展农家乐,支持发展农家乐聚集村,鼓励休闲农业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联营等方式,实现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扩大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将休闲农业的电力、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统筹城乡发展总体建设规划,优先支持休闲农业发展区域的农户、改厨、改厕、改水、通讯等“三改一通”硬件设施建设。加大乡村环境整治力度,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夯实休闲农业发展后劲。强化培训,提升经营水平。将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工作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范畴,分类、分层次开展休闲农业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对一线员工开展专业知识、服务技能和服务礼仪培训,重点培训职业道德、作业内容、操作规程、工作方法、产品知识、安全生产等知识,增强服务意识,提升经营水平。乘风借势,唱响农业品牌。依托“中国白莲之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品牌优势,借助省市县打造旅游产业的良好契机,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作用,有计划、有重点地广泛宣传推介休闲农业和旅游产品。积极参加农业博览会、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旅游投资洽谈会等各类休闲农业产品推介宣传活动,重视休闲农业旅游形象的策划与包装,整合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旅游示范景点的旅游观光线路,推出专线旅游观光车,做大做响石城休闲农业旅游品牌。

  作者:刘光楠 单位:石城县农业和粮食局

  推荐阅读:《当代生态农业》(季刊)创刊于1990年,主要提供当代生态农业研究的相关信息资讯。主办单位:吉林省农业生态经济学会出版周期。主要栏目: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建设与农业生态环境民族的前景、绿色食品与无公害农产品、植物保护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nye/8896.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农业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