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陇东旱塬冬小麦节约高效施肥技术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冬小麦是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66.67万hm2以上,总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 %,是保障甘肃省粮食战略安全的关键作物。在使用上按照小麦需肥返青前较少、起身到扬花期间最多、以后逐步减少的规律和旱塬水份规律,应遵循集中深施,重施基肥,巧施
冬小麦是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66.67万hm2以上,总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 %,是保障甘肃省粮食战略安全的关键作物。在使用上按照小麦需肥返青前较少、起身到扬花期间最多、以后逐步减少的规律和旱塬水份规律,应遵循“集中深施,重施基肥,巧施追肥”的原则,合理调剂。小麦肥料集中深施,是传统施肥经验与现代科研成果的结合,经多年生产实践检验,确为经济有效的一种施肥技术。已在陇东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应用。
1 小麦需肥规律及旱塬土壤有效养分变化情况
小麦生长发育对养分的要求有两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即营养的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营养的临界期,是指小麦对某种养分的要求敏感而迫切的时期,缺少则生长发育受抑制。小麦氮素的临界期在分蘖期和幼穗分化的四分体期;磷素的营养临界期在小麦的三叶期;钾素的临界期在拔节期。小麦氮素的最大效率期在拔节前至孕穗期,需氮量占整个生育期的37 %以上;磷素在抽穗至扬花期;钾素在孕穗期。据小麦专家多年研究,每500 kg小麦产量,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13.25 kg,五氧化二磷5.2 kg,氧化钾12 kg。氮、磷、钾是小麦营养三要素。据科学测定,中上等肥力土壤每生产100 kg小麦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3.0 kg氮、1.2 kg五氧化二磷、3.0 kg氧化钾。锌、硼、锰等元素根据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因缺补缺,针对性使用。需肥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不同产量水平下,小麦对氮、磷、钾吸收比例亦有变化,其中磷的吸收量变化不大,对氮、钾的吸收量比例则有一些变化,产量越高,吸收氮比例越小,钾则相反。小麦施肥规律,一是最小养分限制规律,是指作物产量高低决定于土壤中缺少的养分,应用中应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二是肥效递减规律,就是随着施肥量的不断增加,等量肥料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越来越低。
2 麦肥集中深施增效增产的原因
2.1 麦肥集中深施适应了小麦“胎里福”的特点
配育壮苗,是冬小麦增产的关键,前期需肥又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因冬小麦对肥的需求,前期相对多于后期,主要是促根、长叶和分蘖。而对水的要求,前期相对少于后期。肥料三要素中尤以吸收氮素较多,中期转为需钾磷较多,后期需磷肥较多。因此,不论是迟效性的农肥和磷肥,还是速效性的氮肥,都集中深施、早施,才适应小麦需肥的特点。小麦贪青晚熟,早衰青秕,有时倒伏,长得“好”、收得差,“眼欢喜”等问题,无不与氮肥追施、晚施有关。正如陕西省农科院土肥所研究证实,氮素化肥一次深施作底肥可很好的满足了冬小麦各个发育阶段对氮素的需求。据测定,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在各生育阶段,以一次深施做底肥的,氮素积累量明显高于分次施用。同时,测定作为土壤供氮主要指标的硝态氮含量结果,在小麦分蘖、返青、拔节期和抽穗以后,依次施量分别为45、43、14、5-7 PPM,分次施量依次为15、18、11、8-13 PPM。即依次施肥,使土壤供氮在小麦前期丰,后期稳,明显符合小麦“胎里富”要求。
2.2 麦肥集中深施有利土壤保肥供肥,可减少肥分挥发淋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因为所施肥料先被土壤吸附保存,并由潜在养分转化为有效态养分而才能吸收利用。减少挥发和淋失的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就成了改进施肥技术的一大目标。麦肥集中深施技术,在这一方面具有鲜明的功效。现就以最易挥发和淋失的氮素化肥为例,陕西土肥所的研究资料说明:在土壤温度分别为20 ℃、30 ℃和40 ℃的条件下,施碳铵后12 h,表施的挥发损失率依次为8.5 %、13.8 %和19.5 %,而施入土内5 cm的依次为0.05 %、0.07 %和0.17 %。由此可见,深施可大大减少挥发损失。用N15标记碳铵试验,在冬小麦一生中,一次深施的铵态氮挥发损失率为14.2 %,而分次施的竟达38.5 %,集中深施减少挥发损失的作用极为明显。用N 15示踪试验,麦收后60 cm以下的示踪氮含量,分次施较一次深施的高。田间尿素试验,分次施有明显的淋失现象,而一次深施基本无淋失。田间碳铵试验,分次施的130 cm以上土层,硝态氮残留量较少,以下明显增多,而一次深施的,130 cm以上残留较多,以下与对照接近。都说明集中深施有力的限制了养分的淋失。因为,小麦生长前期降水少而需氮多,灌溉田只冬灌一次而下渗深度只有60 cm左右,养分的淋失不宜发生,一次深施适应了这一有利条件;小麦生长后期则降水增多而需氮较少,灌溉田灌水次数和灌水总量亦大大增多,水分下渗机会和深度随之增加,容易发生养分的淋失现象,分次施迎合了这一不利条件。氮肥利用率据大田试验估算,一次深施比分次施,在旱地提高了10.9 %、水地提高了12.1 %。据N 15田间微区试验,一次深施比分次施提高了22.3 %。此外,一次深施亦可促进小麦对土壤氮的吸收,由N 15测定表明,其比分次施提高了32 %。
2.3 麦肥集中深施还有利于解决或避免因追肥而带来的其他问题,促进小麦增产、稳产和低成本
如旱地小麦追肥,深施则跑墒、损苗、伤根,撒施则加剧养分挥发损失,干旱之际追肥后尚有麦、肥争水矛盾,反到不利抗旱保苗;旱、水地追肥,均有费工费时的问题。实行“麦肥集中深施”,这类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或避免。
3 麦肥集中深施技术要点
3.1 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和化肥相比较,具有养分全面、改善土壤结构等优点,因此保证一定的有机肥用量是小麦丰产丰收的基础,一般施有机肥30 000~37 500 kg/hm2。
3.2 稳氮、磷肥,增钾肥
对于陇东多数麦田来说,建议稳定现有氮肥用量,适当降低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具体施肥指标见表1。低产田(产2 250~3 750 kg/hm2),需施肥折合纯氮97.5~105 kg/hm2,五氧化二磷45~67.5 kg/hm2,氧化钾75~80 kg/hm2,具体配方肥(18-12-18)。高产田(产4 500~7 500 kg/hm2),需肥量折合纯氮180~240 kg/hm2,五氧化二磷75~120 kg/hm2,氧化钾120~180 kg/hm2,锌肥15 kg,具体施肥掌握氮肥60 %作基肥,其余均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具体配方肥(18-12-18)。
麦肥集中深施的技术特点:农肥与化肥结合,氮磷配合。氮素化肥亦要在播种前深施。按数量和比例,全部农肥和氮磷化肥在小麦播种前集中深施到13 cm以下的土层中,比小麦播种加深约8 cm。其中,农肥和磷素化肥,均于小麦播种前耕最后一次地时施入;氮素化肥除与农肥、磷肥同时一次施入外,亦可在小麦播种时用机耧把肥料播施到种子深度以下10 cm左右的耕层中。据多年试验,陇东旱塬一般产量在6 000 kg/hm2左右的麦田,应在施农肥112 500 kg的基础上,施氮约165 kg,计标准氮肥硫酸铵约750 kg,常用氮肥硝酸铵约450 kg,施磷酸105 kg,计普通磷肥过磷酸钙约600 kg;产量3 000 kg/hm2左右的麦田,在施农肥52 500 kg的基础上,再施氮约67.5 kg,计硫酸铵约300 kg或硝酸铵约225 kg,磷酸37.5 kg,计磷酸钙约225 kg;产量1 875 kg/hm2的麦田,在施农肥30 000 kg的基础上,再施氮30 kg,磷酸18.75 kg,氮磷配比以1∶0.5~1为宜。
4 “麦肥集中深施”的增产效益
经实践证明,这种施肥技术表现效益十分明显。平凉市在泾川县高平“旱塬小麦万亩示范田”中做了以下实验:一是以同种类、同组合、同数量的肥料进形对比示范,结果显示,集中深施肥的25.67 hm2麦田,平均产量为2 526 kg/hm2,比化肥在小麦播前和早春分两次施用的麦田,平均产量2 262 kg/hm2,增产11.7 %。二是在施农肥37 500 kg/hm2和尿素112.5 kg/hm2的基础上,增施磷肥;氮磷配施对比示范结果显示,施三料磷肥112.5 kg/hm2的,平均产量为3 751.5 kg/hm2,比不施磷肥的平均产量3 135 kg/hm2,增产19.7 %。三是氮素化肥深施做底肥的(播前耕地施或播前耧施),平均产量2 710.5 kg/hm2,较播种时撒施的产量2 326.5 kg/hm2,增产16.5 %。四是农家肥和化肥结合施用的41.87 hm2麦田,产量为2 817 kg/hm2,比只施农肥不施化肥的22.6 hm2,产量
2 326.5 kg/hm2,增产21.1 %;比只施化肥不施农肥的10.13 hm2,产量1 960.5 kg/hm2,增产43.7 %。另据同类地区的庆阳市农科所试验结果显示,以氮素45~60 kg/hm2,施为底肥,增产66 %,计每公斤化肥增产小麦5.2 kg,施为追肥,增产38 %。每公斤化肥只增产小麦2.8 kg,即施底肥比施追肥增产86 %。他们在推广氮素化肥深施(耧播等)追肥之后,又进一步改为推广氮素化肥深施底肥和种肥了。还有同类地区的陕西省,特别是与平凉毗邻的宝鸡等地区在内,在氮肥深施做底肥方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大量资料和经验。如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氮肥一次深施做底肥比分底、追肥施用,碳铵增产9.7 %~28 %,尿素增产18 %~24 %;旱地26个试点平均增产19.3 %,平均增产小麦465.75 kg/hm2;水地40个试点,平均增产10 %,增产小麦515.25 kg/hm2。
麦肥集中深施技术,适应性广,除砂质土外,各种土壤都适应,而平凉等地砂质土壤仅分布于紧靠河流的两岸,面积很小。总之,小麦集中深施施肥技术,提高肥效、增产显着、经济实用,很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nye/4160.html
相关论文阅读
- 2022-09-28园林生态论文生态环境对客家伦理精神的影响
- 2022-09-28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特征及协同发展研究
- 2022-07-18灌水时期对冬小麦个体、群体结构和冠层光合作用的影响
- 2022-06-21烤烟增碳控氮技术研究进展
- 2022-06-20现代森林经营存在问题及建议研究
- 2022-06-08白桦酯醇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生理的影响
- 2022-05-18喀斯特小生境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2022-05-16气象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22-05-13安徽省农村信用标准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 2022-05-13水温对鱼类能量生态的影响综述
期刊论文问答区
- 2025-04-24英文期刊发表论文几个版面起发
- 2025-01-21论文顺利通过审稿的8个操作
- 2025-01-11管理学类30本期刊(国自然基金委员会认定)
- 2025-01-02电刺激治疗相关文章选题推荐
- 2024-12-17植物学比较热门的论文选题
- 2024-12-03人事管理方面文章选题推荐和发表期刊
- 2024-11-18金融学专业的论文选题方向推荐
- 2024-11-01教育核心期刊有哪些
- 2024-07-12学术论文初审是谁在审?审什么?审多久?
- 2024-07-02管理学cssci期刊目录(36本)
农业优质期刊
- 1省级《环境经济研究》
- 2核心级《农村金融研究》
- 3核心级《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4核心级《中国环境科学》
- 5核心级《热带农业科学》
- 6省级《江苏农业科学》
- 7核心级《中国农业科学》
- 8省级《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省级《环境经济研究》
- 2省级《江苏农业科学》
- 3省级《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4省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5省级《茶叶通讯》
- 6省级《甘肃林业科技》
- 7省级《南方农村》
- 8省级《新农业》
- 1核心级《农村金融研究》
- 2核心级《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3核心级《中国环境科学》
- 4核心级《热带农业科学》
- 5核心级《中国农业科学》
- 6核心级《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7核心级《水土保持通报》
- 8核心级《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最新期刊更新
- 《中国政府采购》
- 《中国政府采购》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农业技术经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房地产世界》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
- 《广州化学》
- 《物理学报》
- 《东方宝宝》
- 《新能源进展》
- 《热带农业科学》
- 《建筑经济》
- 《中国学校卫生》
精品推荐
- 12022-09-28园林生态论文生态环境对客家伦理精神的影响
- 22022-09-28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特征及协同发展研究
- 32022-07-18灌水时期对冬小麦个体、群体结构和冠层光合作用的影响
- 42022-06-21烤烟增碳控氮技术研究进展
- 52022-06-20现代森林经营存在问题及建议研究
- 62022-06-08白桦酯醇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生理的影响
- 72022-05-18喀斯特小生境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82022-05-16气象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2018-01-12科技兴农的主要内涵和建设意义
- 22018-07-13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和意义
- 32019-03-20机器人方面中文核心期刊
- 42022-04-20中越药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合作前景展望
- 52021-12-10农村乡镇物流末端配送现状分析和建议
- 62022-02-26农业工程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 72020-02-20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的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 82022-05-10烟叶标准化生产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展望
- 12025-04-24英文期刊发表论文几个版面起发
- 22025-04-24声音与振动杂志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期刊收稿方向
- 32025-02-12“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
- 42025-02-12羊肉消费市场调研
- 52025-02-12文创产品营销策略
- 62025-01-21论文顺利通过审稿的8个操作
- 72025-01-15经济学英文论文好发的期刊《Energy Economics》
- 82025-01-11管理学类30本期刊(国自然基金委员会认定)
- 12021-05-24刊号字母G、G0、G1、G2、G3、G4、G8是什么意思
- 22021-05-06论文引用率不能超过多少
- 32018-09-11语法翻译法的运用以及优缺点分析
- 42020-03-08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一般多少字
- 52020-09-21疾控中心工作怎么评职称
- 62020-01-03新北大核心什么时候更新,几年更新一次
- 72020-03-08通讯作者和二作哪个含金量比较高
- 82021-02-23发表的期刊论文见刊的时候可以在知网查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