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技术研究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 要:填埋是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垃圾填埋场数量多,且渗滤液、异味等污染问题较大,急需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垃圾填埋场治理技术主要有:原位规范封
摘 要:填埋是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垃圾填埋场数量多,且渗滤液、异味等污染问题较大,急需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垃圾填埋场治理技术主要有:原位规范封场、好氧快速稳定化、开挖筛分转运等。本文对比这3种技术的研究现状、技术优缺点与工程应用情况,分析其不同适用条件,以期为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技术选取提供依据。
关键词:生活垃圾填埋场;好氧稳定化;原位封场;筛分转运
1 研究背景
我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据《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940座,其中卫生填埋场657座、焚烧厂249座、其他34座。可见,目前最主要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仍是填埋。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技术的制约,很多早期建设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未按卫生填埋场的标准进行设计,即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渗及水气污染物控制措施,后期亦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含有甲烷和硫化氢等的填埋气自由逸散到周围大气中,还可能带来爆炸和火灾等安全隐患;垃圾渗沥液则因含有大量的氨氮、盐分、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对周边地下水及土壤存在污染的风险,给周边环境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许多城市被垃圾填埋场包围,若不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这些垃圾填埋场污染可持续超过30年。因此,急需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治理。
2 国内外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原位规范封场、好氧快速稳定化及开挖筛分/转运等。
2.1 原位规范封场
对老旧陈腐垃圾填埋场就地治理可以采取规范封场,即建设完善的垂直和水平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和处理系统以及填埋气体的导排、燃烧或利用系统后,在垃圾堆体顶部建设完善的防渗系统,形成雨污分流系统,使填埋气、渗滤液等污染物有序排放,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该技术成本少,工艺简单,施工周期短,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多的老龄填埋场修复技术,如杭州天子岭填埋场、深圳玉龙坑垃圾填埋场等。
规范封场技术适用于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及填埋一定时间(如5年以上)需要封场的垃圾填埋场。封场设计首先应考虑阻止雨水进入、垃圾填埋气体的扩散,实现垃圾填埋场雨污水分流、渗滤液减量,并对渗滤液和填埋气进行有效收集与处理,同时要考虑动植物对防渗系统的破坏及垃圾堆体的沉降和稳定化、封场后土地的开发利用等。如果填埋量较大(如超过100万t),则可以利用收集的填埋气进行沼气发电等资源化利用,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与其他存量垃圾治理方式相比,规范封场最主要的优势是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施工周期短等,是目前主要的填埋场治理技术。
虽然规范封场技术在经济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规范封场后的垃圾堆体保持厌氧环境,垃圾堆体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稳定化(土地利用周期约为30年)。在此期间,这些原有的生活垃圾将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继续产生垃圾渗滤液和填埋气体,同时场地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因此,为了保证填埋场封场覆盖后的安全运行,还应加强封场后的维护管理。
2.2 好氧快速稳定化
好氧快速稳定化是把垃圾填埋场建设成为一个好氧生物反应器的成套治理技术,常用的垃圾原位快速稳定化方法有渗滤液回灌法、输氧曝气法及气-水联用快速稳定化技术。渗滤液回灌法通过将渗滤液不断地在填埋场堆体中循环,实现垃圾中有机物快速溶出,是一种高效的快速稳定化手段[1]。但是,该方法会增加企业运行成本,且可能造成额外污染。输氧曝气法是对目标垃圾填埋场进行持续曝气,形成有氧环境,使好氧菌通过吸收、氧化作用快速降解城市垃圾中的有机物,从而有效加速垃圾填埋场稳定化进程。
该技术可广泛应用在有垫层或无垫层的正规或非正规的垃圾填埋场,适用于封场后或正在运行的垃圾填埋场。然而,由于技术和成本等原因,输氧曝气工程的效果并不都是正面的。试验中,输氧曝气对垃圾矿化及提高渗沥液质量方面都有明显提升,但实际中,输氧曝气运行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曝气不充分,且垃圾堆体渗透系数差,对氧气的利用率低[2]。Raga R等[3]在2014年对填埋场进行输氧曝气的过程中发现,曝气对渗沥液饱和层中的垃圾处理效果并不明显。在渗沥液饱和层中,由于空气很难流通,导致即使在曝气状况下,垃圾一直处于厌氧状态。
由于该技术具有诸多局限性,因此,学者对其进行了改进,形成了气水联用快速稳定化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垃圾填埋场视为一个巨大的“容器”,在填埋堆体中埋设注气井、注液井和排气井,使用高压风机将新鲜空气加压后通过管道和注气井注入垃圾深处,并把堆体中的二氧化碳等填埋气体抽出。同时,监控反应堆体温度与垃圾气体成分,将收集的渗沥液和其他液体回注至垃圾堆体,激活垃圾中的微生物再生,以此营造一个比较理想的有氧环境,使好氧微生物反应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加速垃圾场场地稳定[4]。Raga R等[3]在垃圾填埋场输氧曝气方面创新性地研发并改进了“Airflow”技术,采用低压曝气、渗沥液及导排气联合抽提和渗沥液回灌的方式对垃圾填埋场进行源头减量,并在深度19m的垃圾填埋场中得到应用。
实践证明,渗沥液回灌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垃圾堆体有氧分解时过高的温度,从而使垃圾堆体保持持续高效的分解速率。设备运行6个月,垃圾沉积物呼吸指数下降67%,垃圾沉积物释放的恶臭气体被大大减少,在开挖时,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Morello L等[5]在2017年通过建立生物反应器对垃圾快速稳定化进行研究,将垃圾先后进行兼氧、厌氧、曝气及淋洗处理。结果显示,与传统厌氧状态相比,经过混合反应的垃圾产气量提高了50%,而堆体稳定时间减少了25%~35%。
Chung J等[6]、Sun等[7]的研究提出,通过建立外置硝化装置处理垃圾渗沥液加上原为反硝化处置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垃圾渗沥液脱氮的同时增加甲烷气产量。气-水联用快速稳定化技术的最大优势是治理周期短,在2~4年内即可实现填埋场地的稳定化目标。此外,通过垃圾渗沥液回灌,可以改善渗沥液水质,使其外排量减小,污染强度降低,好氧修复后的填埋场可以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场地利用技术要求》中的规定中度利用标准。该技术在国际上相对成熟,在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已成功应用20年,如德国Kuhstedt、意大利Landfill C、美国NewRiver Regional等[8]。但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首个实例是北京黑石头消纳场[9]。Liu L等人在2018年通过对垃圾堆体中最大储氧率的核算,对金口填埋场井口布置以及曝气方式进行了优化,为填埋场输氧曝气工程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了支持[10]。
推荐阅读:《能源与环保》(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管、河南省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河南省煤炭学会主办的煤炭及相关行业的综合性科技期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nye/13408.html
相关论文阅读
- 2022-09-28园林生态论文生态环境对客家伦理精神的影响
- 2022-09-28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特征及协同发展研究
- 2022-07-18灌水时期对冬小麦个体、群体结构和冠层光合作用的影响
- 2022-06-21烤烟增碳控氮技术研究进展
- 2022-06-20现代森林经营存在问题及建议研究
- 2022-06-08白桦酯醇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生理的影响
- 2022-05-18喀斯特小生境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2022-05-16气象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22-05-13安徽省农村信用标准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 2022-05-13水温对鱼类能量生态的影响综述
期刊论文问答区
- 2025-06-16核心期刊多久能收到录用通知
- 2025-05-19《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0年内发表论文数据,选择与投稿前可参考
- 2025-05-19发论文时国际期刊和国内期刊选择对比
- 2025-05-13教师职称评审级别及所需学术成果材料
- 2025-04-24英文期刊发表论文几个版面起发
- 2025-01-21论文顺利通过审稿的8个操作
- 2025-01-11管理学类30本期刊(国自然基金委员会认定)
- 2025-01-02电刺激治疗相关文章选题推荐
- 2024-12-17植物学比较热门的论文选题
- 2024-12-03人事管理方面文章选题推荐和发表期刊
农业优质期刊
- 1省级《环境经济研究》
- 2核心级《农村金融研究》
- 3核心级《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4核心级《中国环境科学》
- 5核心级《热带农业科学》
- 6核心级《中国农业科学》
- 7省级《江苏农业科学》
- 8省级《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省级《环境经济研究》
- 2省级《江苏农业科学》
- 3省级《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4省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5省级《茶叶通讯》
- 6省级《甘肃林业科技》
- 7省级《南方农村》
- 8省级《新农业》
- 1核心级《农村金融研究》
- 2核心级《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3核心级《中国环境科学》
- 4核心级《热带农业科学》
- 5核心级《中国农业科学》
- 6核心级《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7核心级《水土保持通报》
- 8核心级《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最新期刊更新
- 《中兴通讯技术》
- 《中国政府采购》
- 《中国政府采购》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农业技术经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房地产世界》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
- 《广州化学》
- 《物理学报》
- 《东方宝宝》
- 《新能源进展》
- 《热带农业科学》
- 《建筑经济》
精品推荐
- 12022-09-28园林生态论文生态环境对客家伦理精神的影响
- 22022-09-28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特征及协同发展研究
- 32022-07-18灌水时期对冬小麦个体、群体结构和冠层光合作用的影响
- 42022-06-21烤烟增碳控氮技术研究进展
- 52022-06-20现代森林经营存在问题及建议研究
- 62022-06-08白桦酯醇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生理的影响
- 72022-05-18喀斯特小生境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82022-05-16气象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2018-01-12科技兴农的主要内涵和建设意义
- 22018-07-13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和意义
- 32019-03-20机器人方面中文核心期刊
- 42022-04-20中越药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合作前景展望
- 52021-12-10农村乡镇物流末端配送现状分析和建议
- 62020-02-20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的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 72022-02-26农业工程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 82022-05-10烟叶标准化生产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展望
- 12025-07-14上海中医药大学张洁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相关论文
- 22025-07-14教材参编算是第几作者
- 32025-07-10徐蕊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论文 提出中国现代美好生活健康状态多维度评价体系
- 42025-07-10专著第二作者评职称有用吗
- 52025-06-26贺方良团队在《中药材》发表《防风色度值与内在成分相关性研究》论文
- 62025-06-26徐伶俐团队在《中药材》发表《滇黄精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
- 72025-06-23ei会议论文与核心论文哪个价值高
- 82025-06-23段威团队在《中兴通讯技术》发表智算中心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
- 12021-05-24刊号字母G、G0、G1、G2、G3、G4、G8是什么意思
- 22021-05-06论文引用率不能超过多少
- 32018-09-11语法翻译法的运用以及优缺点分析
- 42020-03-08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一般多少字
- 52020-09-21疾控中心工作怎么评职称
- 62020-01-03新北大核心什么时候更新,几年更新一次
- 72020-03-08通讯作者和二作哪个含金量比较高
- 82021-02-23发表的期刊论文见刊的时候可以在知网查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