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教育论文》论述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金属工艺学》教学

论述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金属工艺学》教学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金属工艺学》教学, 克服中职学校设备投入不足的困难, 为师生互动搭建沟通的平台, 更好地进行教学。 关键词: 多媒体 金属工艺学 辅助教学 多媒体是指图、文、声等多种传播媒介, 多媒体技术就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金属工艺学》教学, 克服中职学校设备投入不足的困难, 为师生互动搭建沟通的平台, 更好地进行教学。
  关键词: 多媒体 金属工艺学 辅助教学
  多媒体是指图、文、声等多种传播媒介, 多媒体技术就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采用超文本方式传输信息, 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大规模进入中职教学领域是近10来年的事,所谓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 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通常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
  中职教育中机械类专业开设的《金属工艺学》课程, 是介绍各种机加材料的种类、生产过程、性能和应用方面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从事机械制造行业应用型、管理型、操作型与复合型人才的必修课。传统的《金属工艺学》教学中,教学信息如课本、教师板书、挂图等的组织结构都是线性的,信息来源是非常有限的,缺乏灵活性、交互性和趣味性, 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学生自由联想能力的发挥。教师教学过程相当吃力,学生学习过程也觉得枯燥、难以理解。而多媒体技术的介入, 其课件中的信息结构却可以采用图、文、声相结合的模式, 给传统课程注入了直观、形象、生动的元素, 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发挥。根据笔者这几年在《金属工艺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经验,得出如下几个方面优势,与同行共同探讨。
  1 在金属工艺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
  金属工艺学课程开篇讲述了金属材料的发展历史及金属材料与机械制造过程的概述, 学生由于首次接触到一门陌生的课程, 如果教师从一开始就口头讲解那些概念及生产过程, 学生头脑中根本没有原始素材可供联想, 感到很枯燥无趣。笔者在第一堂课就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了精选的影像资料, 以直观的视角介绍了金属材料的发展过程, 展示了我国古代先进的机加工艺成果。另外还演示了我国最大的钢铁企业真实的钢铁冶炼生产过程和现代最先进的机加工艺, 学生眼见为实, 消除了对这门课的陌生感, 增强了职业感, 提高了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2 在金属工艺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动态的方式剖析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金属工艺学中有一重点难点章节“ 铁碳合金状态图”, 传统教学中, 教师最多就是凭借一张挂图来进行讲解分析, 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听得一头雾水。而利用多媒体动画设计课件,展示给学生的是一张有动画效果的动态的、多链接的铁碳合金相图,随着教师的讲解,光标所指, 图上的主要特性点、主要特性线、共晶和共析两个重要反应一一展示出来, 并且还有相链接的合金组织显微图片及资料,由于直观、印象深刻,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些关键知识难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动画课件来解决此章另一个难点问题,也是学生课后要完成的作业,就是“利用铁碳合金相图分析不同成份点的合金在平衡状态从高温冷却到室温的组织及性能的变化”,课件用动画方式展示从共析钢成份点划线与主要特性线相交的1、2、3点随温度变化的的动态过程,并同时显示组织变化的显微图片及相链接的资料, 再辅以教师的讲解提示,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主讨论完成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冷却过程分析,由于有前面课件及教师的分析作铺垫,大多数学生都能准确地分析出整个过程,顺利完成作业。
  因此,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提高了课堂效率。
  3 在金属工艺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克服中职校设备投入不足的困难
  在金属工艺学“ 金属的性能”这一章里,讲到了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等多项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是今后学生材料选型的依据。中职校条件一般没有大学完善,学校不能提供整套的测量设备, 学生无法亲身进行测试实验。有了多媒体辅教后,就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完整真实的拉伸试验、硬度测量试验、夏比冲击试验等测试过程,在学生观摩了真实的实验过程后,再辅以模拟动画、案例数据测试计算等等。学生不仅看到了真实的测量过程, 还掌握了测量方法及计算方法,对这一章的知识不再是凭空想象、死记硬背,困扰师生的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另外, 对于很多重要的工艺,比如: 正火、退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等,也可以通过演示真实的生产环境,让学生看到工件(如齿轮)完成热处理的一整套工艺流程,并以此形成案例,再来讨论其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介质等的设计问题,由点及面,循序渐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教学中的重点知识。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使教学实验以直观的、生动的形象呈现于学生面前。通过适当地设置案例, 提供大量与案例相关的信息资源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参考,将大幅度提高课堂效果。
  4 在金属工艺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金属工艺学有较多的理论知识, 内容繁杂, 照本宣科地讲解, 学生会感觉枯燥。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去关注学生平时感兴趣的东西,找对这个点,才能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男生,对各类新型器械比较感兴趣。在金属工艺学“合金钢”和“有色金属”等章中,列示了大量材料的牌号、性能、用途等知识,学生学过后根本记不住。在堂课上,笔者首先演播了一段世界最新型隐形战斗机执行模拟任务的视频,学生马上兴奋起来,此时再来与学生共同讨论战斗机各部件所涉及的材料和工艺,布置学生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并在下次课堂上师生间进行专题讨论,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师生间还利用网络在课后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对加强教学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
  因此,通过内容表现的多样化、交互性以及个别化教学等功能,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求新、创新思维, 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气氛、开发学生创造力的目的。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进步,功能更为强大、用途更为广泛、操作更为简便的多媒体设备将在教学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不能完全依赖教学课件而丧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使得课堂教学流于程式化。在《金属工艺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手段,更新教学理念, 使得传统教学模式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即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又激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为学生营造快乐高效的学习环境,为社会培养创造型、探索型的人才。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yu/5188.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教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