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教育论文》基于学堂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学堂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22-03-18 10:5912

摘要:摘要:信息技术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改革是未来的教学发展趋势。基于学堂云和雨课堂等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课前、课中、课后和期末这4个阶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教师教的革命引导学生学的革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

  摘要:信息技术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改革是未来的教学发展趋势。基于学堂云和雨课堂等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课前、课中、课后和期末这4个阶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教师教的革命引导学生学的革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分析案例的能力以及整理复习资料等能力。利用信息化技术和资源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堂云 混合式教学 教学设计 课程改革

  2019年9月29日,教育部發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指出,实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着力打造一大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价值。目前,教育改革的发展需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利用各种在线平台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2019年10月24日,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从2019—2021年,完成4 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 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6 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 500门左右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 000门左右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认定工作。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区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求,参照实施意见要求,具体组织实施本地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计划。高校要优化课程体系,做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规划。在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一流课程上,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价值。

  1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1.1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线下面授的方式,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接受知识往往比较被动,学生的学习时间可能仅仅在课堂上,课后很难自主学习。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以课中讲授为主,教师无法了解和关注课前和课后学生的学习情况,往往通过提问、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和分享等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把握课程的进度,这种方式会出现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较少、作业出现抄袭、讨论出现搭便车等情况,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收集的数据和信息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传统教学下,只能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难以了解课后学习情况,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注意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只能通过课堂互动方式了解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及时把握和监督学生的学习。

  1.2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传统教学模式下,一门课一周一般只有1次或2次,学生往往仅通过这1次或者2次的课堂学习来学习该课程,课后主动学习的学生较少,学生难以做到预习和复习。传统课堂教学使得学生缺乏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仅靠课堂学习和期末突击复习来通过课程考试,难以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习惯了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被动学习,主动学习的学生较少,主要按照教师布置的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未能自己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制订良好的学习计划,学习主观能动性较差。在传统课堂教学的期中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下降,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的积极性更是缺乏,对于课堂学习的内容更是容易遗忘,更难找到学习的激情。

  1.3无法回放课堂老师讲解的知识

  传统教学在未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下,主要依靠教师的PPT和板书作为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解课程的内容,通过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课后学生只能依靠课堂的笔记和记忆对课堂内容进行复习和学习,学习效果可能比较差。部分教师会将课程PPT课件提前发给学生,便于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但提前预习的学生较少,利用PPT复习的内容较多,若教师未引导自己难以总结出课程重难点,期末复习的任务艰巨,在多门课都面临期末考试的情况下,一门课的复习时间可能较少,学生考试结果可能不理想。同时,传统课堂教学下无法回放课堂老师讲授的知识,无法使得学生課下观看到教师授课的内容,更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4课程评价体系较简单

  传统教学考核评价受到课堂教学方式、内容、人数、考核工作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难以全面、科学地进行过程性考核,只能简单地依靠结果性考核[1]。传统教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主要以学生考勤、课程作业、课堂表现等内容作为考核依据,卷面成绩以学生参加期末考试的成绩构成。在此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下,一般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比例为3∶7,学生的成绩评定比较简单,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期末突击式复习提高卷面成绩,难以凸显学习过程的考核。传统教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未能与学生学习过程紧密联系,未能有效地监督学生学习情况,并将学习情况反映在平时成绩中,教师在平时成绩部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往往以印象打分,缺乏公平与客观。

  2“互联网+”背景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意义

  2.1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方式,如微课、雨课堂、智能黑板和学堂云等。雨课堂强大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使得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精确量化评价,生成教学全过程数据报表,有助于教师实施精准教学[2]。同时,教师利用学堂在线可以及时关注学生在学堂云平台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互动答疑,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利用雨课堂开启“限时答题”“弹幕”“投稿互动”等功能,打破传统课堂一问一答形式,提高课堂参与度。在教学中引进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将现代媒体(电脑、手机、展示台等)和传统媒体(文字教材、辅导资料等)进行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多维度的教学模式,融合了传统课堂的线下教学与互联网的线上教学,是当前信息化教学的主流[3]。

  2.2探索新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

  混合式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将传统以教师“讲”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顺应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利于学生适应性更好[4]。实施混合式教学,建立教师“引导、指导和督导”、学生“自学、互学和群学”新型教学方法,推进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将课程的微视频、案例资料、拓展资料和参考资料等课程资源放在网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进行学习,并且针对重难点和不明白的内容可以反复回看视频,同时可以在网上进行提问,教师可以进行在线答疑,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使得课程的学习不再是仅是上课的时间,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以及师生互动。学生学习时间的灵活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3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学生成绩评定更加公平

  根据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在线教学平台会将学生整个学期的线上学习和课堂数据直接沉淀,教师根据线上线下教学的数据,设计多维度的课程评价体系,使得学生的成绩评定更加公平和客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特点就是网络课堂与实体课堂的结合,学生的综合成绩评定应体现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特点。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构建新知识作为主线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使得学生线上与线下教学情境中的行为融合统一[5]。将学生线上完成学习情况及时跟踪和反馈,激发学生参与网络课堂的积极性,在实体课堂案例讨论环节加入学生互评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所以为了体现过程的考核,建立多维度的课程评价体系,增加学生评定的考核依据的途径,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推荐阅读:高等数学在经济类专业中的教学改革探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yu/22791.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教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