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教育论文》高职院校基层班团支部建设的建议

高职院校基层班团支部建设的建议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20-06-20 14:2012

摘要:【摘要】高职院校团支部作为团的基层组织之一,自身有一定的职责,包含对团员的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和对青年的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等职责,是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却存在学院对基层团支部不够重视、制度不健全、团干部责任不

  【摘要】高职院校团支部作为团的基层组织之一,自身有一定的职责,包含对团员的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和对青年的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等职责,是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却存在学院对基层团支部不够重视、制度不健全、团干部责任不够明确,缺乏责任意识等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共青团;班团支部建设;团支部活力
 

高校教育论文

  一、引言

  高职院校团支部作为团的基层组织之一,自身有一定的职责,包含对团员的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和对青年的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等职责,是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但实际上它与广大青年学生联系最为紧密,是党的政治思想工作的有力助手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后备军。因此做好高职院校基层班团支部工作建设,提升团支部活力,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文化内涵、知识素养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二、高职院校基层团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管理虽然在不断进行改革,但基层团支部建设在现实工作开展中却面临着众多问题。(一)学院对基层团支部不够重视,基层团支部队伍建设不完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对院系基层团支部工作不够重视的现象,缺乏对基层团支部工作的支持与投入。基层团支部队伍建设不够完善,院系团委书记在实际工作中都是兼任,工作配比分配不均衡,对基层团支部的工作缺乏基本的主动性。再加上团委书记缺乏专业的培训学习与工作指导,无法将团支部的工作进行系统性的开展,基本只能做到上传下达的作用。(二)班团支部制度不健全,目标不明确。各省、市有基层团组织工作指导手册,但由于高职院校缺乏对基层团工作的重视,大多都没有出台适合本校基层班团支部建设的指导性手册,也就导致院系班团支部缺乏一套可信的科学管理制度。导致班团支部的工作内容大多仅限于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内容,例如团费收缴、团员评优、教育评议与述职、入党积极分子推优等工作。(三)班团干部责任不够明确,缺乏责任意识。班团支部的学生干部大多是在进校之后民主选举产生,本身工作积极性虽然很高,但在实际工作开展时,却对团干部的工作职责缺乏明确的认识,导致班团支部活动与工作周期长、效率低。(四)政治思想教育引领不足,全员团员意识薄弱。千禧年后的青年团员基本是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也变得越来越多。在面对这充斥着各种诱惑的时代,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冲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较以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人意识强烈,部分青年团员缺失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薄弱,缺乏对自我身份和组织的认同感,无法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名青年团员的责任与义务。(五)网络团支部建设不够熟练。“智慧团建”系统近几年刚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高职院校团委书记没有能接受到系统的培训,导致对“智慧团建”系统板块功能不太熟悉;与此同时下发给基层团支部的权限很少,例如“无法删除高中学校录入错误的青年团员”。另外,毕业团员在系统内团组织关系接转不及时,校内转出容易,但地方团组织转入无法及时处理,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

  三、加强基层班团支部建设的建议

  基于高职院校基层班团支部实际工作开展的情况,遇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强基层班团支部队伍建设。从学院层面开始重视,对于团委书记岗位的任职,设置专职岗位。这样可以让团委书记专心从事一项工作,及时做好工作规划与反思,提升工作的主动性。与此同时,对学生团干部进行系统的、专业的培训,提升整体队伍的业务技能,团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做好合理的工作分工。(二)建立健全基层班团支部工作制度以及工作指导手册。根据院情、系情从本班实际出发,符合自己班级的特点,建立完善的班团支部制度和工作指导手册,以便于更好的管理班团支部。主要还是要有一套完整的指导手册,指导团支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进行工作开展,保证团工作正常顺利进行,利于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执行和监督。(三)加强班团支部干部培养,提高团支部综合活力。学校团委不仅要坚持长期开展大学生团干培训,同时各二级院系也应当开展基层团支部干部培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学生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治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以榜样为引导,发挥组织能力,充分发挥广大团员的主观能动性,建成团结积极向上的有活力的团支部。(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提高全员团员意识。高职院校班团支部作为联系团员青年的最基本单位,应该将团的知识理论融汇在相关的团组织活动中,开拓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同时提升全体团员活动的参与率。(五)建设网络化团支部,熟练运用团支部应用程序。团支部网络化是未来团支部工作的趋势,高职院校作为基层团支部最基本单位之一,需要熟练操作运用团支部应用程序,特别是“智慧团建”系统的使用。在学生团干部进校开始,进行基本的操作培训,熟悉各类板块内容。对于高职院校,还需注重“第二课堂”的开展,便于对团员参与的活动进行无纸化记录。

  结束语

  高职院校担负着团员青年成长、价值观树立的重大责任,是团员青年的重要人生阶段,将团支部的各项工作开展与学院特色相融合,符合实践要求,保护好团员青年开展活动的思想阵地。努力打造具有活力的团支部,将每一位团员培养成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成为党组织坚强的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孟庆辉.高校基层班团支部建设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23).

  [2]张晓博.共青团改革视野下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提升新路径探究[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29(3).

  [3]赵黎光.新时代高校基层“活力团支部”建设与功能发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6).

  推荐阅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yu/16032.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教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