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经济管理论文》小农户生产发展的金融支持效果调查研究

小农户生产发展的金融支持效果调查研究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20-11-05 10:1512

摘要:摘 要:为调查研究农村金融机构对小农户生产发展的金融支持效果,本文以寿宁县农信社背包银行金融服务模式为例,抽样选取15个金融服务行政村,通过问卷、实地访谈等方式对农户进行调查。从整体满意度、信贷产品等5个维度出发,运用描述统计、因子分析法分析

  摘 要:为调查研究农村金融机构对小农户生产发展的金融支持效果,本文以寿宁县农信社“背包银行”金融服务模式为例,抽样选取15个金融服务行政村,通过问卷、实地访谈等方式对农户进行调查。从整体满意度、信贷产品等5个维度出发,运用描述统计、因子分析法分析“背包银行”运行效果。结果发现,农户对该金融服务模式满意度普遍较高,最关心信贷产品的额度、担保方式问题,对农业生产类信贷产品的需求最大;并且较重视客户经理的专业能力水平。最后本文就加强小农户生产发展的金融支持提出一些建议。

  关 键 词:小农户;金融支持;农信社;“背包银行”

金融论文发表

  我国农村地理特征复杂,耕地资源有限,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户生产模式居多,难以实现规模化农业经济,这是我国当前及未来较长时间内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然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分布较少,普惠金融程度相对较低,农业生产的信貸支持力度不足,小农户融资能力有限。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并提出进一步推动提升金融服务小农户的水平指导意见[1]。面对农村金融发展环境、资源禀赋有限问题,金融机构需在传统发展模式基础上积极创新发展,克服普惠金融困境。本文以寿宁县农信社“背包银行”金融服务模式为例,调查分析该模式的金融服务效果,以期为小农户生产发展的金融服务实践进行效果分析与经验总结。

  一、小农户生产发展的金融支持概况

  农村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经济和产业不够发达,金融资源进入农村的动力不足,小农户生产发展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主要表现为:第一,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较低。农户住所相对较分散,网点分布稀疏,加上农村数字化水平较低,使得农户获得金融信息的成本较大。第二,信贷支持不足。小农户生产规模较小,农作物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却没有较为健全的农业保险机制,使得生产收益较低且不稳定,很难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支持。第三,农村信用信息征集和评价体系不健全,信用贷款风险较不可控,农业农村贷款抵押物范围较小,限制了农户信贷融资渠道。

  二、寿宁县农户金融支持现状

  寿宁县地形以山区为主,土地肥沃,土壤中富含锌硒元素,其农产品生产以油料、茶叶、水果、食用菌等为主。近年来,锌硒特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涉农企业及农户创造了良好收益。

  (一)乡镇网点分布情况

  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数直接影响着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2]。根据表1数据可知,截止到2019年寿宁县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共31个,其中城区网点10个,乡镇网点21个。乡镇金融服务机构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寿宁农信社有1个营业部、15个信用社,网点遍布各乡镇,乡镇网点数占全县的71.43%,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中坚力量。2019年末寿宁县农村常住人口9.33万人,占总常住人口的51.26%,由此可知,农村常住人口中平均每万人拥有金融服务网点数约为2.25个,可见网点覆盖率还较低,普惠金融地理渗透度不足,农村金融服务依然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二)涉农贷款情况

  2018年末寿宁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3.03亿元,比上年增长6.01%。农村金融机构涉农存贷款以农信社为主体,占据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份额。2018年末寿宁县农信社贷款余额17.84亿元,占全县的41.46%。其中涉农贷款16.73亿元,同比增长17.24%,占农信社贷款余额的93.78%,全县贷款余额中农信社涉农贷款占比达到38.88%。可见农信社信贷投放几乎都以农户为对象,充分发挥了“支农支小”作用。2019年第三季度,涉农贷款18.47亿元,同比增长13.17%,涉农信贷投入力度加强显著。

  (三)寿宁县农信社“背包银行”业务简介

  寿宁县农信社于2016年创新成立了“垄上行·背包银行”服务模式,组建了一支金融服务队。根据农户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采用“背包银行”上门服务,实现“服务上门、建档上门、宣传上门”。除了定期为群众办理社保卡、折换卡等基础性服务外,农信社积极推进农户建立经济档案、收集信贷需求、农户信用评级,解决农户生活、生产方面的信贷需求。自“背包银行”金融服务队下乡入户以来,农户建档评级授信户数从2016年第三季度的6900户上升到2019年第三季度的23882户,三年增长了接近2.5倍;涉农贷款从11.52亿元升至18.47亿元,增长约60.41%。

  三、寿宁农信社“背包银行”运行效果调查分析

  为深入了解“背包银行”运行效果,调查团队与寿宁县“农信社”客户经理合作,采用重点抽样的非概率抽样法,以寿宁县凤阳镇、武曲镇的农信社“背包银行”客户为重点调查对象,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8份,回收98份,有效问卷94份。

  (一)数据说明与处理

  本问卷除基本信息外,另外设置了5个维度问题(见表2),共37个指标,每个指标均为满意度评级题,共分5级。应用SPSS软件进行可靠度分析,得出问卷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数为0.966,可信度较高。由于样本量有限,因此对各维度进行有效性分析,得出各维度KMO值如表2所示,可知各维度均通过效性检验。

  (二)描述性分析

  调查的农户中67%表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其余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于个体工商经营等,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家庭其他成员的农业生产活动。信贷方面,95.74%的农户申请过信用贷款,其中23.33%贷款额度在5万元以下,48.89%贷款额度在5万至10万元,75.56%的贷款担保方式为信用,可见“背包银行”的信贷支持面较广,但信贷额度还相对相抵,担保方式集中于信用。农户对“背包银行”金融服务整体满意度评价较高,其中信贷产品满意度最高。另外,电费代扣、社保卡激活等便民服务也是农户较为满意的金融服务项目。大部分农户认为“背包银行”比较有效地解决了基础金融服务、生产性贷款、金融知识普及等问题。

  推荐阅读:《金融监管研究》(月刊)创刊于2012年,是由《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主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gu/17347.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经济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