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经济管理论文》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和改革对策

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和改革对策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8-05-14 11:1512

摘要:这篇会计师职称论文发表了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和改革对策,为了培养企业高级技术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机制,论文总结了在会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企业培养出应用型的高级人才。

  这篇会计师职称论文发表了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和改革对策,为了培养企业高级技术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机制,论文总结了在会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企业培养出应用型的高级人才。

统计与信息

  关键词:会计师职称论文,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

  国家提倡本科院校要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要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会计学专业实践性较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一定要求。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对学生培育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1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实践教学方法落后

  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落后,不适合现代会计企业发展的需要,多数课程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学完成的都是基础性实验,没有结合会计企业的实际岗位,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让学生利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改革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实践课,改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会计专业实践课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会计技能和实践技能,为企业培育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机制。

  1.2实践课程体系不完整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建立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建立要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认真分析职业岗位能力涉及的知识点,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实践课程体系。会计实践教学应涵盖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三类学科的课程,应体现为手工操作和电算化操作两种方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建设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过程中,不要与研究型本科、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相同,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结合社会背景,企业对会计学专业的要求,要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主,结合会计相23关的职业岗位能力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在大数据背景下,要完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适应会计学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企业培育更多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以解决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为会计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1.3校外实训基地的局限性

  近几年,报考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持续增多。高校为增加招生比例,不断增加会计学专业学生的人数,给学生顶岗实习带来了一定困难。会计学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会计机构不能容纳多人进行顶岗实习,给高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还有很多学生实习基地同时与多个高校合作,这样,实习的学生人数更少。由于会计学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局限性,使很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没有接触到会计的具体内容,涉及的工作都是基本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没有实际意义,没有结合职业岗位能力进行有效的实习。

  1.4忽视实践教师的队伍建设

  教师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主导因素,在应用型本科学校,由于学校的性质,只重视招生,不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虽然现在的高校已开始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的能力达到双师水平,但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2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对策

  2.1会计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会计的实践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基础性实验,与企业的职业岗位能力有一定的区别,这种实践教学方法不适合现代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发展要求,在实践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主。改革后会计实践教学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主线,模拟企业工作情境,使学生的实践活动与完成企业的实际工作没有差别,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符合现代企业人才需要的标准。

  2.2完善实践课程体系

  完善实践课程体系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根本保障。第一,重视“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第二,培养纳税申报和审计技能;第三,开展综合性实训教学实践。这是完善实践课程体系的主要因素,在完善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结合会计职业岗位能力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2.3开拓校外实习基地

  开拓校外实习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由于会计学专业的特色,必须科学有效的开设校外实习基地,以保障学生的实习。应用型本科人才培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适合现代企业发展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必须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提高实践技能的主战场。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主要解决校内没办法完成的实践内容,再高端的实验设备也没有真实场景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在校外实习基地可以通过真实项目演练,结合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符合现代应用型院校的发展需要。会计学专业是一个特殊专业,根据企业会计行业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一个基地能安排的实习学生人数很少,很难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实习的要求,高校为了完成学生的实习,主要采取两种途径:

  第一,高校与会计事务所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双方互利互惠,学校给企业输送学生,会计事务所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或给学生推荐会计相关企业实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第二,高校自己成立会计代理记账公司,教师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同时,接收一些企业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同时,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公司成员要高薪聘请一些校外会计行业的专家,其成员组成必须合理,不能是教师和学生,必须请专家进校,让更多的老师走出学校,才能吸引到企业更多的项目,这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两种方法是高校建立会计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主要方式,为学生提高实践技能、综合素养,培育学生成为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起到了保障作用。

  3构建行业会计教学实践活动

  由于各领域都涉及会计活动,遇到特殊情况时需要会计进行特殊处理。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不能只安排企业的会计业务,要建立多行业的会计核算业务,在不同行业与领域中应用会计行业,开展多行业应用型会计行业的教学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周丽.探讨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J].中国市场,2016,(14):163-164.

  [2]程明娥.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264-266.

  [3]何逸.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07):438.

  [4]刘翼旸.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9):80.

  [5]任丽丽.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思考[J].会计师,2014,(12):74-76.

  作者:安慧心 单位:黑龙江财经学院

  推荐阅读:《统计与信息》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gu/11999.html

相关论文阅读

期刊论文问答区

经济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