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经济管理论文》透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论文发表时间期刊发表

透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论文发表时间期刊发表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3-05-12 21:5412

摘要: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是否失真,是评价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工作质量与可靠程度的重要标准。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输出与输入不一致

  摘要: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是否失真,是评价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工作质量与可靠程度的重要标准。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输出与输入不一致产生的信息虚假,即财务报告反映的情况与原始凭证(包括依据原始凭证所作的进一步处理)不符。会计信息失真有多种表现,归纳起来看,不外两种类型。从横向看,信息流向失实。从纵向看,流量失实。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内部控制  会计监督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失真是困扰会计界多年的问题.会计信息,尤其是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于企业本身,甚至于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我国会计领域的"顽症",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已经对国家经济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条件。然而,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比较普遍,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损害国家利益,而且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已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笔者从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着手,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加强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强化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和提高独立审计质量解决措施。
 
  一、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状
 
  (一)会计账簿失真
 
  主要表现是为了完成某项经济效益指标,或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不按真实性原则或权责发生制原则处理业务。主要方式有:把本应当记入当期间费用转入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把应当记入当期损益的支出不入帐或少入账;把应当处理的待处理财产损益长期挂帐;把已经销售的商品或产品成本高留低转形成潜亏;为了少纳税,先将业务招待费进行匡算,如果超过税法规定的限额,就将超支部分列入管理费用项目下的其他明细科目,以免纳税调整时作为永久性差异予以调整。
 
  (二) 会计报表失真
 
  就资产负债表而言,一些单位将预收(付)账款归入应收(付)账款科目反映,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不单独列示等。对利润表而言,主要表现为实现利润指标失真。在国有企业,其经营者为了完成任期指标或显示任期业绩,绝大多数表现为虚盈实亏;对私营企业而言,为了逃避所得税,多数表现为虚亏实盈,或者尽量账面少盈。对现金流量表而言,常常凑几个数字来应付差事,因而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获现能力和现金流量情况。
 
  (三)会计凭证失真
 
  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按其来源可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就外来原始凭证而言,其失真主要表现形式为:个别单位或个别人相互串通,违反票据法。对自制凭证失真而言,主要在于生产成本产品销售成本结算等方面。会计人员依据此类原始凭证处理会计业务,就会使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一)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及时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可靠准确会计信息的基础。然而一些单位没有完善、有效的内控制度,致使会计资料在传递过程中,因相互脱节而发生错误或因两个不相容职位缺乏相互制约,而发生舞弊,使得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致使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履行职责不到位,监督约束失效,企业内部控制形同虚设。由于没有完善、有效的内控制度,公司法人的治理结构不完善,都进一步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二)监督软弱无力,难以保持其执业的独立性
 
  企业外部虽有许多监督机构,但各自为完成自身任务,各有取舍,都没有对企业会计工作实施具体全面的监督,企业外部未能形成一个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有效的整体监督的体系。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过多,规模过小,容易在客户市场上形成恶性的低价竞争,当会计师事务所的利润得不到保证时,必然会降低审计成本,损害审计质量。因此,虽有诸多的监督机关,但却未能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监督体系。
 
  (三)利益驱使
 
  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主要来自政府的委派和任命,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都与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密切相关,而政府对企业经营者主要的监督和管理方式是签订“目标责任书”,因此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既是一项经济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企业对财务目标的最终理解仍是企业利润最大化,他们往往为了小团体的利益,根本不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计量和记录会计事项。因此,追求本单位和个人利益,是诱发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gu/1144.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经济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