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经济管理论文》基于地方特色产业的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式探讨

基于地方特色产业的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式探讨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7-09-01 14:3912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高等职业院校的使命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当然这就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那么如何培养这样的高职国际贸易人才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下面笔者通过调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高等职业院校的使命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当然这就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那么如何培养这样的高职国际贸易人才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下面笔者通过调查茂名水果出口产业现状及合作意愿,制定出一个依托茂名地方水果出口产业的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茂名水果,国际贸易

  一、茂名水果出口产业现状

  茂名水果历史悠久,为荔枝、龙眼、香蕉的原产地,白糖罂荔枝、储良广眼、高脚遁地蕾香蕉获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茂名水果早熟优质,饮誉海内外。在历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和北京首届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茂名水果的六大种类中十五个品种获得"金、银、铜"牌奖、名牌产品和中华名果称号,其中储良广眼、鉴江红糯获“金牌奖”,遁地蕾香蕉、大果白腊荔枝获“银牌奖”,双孖木龙眼获“铜牌奖”,白糖罂荔枝、黑叶干果、桂圆肉、新世纪番石榴、红阳牌红杨桃和无核黄皮获名牌产品称号,新世纪番石榴、红阳牌红杨桃获中华名果称号。有一批企业的水果产品获得国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每年4月下旬三月红荔枝开始上市,5月上中旬白糖罂、妃子笑荔枝成熟上市,5月下旬黑叶、白腊荔枝成熟上市,石硖龙眼7上中旬成熟上市,储良龙眼7中旬成熟上市,比广西、广州荔枝、龙眼早熟15 ~20天。茂名水果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欧盟、美国、印尼、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尼、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二、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状况

  我院国际贸易专业自2006年成立,通过十年的发展与沉淀,有了较好的积累和发展,2016年就业率达到100%,但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从2016年麦可思数据来看,2013届、2014届、2015届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逐年降低(69%、67%、60%),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58%、38%、67%),而这两项数据几乎均低于广东省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我院国际贸易人才未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课程设置未能与企业国际贸易人才的素质要求紧密对接,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未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等。2016年麦可思数据显示,2013-2015届商务英语职业期待吻合度为57%、46%、45%,学生在调查时选择的原因为“不符合我的职业发展规划”(60%)、“不符合我的兴趣爱好”(40%),其根本原因是国际贸易专业由我国加入WTO兴起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很“泛”的专业,学生在就业时无法明确方向;客观原因是我院处于经济欠发达的粤西地区,学生在校时能接触到的外贸企业极少;主观原因是我院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在校学习和出外就业时信心不足。因此,本文立足于学生的素质能力特点,基于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理念着重研究和实践适合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为学生实现“专业与岗位无缝对接”打下基础。

  三、依托茂名水果出口产业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

  (一)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要立足于地方经济,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2]具体到国际贸易专业,则是要将该专业教育融入产业及产业链,培养具备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和外语语言能力、强大就业竞争能力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本培养目标将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基于地方经济特点,致力发展地方产业,为加快茂名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二)更新国际贸易课程体系

  国际贸易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构成因素。我院经济管理系的国际贸易教研室老师通过走访企业、整理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以此为依据对课程进行定位,设计课程体系。例如:根据地方经济需求,组织教师编写与地方特色产业有关的《茂名特色水果出口贸易》等针对性较强的教材,力求将地方经济需求和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三)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

  近年来,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关键是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我院国际贸易专业专兼职教师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主要有三种方式:①鼓励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兼职,提高其职业工作过程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②启动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每年暑假派遣一些优秀的专职教师参加“双师型”教师研修班。③聘请一批来自企业并且掌握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通过这三种途径,专兼职教師共同参与到专业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学业评价等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了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各自的优势,双方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共同为学生培养工作出谋划策,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业务能力, 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完善校企合作评价机制

  完善的评价机制有助于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常重要,在此背景下,校企合作评价指标应当多元化, 既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又要对专业指导教师以及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的企业进行评价。[3]可借鉴以下评价方式:学生方面,将学生在企业的表现细化, 根据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算入学分;专业指导教师方面, 根据学生的反馈, 将专业指导教师的下企业指导展开量化考核; 企业方面,院系通过评估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配合程度来确定是否继续与其的合作。

  四、结语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人才培养模式。

  推荐期刊:国际经济合作(月刊)1970年创刊,是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刊物。发布对外经济合作领域的权威性新闻、研究国际经济贸易的实务和理论。适合于所有从事和关心国际经济合作事业的人士阅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gu/10547.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经济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