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潜力分析贸易潜力以及政策建议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7-04-23 14:4912
摘要:这篇贸易发展论文发表了中日贸易潜力分析贸易潜力以及政策建议,随着中日贸易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中日两国关系不断增强,论文简要分析了在当今中日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对中日贸易相关因素和贸易潜力,并且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这篇贸易发展论文发表了中日贸易潜力分析贸易潜力以及政策建议,随着中日贸易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中日两国关系不断增强,论文简要分析了在当今中日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对中日贸易相关因素和贸易潜力,并且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关键词:贸易发展论文,贸易潜力,引力模型,发展状况,中日贸易
中国和日本在亚洲和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一个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当今世界第三大体系,中日两国双边贸易的良性发展对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本文通过在贸易现状和贸易潜力两方面探讨,希望能对中日双边贸易的情况以及发展态势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进一步加强两国经济联系,为其提供理论指导。
一、中日贸易当今态势
(一)中日贸易规模化发展
2002-2011年期间,中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额在2011年达到峰值,为462.99亿美元,而在接下来的2012年这个数额却有所下降,只有262.05元,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经济政策和经济关系,2012年中日双方面贸易政策的调整以及钓鱼岛问题引起的政治关系的僵化导致了中国对日本进口额度的减少,使得双边贸易的相关因素逐渐向平衡稳定的方向发展。
从日方统计的数据来看,与中方相去甚远,2000-2012年期间,中日贸易额不断上升,进出口额的不断增加并且增幅较大,这一点与中方数据相对吻合,但是就日方相关数据分析显示,双方贸易中,日本对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处境,并且贸易逆差的额度随着时间不断增大,这有悖于中方统计数据,究其原因,与香港转口贸易有关,日本方面的统计数据没有包含香港转口到中国大陆的商品,所以这一部分没有计入日方的数据中,而对于由中国大陆转自香港,再由香港转入日本的商品的相关数额算进了日方的统计数据,所以不难解释中日双方贸易统计数据上的出入。之后,日本相关组织振兴会修正相关数据,数据显示的结果与中国方面是一致的,中国对日本贸易收支状况为逆差,显示出中国是日本的合作伙伴而不是敌对的对象。
(二)中日双边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中日双边贸易结构的优化主要体现在进出口商品呢结构的不断优化,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有着不可估量的市场需求以及充足的劳动力,而日本为岛国,国土面积狭小并且以山地为主,资源极度匮乏,经济依赖国外市场,而其作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世界尖端的技术以及充足的资本,由此可见,两国经济是可以取长补短的,经济互补性导致两国经济依赖性。
在中日经济往来的初期阶段,中国出口到日本的主要是一些初级产品,如纺织品。矿物资源以及技术含量低以及附加值不高的产品,而中国向日本进口的确是一些高技术并且附加值高的产品,如机电、汽车、家用电器等等;然而现阶段,经过两国40多年来的经济交流与往来,中日两国进出口商品的结构悄然发生变化,工业制成品逐渐取代低端初级产品,成为中国出口日本商品中的主力军,由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转变;而就日本方面来看,资本密集型产品成为出口中国商品中的主力军,中日双边贸易正在一步步优化,由业间贸易转向业内贸易。
二、中日贸易潜力分析以及政策建议
随着中日两国经济交流得不断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活动也不断增加,两国贸易呈现规模化发展的态势,规模不断扩大,使得两国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从中国统计数据来看,从1972年中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中国对日本的进口总额由最初的415.10亿美元到2012年的1778.32亿美元,在其中13年见增长率达到了25.26%;出口额由当初的416.5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516.27亿美元,在其中13年的增长绿高达20.31%;贸易总额从中日1972年建立邦交关系以来的10.41亿美元到2012年的3294.59亿美元,其数据的发展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可见中日自1972年建立正式外交外系以来中日贸易发展速度之快、程度之深以及规模之大。
中国对日本的贸易在2002-2011年期间由贸易顺差转变为贸易离差,并且逆差额不断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的进口结构发生改变,中国方面更多重视对日本的技术引进以及减少加大对一些附加值高的机械产业和石化产业的进口额度,促成中国方面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
作为评价两个地区之间贸易潜力的贸易引力模型,无疑为相关数据的分析的统计和分析提供了指标,也就是实际贸易额比上预测贸易额。据此,可以将贸易潜力值分为三:潜力巨大型、潜力成长型以及潜力成熟型。基于贸易引力模型,我们可以对中日双方贸易潜力做一个简要分析,中日实际贸易与预测贸易之比为0.68,可见是潜力巨大型,但由于中日双方严重的贸易壁垒和政治冷淡僵化,没能充分挖掘其贸易潜力,并且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导致资源浪费。所以说,给予中体双边贸易制度性的保障是很有必要性的,通过双方沟通,借鉴相关经验,如建立中日自贸区,减少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发展,就此基础,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交流
中日两国由于历史原因存在较为严重的贸易壁垒,阻碍着中日双方的贸易往来,所以应该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交流,让中日双方互相理解,正确看待认识历史问题,双方以诚相待,化解分歧,为两国贸易交流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在此基础上基于双边贸易制度性的保障,建立自贸区,减少贸易壁垒,稳固双方贸易关系,使中日经济联系日益增强。
(二)促成经济规模化
经济规模影响着人均GDP,而这两个因素的增加又是促进双边贸易流量的重要指标,所以促进经济规模化,不断提高人均GDP,有利于提高中日双边贸易的发展。所以,政府应该助力于经济的规模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发展国内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挖掘双边贸易潜力的根本措施。
三、结语
中日两国依靠两国其经济互补性的鲜明特点,凭借两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等一系列有力条件,两国经济联系自1972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得到不断发展,促进两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稳定和发展了了中日间的贸易关系。但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一些事件与争端也给中日关系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冲击了原本良好发展的中日贸易,以及2011年日本大地震和钓鱼岛争端,都给如火如荼中的中日双边贸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总体来看,中日两国的贸易潜力是相当巨大的,两国应该友好合作,消除贸易壁垒,通过政策以及一系列措施加强区域间的贸易合作,提高经济规模和人民水平,挖掘双边的贸易潜能。
参考文献:
[1]李秀敏,李淑艳. 东北亚国家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及潜力分析[J]. 东北亚论坛,2006,02:28-32.
[2]张英,朱玉荣. 中日韩FTA贸易潜力研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21-31.
[3]郑燕,张吉国,丁存振. 中日贸易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J]. 新疆农垦经济,2014,06:71-78.
[4]孙军,许月奎.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日韩物流合作潜力及趋势预测[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0,02:70-79.
推荐阅读:《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作为我国首份涉足GATT/WTO多边贸易体制领域的专业期刊,她一直筚路蓝缕,围绕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相关内容,精选刊登优秀的学术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gu/10310.html
相关论文阅读
- 2022-09-28从“协调发展理念”对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思考
- 2022-09-28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2022-09-17贸易体制在我国计划经济发展的完善
- 2022-09-17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审计评价体系
- 2022-07-08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发展的讨论
- 2022-06-17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
- 2022-06-16经济学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性更新策略研究
- 2022-05-31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 2022-05-11基于OBE理念的跨境电商方向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 2022-05-10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构建问题与对策
期刊论文问答区
- 2024-04-232023年版(第十版)北大核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的大看点
- 2024-04-18提高发表论文成功率,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 2024-04-02sci作者排序以投稿系统为主还是以手稿排序为主
- 2024-01-03Cell Death & Disease期刊发表论文解读
- 2024-01-032023最新期刊分区表大类21个小类254个
- 2023-12-282023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正式发布!快来看看
- 2023-12-25圣诞元旦英文论文审稿变慢是真的吗?答案是真的
- 2023-11-162023年智能电网与能源工程EI会议推荐
- 2023-11-09SCI期刊投稿经验-各种状态解读
- 2023-11-06税务研究杂志的论文发表要求
经济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 《中国政府采购》
- 《中国政府采购》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农业技术经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房地产世界》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
- 《广州化学》
- 《物理学报》
- 《东方宝宝》
- 《新能源进展》
- 《热带农业科学》
- 《建筑经济》
- 《中国学校卫生》
精品推荐
- 12022-09-28从“协调发展理念”对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思考
- 22022-09-28青岛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32022-09-17贸易体制在我国计划经济发展的完善
- 42022-09-17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审计评价体系
- 52022-07-08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发展的讨论
- 62022-06-17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
- 72022-06-16经济学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性更新策略研究
- 82022-05-31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 12018-10-29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的财务指标分析对比
- 22021-01-09共享经济下共享厨房的现状与发展
- 32017-04-10省级期刊汽车营销相关论文两篇
- 42018-12-21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思政教学现状和问题
- 52020-11-22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必要性及对应策略
- 62021-12-13数字经济时代对资产评估行业的影响
- 72020-09-04论文修改要按审稿人意见改吗
- 82019-05-13中美贸易摩擦对浙江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12024-05-154本生物医学领域的期刊,有SCIE也有ESCI
- 22024-05-15ssci收录经济学领域高分期刊Oeconomia Copernicana
- 32024-04-28录用率高、检索稳定计算机科学类SSCI期刊推荐:Systems
- 42024-04-23Sensors主办第十一届传感器与应用国际电子会议 (ECSA-11) 开放征稿中
- 52024-04-232023年版(第十版)北大核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的大看点
- 62024-04-18提高发表论文成功率,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 72024-04-11AHCI哲学类期刊VERIFICHE
- 82024-04-02sci作者排序以投稿系统为主还是以手稿排序为主
- 12021-05-24刊号字母G、G0、G1、G2、G3、G4、G8是什么意思
- 22021-05-06论文引用率不能超过多少
- 32018-09-11语法翻译法的运用以及优缺点分析
- 42020-03-08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一般多少字
- 52020-09-21疾控中心工作怎么评职称
- 62020-01-03新北大核心什么时候更新,几年更新一次
- 72020-03-08通讯作者和二作哪个含金量比较高
- 82021-02-23发表的期刊论文见刊的时候可以在知网查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