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电子信息论文》现代学徒制模式在软件技术

现代学徒制模式在软件技术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这篇软件开发论文发表了现代学徒制模式在软件技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导致毕业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能力有所差距,如何才能提升信息产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呢?论文介绍了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不足,为现代学徒制教学保驾护航。

  这篇软件开发论文发表了现代学徒制模式在软件技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导致毕业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能力有所差距,如何才能提升信息产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呢?论文介绍了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不足,为现代学徒制教学保驾护航。

软件和信息服务

  关键词:软件开发论文,实践与探索,软件技术

  一、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不足

  第一,与社会需求脱节。由于绝大比例的高等职业院校因为缺少实际生产运作能力,很难对学校自身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及时检验与反馈,以方便后期的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实践活动脱节,即便有很多的高等职业院校采取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但是由于硬件或软件的不达标,其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实践活动存在着较大差距,需求与培养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因素引发的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第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每年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师生比不协调。对于一些比较新兴的热门专业,真正与专业对口的教师相对比较少,而教师没有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及时更新,这样就无法保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在高职院校兼职的教师,主要来自合作企业,有着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但是教学方面理论知识不足,缺乏教学经验,同时具备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的人才少之又少。[1]第三,校企合作程度不足。高等职业院校现在目前较常见的是校企合作办学方式,与企业间开展冠名班、订单班等形式合作办学,但是与企业的很多合作深度不够,校企合作还处于学校唱独角戏的阶段。企业为教育提供的资源、环境和技术支持不够,学生学习过程没有将知识学习、技术训练、岗位实践完全融通,“校内学习、企业顶岗、基地实训、技能培训”还是孤立存在,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衔接度不够,跟不上企业对员工技能的要求,需要校企共建“岗学交替”的教学环境,设计“产学并行”的训练流程,将校内外学习、训练融为一体,企校共担“岗学交替”的教学任务[2]。

  二、构建“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学岗直通”的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学院与惠普-济宁基地研讨,明确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为软件技术专业核心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获取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参考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惠普软件测试工程师职业认证标准,确定专业核心课程,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施“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学岗直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基础扎实、技术一流、素质优良”的惠普软件开发、测试工程师。

  第二,构建的思路。探索软件技术专业与惠普基地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企业主选、师傅主导、实岗育人、多元评价”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培养产业链中具有工匠精神的软件开发领域技术技能人才[3]。

  第三,构建路径。其一,通过校企互培共育,建成专兼合理的教学团队依托济宁市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惠普公司20多名具有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的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学,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比30%以上,专业教师与惠普工程师互嵌,双师共育,建成一支结构合理专兼一体的教学团队;其二,校企共同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通过学院与惠普-济宁基地研讨,明确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为软件技术专业核心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获取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参考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惠普软件测试工程师职业认证标准,确定专业核心课程,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其三,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建教学资源针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校企共同开发现代学徒教学重点课程,以开放校企合作教材为切入点,逐步吸收消化企业化项目、案例资源,共同建设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徒”多样化学习的需要。完善制度规章,为现代学徒制教学保驾护航。

  三、结束语

  学院以山东省信息产业职业教育集团为载体,与惠普-济宁国际软件及人才产业基地实现校企“双主体、全过程”深度融合: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教学项目与工作内容对接。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项目化管理,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运行机制。我们将不断探索实现一个既符合学校教育规律,又适应企业岗位人才标准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推进高职现代学徒教育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朱翠苗.“岗学交替、轮转互动”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以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为例[J].软件,2016(37):8.

  [2]姜超.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困境与挑战[J].高教学刊,2016(19).

  [3]刘万辉.协作学徒制在软件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实践[J].2011(10):14.

  作者:李汉挺 任翠池

  推荐阅读:《软件和信息服务》(半月刊)创刊于1984年,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中电报发展有限公司主办。计算机科学技术刊物。旨在推动计算机在我国的应用,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的建立和发展,促进软件应用社会化、软件开发工程化、软件成果商品化和软件经营企业化等方面的工作更好开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dzi/10460.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电子信息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