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农业论文》环境信息披露如何影响企业创新

环境信息披露如何影响企业创新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本文基于中国污染治理工作较为严峻的客观事实,结合地市级与微观企业数据并采用准自然实验法,系统识别了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以及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企业创新有着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在以不同指标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污染治理工作较为严峻的客观事实,结合地市级与微观企业数据并采用准自然实验法,系统识别了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以及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企业创新有着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在以不同指标衡量企业创新以及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稳健。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政策主要通过提升财务绩效与缓解融资约束等有效渠道促进企业创新。此外,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影响效应在地区与企业层面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与环境管制较强地区企业创新受环境信息披露政策的促进程度较强,且研发强度较高企业、重污染行业所属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从政策中获益更大。

  关键词:环境信息披露;企业创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准自然实验

环境保护科学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动力源泉[1-2]。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创新的战略性地位,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均表明,科技创新在提高生产力中发挥重要作用,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各级政府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作为创新的微观主体,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也日益增强,但仍存在创新动力不强、关键技术难以突破等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3-4]。对于已经步入新常态发展的中国而言,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目标,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尤为关键。

  然而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过程中,中国同样面临着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受技术水平束缚,区域经济增长大量依赖资源消耗特征暂未发生实质性改变,给经济健康发展与居民生活带来了严峻挑战[5]。除经济增长外,研究显示贸易开放、环境规制以及收入差距等对污染排放产生了显著影响[6-8]。基于上述背景,中央政府将污染防治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并审时度势出台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其中,2015年开始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重污染企业应及时向社会公开污染排放情况和环保执行情况。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颁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对绿色信贷以及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等政策推进做出了详实部署。

  除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现状与影响因素外,现有研究多探讨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环境绩效、财务表现以及绿色信贷等方面的影响[9-12],鲜少将其拓展至企业创新领域。从经济学直觉来看,环境信息披露将显著增加企业环保压力,从而刺激其增加创新投入以提升排放效率。但上述影响机制和具体效应究竟怎样?如何在环境信息披露政策背景下提升创新驱动政策效应?厘清上述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推动企业创新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同时也是本文研究出发点与重点。鉴于此,本文拟利用中国地级市数据以及企业微观数据,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效应及其异质性特征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企业创新有着显著促进作用,同时上述影响效应在地区与企业层面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

  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为:第一,不同于主要关注环境信息披露经济效应的以往研究,本文重点探讨了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兼从环境政策视角解读了企业创新不足的成因,对企业创新领域研究进行了较好的补充和拓展。第二,如何对环境信息披露进行有效识别和量化是研究的关键所在,本文尝试以各地进行环境信息披露作为准自然实验方法,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不仅如此,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综合考察了企业创新,为实证分析结果的可信度与适用性提供了保证。第三,结合中国地级市与企业层面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便于得到两者关系的可靠推断。不仅如此,还综合利用多种方法识别了两者关系的区域差异特征,兼以验证行业与企业特征所发挥的调节作用。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说

  (一)环境信息披露

  自1989年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首次提出环境信息披露后,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与现状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环境信息披露应包括环境事故、环境成本、环境义务、环保政策以及环保成就等内容[13-14]。关于环境信息披露方式设计,学者们普遍从定性披露与定量披露、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性披露以及货币性披露与非货币性披露等方面予以界定[15-17]。在此基础上,国内众多学者重点从不同视角分析了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问题以及政策等[18-19]。

  二是環境信息披露的动因与影响因素研究。纵观相关研究,学者们大多从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个层面探讨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其中,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法规、环境管制强度、会计责任与社会舆论压力等[20-21]。内部因素则主要有企业规模、行业类型、政治制度与公司治理等[22-23]。

  三是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效应研究。学术界主要关注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财务绩效和企业价值的影响,不同研究所得结论也不尽相同[24-25]。

  (二)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

  现有文献研究鲜少探讨环境信息披露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作用机制,相关领域研究为探寻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视角。首先,学术界普遍认为,企业的创新行为对社会信任有着较高的依赖,良好的社会信任有助于促进商业信用融资,为企业创新提供资金支持[26]。社会公众环境知情权的缺失和企业的信誉缺失都将导致公共利益受损,降低了政府、公众与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度,从而对企业创新有着负面影响[27]。因此,环境信息披露可扩大企业生产运营和节能减排等信息的获知范围,籍此增强政府和社会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支持和信任,从而为企业创新提供重要支撑[28-29]。其次,作为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环境信息披露能够反映企业承担的污染减排责任,从而向外界传递企业生产运营的正面信息[30],同时也可在消费者中树立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形象,这都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获取投资者对其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持。再次,在政府日益严格的环境规制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也是政府与公众对企业进行监督的有效途径,能够对企业生产行为和排污行为产生显著影响。鉴于较强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能够便利企业融资以及提升社会形象等,此时为了凸显自身排污效率等优势,企业有极强的动力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在此背景下,通过增加创新投入以提升技术水平时是可行之道,企业创新能力将因此得到实质性提升。

  推荐阅读:环境设计专业评职称需要什么成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nye/20989.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农业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