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展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情况分析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这篇农业论文投稿发表了河南开展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情况分析,我国粮食确实是连年丰收, 而且登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化肥确实是对粮食的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不能说是用化肥“喂”出来的。论文从几个方面概括了促进粮食生产的经验做法。
这篇农业论文投稿发表了河南开展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情况分析,我国粮食确实是连年丰收, 而且登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化肥确实是对粮食的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不能说是用化肥“喂”出来的。论文从几个方面概括了促进粮食生产的经验做法。
关键词:农业论文投稿,粮食生产,农业产业结构
强农惠农增动能
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河南从2000年就开始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较全国提前1年,从2005年起全面取消了农业税。近些年来,河南为了把党的惠农支农政策落到实处,一方面,毫不动摇地加大了对农业和粮食生产投入。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发展,构建农业产业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增加扶贫开发投入;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执法体系、农作物病虫害和外来生物入侵防控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大力度支持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乡村公路、饮水安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公共事业。
2010年,河南率先在全国启动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为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技术集成与示范,提高粮食科技生产水平,全面提高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健全农机推广体系,积极争取中央财政项目资金,对130个县(市、区)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进行补助,全省农技推广能力有了一定提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在完善小麦等第一批3个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的同时,新启动了水稻、花生等3个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
高产创建促丰收
2012年,河南又在全国率先启动了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集中打造6000万亩平均亩产超吨粮的高标准粮田,通过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将百亩方、千亩方和万亩方划定为永久性基本粮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截至2016年,全省整合各类农田项目建设资金集中投入到“百千万”方建设,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经达到5200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已经达到4200多千公顷,已建成高标准粮田3000万亩,确保了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尤其是在高标准粮田区域内,全省通过配套农田基础设施和农机物资装备,开展科技推广支撑条件建设,加强增产关键技术应用,增强抗灾减灾能力,实现稳产保收,粮食亩产超过吨粮水平,生产全程机械化,良种覆盖率、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达到100%,土壤有机质明显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覆盖,逐步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集约化经营,具有完善的管理机构。
拉长链条增效益
近年来,河南为了改变粮食生产中曾经存在的效益低、卖粮难、农民积极性不高等状况,提高种粮效益和增加粮农收入,要求各地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毫不动摇地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拉长粮食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尽快由“中国粮仓”变成“国人厨房”。也正是依靠这些战略举措,全省粮食生产优质率逐年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兴起,食品工业茁壮成长。
全省食品生产和经营者近50万家,其中获证食品生产企业近9000家,有各类食品经营单位36.8万户,餐饮服务单位12.2万户,既有批发农贸市场等传统业态,也有现代物流配送、网络销售等新兴模式。放眼国内食品市场,每10个速冻汤圆就有6个产自河南,每10根火腿肠就有5根产自河南,每10包方便面就有3包产自河南。与此同时,2016年与2008年相比,河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约211%,比全国平均水平(约208%)高出了3个百分点左右,切实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
调优结构改供给
为了促进粮食产业发展,河南不断加大粮食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大宗粮食作物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已经基本形成了豫北、豫西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区域带,豫南淮河两岸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豫东、豫北优质专用玉米生产基地,沿黄、沿淮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和豫东优质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调整和优化了粮食品种品质结构。
2016年,为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河南出台了《2016年河南省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行动计划》,这是全国首个从省政府层面发布的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行动计划。该计划帮扶南阳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新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7家,总数达23家,居全国第二位;新增省级示范区16家,总数117家,首次实现18个省辖市示范区全覆盖。全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达42个,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在出口产品种类上,食用菌出口货值达10.13亿美元,同比增长11.09%;茶叶出口4700万美元,同比增长299.81%,增幅居首位。增幅较大的还有:蔬菜出口1.73亿美元,同比增长105.86%;三门峡市水果出口1.51亿美元,同比增长20.98%。2016年,河南省食品农产品出口突破200亿元。
产业集聚促融合
为了改变种粮低效的局面,河南着力打造粮食加工和农业产业化集群。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进程中,河南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借鉴工业集聚区发展模式,把工业的产业集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化结合起来,打造“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积极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深化指导服务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特色龙头、集群龙头、品牌龙头不断壮大。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已经明确了全省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目标任务。即到2020年,形成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集群300个、50亿元以上的集群100个、100亿元以上的集群50个。
截至2016年,全省规划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已达540个。其中,作为主食的面(米)品产业集群当仁不让。为了加快面(米)品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河南省政府出台了《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争取达到50个年产值不少于10亿元的主食产业集群。截至2016年,全省规划发展的面(米)品产业集群已经达到79个。到2020年,面(米)品产业集群总数将达到83个。强筋小麦面业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新乡、濮阳、安阳、鹤壁等市;中筋小麦面业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郑州、商丘、驻马店、许昌等市;弱筋小麦面业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信阳市;米业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信阳、新乡、濮阳等市。
稳固核心谋后劲
近年来,河南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以粮为基,统筹‘三农’,推动全局”的战略思路,谋划和成功实施了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力争使全省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并努力探索出一条做到“两不牺牲”、以粮为基带动“三农”和“四化”、确保全省和国家粮食安全等“共赢”的新型发展道路。为了加快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河南一方面正在通过实施水利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科技支撑能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等重大措施,创造性地解决影响粮食生产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符合省情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模式和发展格局,激发粮食生产活力,积蓄粮食增产后劲,促使河南粮食生产迎来更高的发展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另一方面深化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稳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成立了全国第一只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河南农业开发产业投资基金,专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担保服务机构,担保体系得到明显加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也不断提高,截至2017年年初,河南省共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1.8万家,其中农民合作社13.8万家,居全国第二位;国家示范社507家,省级示范社520家,全国农民用水合作示范组织12家。另外,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分别在信阳市和新乡市设立了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在土地流转、金融创新、合作组织、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鹤壁、济源、舞钢等7个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作者:李铜山
推荐阅读:《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nye/12031.html
相关论文阅读
- 2022-09-28园林生态论文生态环境对客家伦理精神的影响
- 2022-09-28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特征及协同发展研究
- 2022-07-18灌水时期对冬小麦个体、群体结构和冠层光合作用的影响
- 2022-06-21烤烟增碳控氮技术研究进展
- 2022-06-20现代森林经营存在问题及建议研究
- 2022-06-08白桦酯醇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生理的影响
- 2022-05-18喀斯特小生境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2022-05-16气象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22-05-13安徽省农村信用标准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 2022-05-13水温对鱼类能量生态的影响综述
期刊论文问答区
- 2025-06-16核心期刊多久能收到录用通知
- 2025-05-19《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0年内发表论文数据,选择与投稿前可参考
- 2025-05-19发论文时国际期刊和国内期刊选择对比
- 2025-05-13教师职称评审级别及所需学术成果材料
- 2025-04-24英文期刊发表论文几个版面起发
- 2025-01-21论文顺利通过审稿的8个操作
- 2025-01-11管理学类30本期刊(国自然基金委员会认定)
- 2025-01-02电刺激治疗相关文章选题推荐
- 2024-12-17植物学比较热门的论文选题
- 2024-12-03人事管理方面文章选题推荐和发表期刊
农业优质期刊
- 1省级《环境经济研究》
- 2核心级《农村金融研究》
- 3核心级《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4核心级《中国环境科学》
- 5核心级《热带农业科学》
- 6核心级《中国农业科学》
- 7省级《江苏农业科学》
- 8省级《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省级《环境经济研究》
- 2省级《江苏农业科学》
- 3省级《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4省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5省级《茶叶通讯》
- 6省级《甘肃林业科技》
- 7省级《南方农村》
- 8省级《新农业》
- 1核心级《农村金融研究》
- 2核心级《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3核心级《中国环境科学》
- 4核心级《热带农业科学》
- 5核心级《中国农业科学》
- 6核心级《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7核心级《水土保持通报》
- 8核心级《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最新期刊更新
- 《中兴通讯技术》
- 《中国政府采购》
- 《中国政府采购》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农业技术经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房地产世界》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
- 《广州化学》
- 《物理学报》
- 《东方宝宝》
- 《新能源进展》
- 《热带农业科学》
- 《建筑经济》
精品推荐
- 12022-09-28园林生态论文生态环境对客家伦理精神的影响
- 22022-09-28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特征及协同发展研究
- 32022-07-18灌水时期对冬小麦个体、群体结构和冠层光合作用的影响
- 42022-06-21烤烟增碳控氮技术研究进展
- 52022-06-20现代森林经营存在问题及建议研究
- 62022-06-08白桦酯醇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生理的影响
- 72022-05-18喀斯特小生境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82022-05-16气象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2018-01-12科技兴农的主要内涵和建设意义
- 22018-07-13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和意义
- 32019-03-20机器人方面中文核心期刊
- 42022-04-20中越药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合作前景展望
- 52021-12-10农村乡镇物流末端配送现状分析和建议
- 62020-02-20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的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 72022-02-26农业工程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 82022-05-10烟叶标准化生产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展望
- 12025-07-14上海中医药大学张洁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相关论文
- 22025-07-14教材参编算是第几作者
- 32025-07-10徐蕊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论文 提出中国现代美好生活健康状态多维度评价体系
- 42025-07-10专著第二作者评职称有用吗
- 52025-06-26贺方良团队在《中药材》发表《防风色度值与内在成分相关性研究》论文
- 62025-06-26徐伶俐团队在《中药材》发表《滇黄精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
- 72025-06-23ei会议论文与核心论文哪个价值高
- 82025-06-23段威团队在《中兴通讯技术》发表智算中心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
- 12021-05-24刊号字母G、G0、G1、G2、G3、G4、G8是什么意思
- 22021-05-06论文引用率不能超过多少
- 32018-09-11语法翻译法的运用以及优缺点分析
- 42020-03-08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一般多少字
- 52020-09-21疾控中心工作怎么评职称
- 62020-01-03新北大核心什么时候更新,几年更新一次
- 72020-03-08通讯作者和二作哪个含金量比较高
- 82021-02-23发表的期刊论文见刊的时候可以在知网查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