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教育论文》阳光研学课程的整体开发与实施

阳光研学课程的整体开发与实施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21-05-25 09:4412

摘要:摘 要 阳光研学课程围绕办学理念,以学在小北自博雅玩在小北理自明书读小北人自华行在小北志高远四大主题,整合统领5+N研学、阅读研学、旅游研学以及节气研学内容,通过分班教学、年级教学、教师走班等创新实施方式,激发学生的研学主体自觉,深化研学体验,

  摘 要

  阳光研学课程围绕办学理念,以“学在小北自博雅”“玩在小北理自明”“书读小北人自华”“行在小北志高远”四大主题,整合统领“5+N”研学、阅读研学、旅游研学以及节气研学内容,通过分班教学、年级教学、教师走班等创新实施方式,激发学生的研学主体自觉,深化研学体验,培养有品质、有智识、有格局、有底蕴的阳光小北人。

  关键词:研学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学生主体

课程教育论文

  小北路小学作为一所有百年积淀但又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校,于2017年在广州市率先试验了“5+N”研学,随后相继开发了阅读研学、旅行研学、节气研学。四年时间里,学校不断在实践中丰富与拓展研学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形成了系统性的“阳光研学课程”。这一课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出发点,力求融合和延伸国家课程,着力培养有品质、有智识、有格局、有底蕴的阳光小北人。

  一、围绕“阳光”办学理念,设计研学课程目标与框架

  “阳光研学课程”是围绕小北路小学“让生命充满阳光”的办学理念,在国家基础性课程,以及立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素养课程基础上所开发的特色课程。课程以“学在小北自博雅”“玩在小北理自明”“书读小北人自华”“行在小北志高远”四大主题,统领“5+N”研学、阅读研学、旅游研学以及节气研学四大部分(见表1)。

  “5+N”研学,即通过5天实践周课程,力求从认识生命、感受生活、关注自然、认知科学、审视文化、树立自我六个维度,为学生打开认识生活的一扇窗,从而对学生产生无限深远(N)的影响,塑造有品质的阳光小北人。阅读研学,力求让让每个孩子遇见美好、涵养生命气象,为孩子们开启一扇智慧之窗,塑造有智識的阳光小北人。读万卷书不忘行万里路,旅游研学重在开拓学生视野,为孩子们开启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旨在塑造有格局的阳光小北人。节气研学则立足传统文化,力求将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趣味,为孩子们开启一扇传统文化的窗口,塑造有底蕴的阳光小北人。

  四大研学主题各有侧重和独特内涵,又相辅相成,整合各类研学活动,力求殊途同归。即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着力培养有品质、有智识、有格局、有底蕴的阳光小北人。

  二、整合多元活动主题,构建多维度研学课程内容

  “阳光研学课程”整合多种研学内容,各具特色、各有重点,力求让学习深度发生,使得每一个孩子都能实现阳光成长。

  “5+N”研学观照认识生命、感受生活、关注自然、认知科学、审视文化、树立自我六个维度,以生活中常见的小事物为突破口,采取研究性学习形式。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围绕不同的目标指向,设计了不同研学项目主题和研究专题。

  一年级指向“认识生命”,以“我是快乐小学生”为研学项目主题,引导学生开展“小蚂蚁”研究专题;二年级指向“感受生活”,以“我是生活小能手”为研学项目主题,引导学生开展“小巧手”研究专题;三年级则指向“关注自然”,以“我是科学小达人”为研学项目主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米粒”研究专题;四年级指向“认知科学”,以“我是国防小卫士手”为研学项目主题,引导学生开展“小飞机”研究专题;五年级指向“审视文化”,以“我是地道广州人”为研学项目主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红棉”研究专题;六年级指向“树立自我”,以“我是阳光小北人”为研学项目主题,引导学生开展“小钱罐”研究专题。以此为孩子提供真实的研学情境,让学习深度发生,对孩子产生无限深远(N)的影响,从而塑造有生活品质的阳光小北人。

  阅读是丰盈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研学旨在让每个孩子遇见美好、涵养生命气象,为孩子们开启一扇智慧之窗,塑造有智识的阳光小北人。它不同于日常阅读教学,更不等同于简单的看课外书。各年级精心选定适合的、经典的共读篇目,以一个月为周期,分为启动、共读、深研、分享四个阶段实施。力求培养学生深度阅读、自主阅读的能力和探究性阅读的习惯。研学阅读课程立足学科的交叉融合,呈现出全学科覆盖的研读过程。

  例如,在“童心向党承精神 红色经典伴成长”阅读研学主题月活动中,各年级立足本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点、兴趣点,选择了不同的红色阅读书目,包括《闪闪的红星》《铁道游击队》《两个小八路》等。以一年级《闪闪的红星》阅读研学为例,在启动阶段多管齐下:老师利用国旗下讲话,宣讲活动意义和活动安排,并邀请革命老英雄来校做专场“故事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共读阶段则注重家校联动,各学科教师在班级开展课外阅读的课内教学,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家长则根据学校下发的《致家长一封信》,积极配合活动,开展亲子共读;在深研阶段,我们以“阅读研学单”为抓手,以问题引导学生深度研读作品;在分享阶段,则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唱唱红色歌曲、讲讲红色故事、演演红色故事、绘绘红色路线图等,鼓励学生分享、表达阅读感悟,深化研学价值。

  旅游研学则将学习的触角伸向生活大课堂,旨在开拓学生视野,为孩子们开启一扇认识世界的新窗口,塑造有格局的阳光小北人。学校通过制定研学旅行课程指导手册,从春游、秋游开始,延伸至暑假、寒假,让孩子走进社会大课堂。学生带着“研学卡”,通过前置学习、深度研学、行动研学,展开研学探究。

  例如,“阳光小北广府行 旅游研学向未来”主题旅游研学,旨在让学生领略、感悟广府文化。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我们分年级前往不同的地点,如越秀公园、岭南印象园、广东省博物馆、宝墨园等文化景点、场馆,开展研学活动。五年级“品味广府文化之走进西关”研学前,老师提前发放任务单,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了解西关文化,并提出自己的兴趣点、疑惑点。研学当天,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重走陈家祠、荔枝湾等经典景点,品尝泮溪酒家的传统茶点。其中,最具创意的是五年级组发挥学科联动优势,结合学校传统项目——造纸,在美术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现场体验从制作绘画用纸到描绘制作画册的过程。如此,将学校传统项目教育与陈家祠博大精深的广府文化有机融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道德成长。

  推荐阅读:中学生道德教育相关论文文献资料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jyu/19715.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教育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