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电子信息论文》社会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组织模式

社会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组织模式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这篇网络工程师论文发表了社会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组织模式,社会网络中海量信息传播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和关注, 研究主题涵盖了社交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内容、路径、效用及价值等方面。网络中产生了巨大的信息量,论文探讨了社会网络环境下信息的组织和信息

  这篇网络工程师论文发表了社会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组织模式,社会网络中海量信息传播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和关注, 研究主题涵盖了社交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内容、路径、效用及价值等方面。网络中产生了巨大的信息量,论文探讨了社会网络环境下信息的组织和信息共享模式。

  [关键词]网络工程师论文,社会网络环境;信息组织;信息共享;信息应用

网络工程师论文

  社会网络,是一群节点及节点之间的连线所组成的关系组合,节点代表了个人、组织、团体甚至是一个国家,节点之间的连线也表示节点之间的联结关系,而且这些关系都是特定的社会关系,并且在这些关系中蕴藏了很多的信息资源,所以社会网络实际就是个体、组织之间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信息交流及资源分享的关系网络[1]。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因特网上涌现出很多社会网络,规模也十分庞大,而且经常都处于变化之中,网络中的信息和网络形式都随时变化,网络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和传播的平台,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表达个人意见,促进情感交流,甚至可以在网络上开展经济活动。

  用户对网络的使用也很频繁,在网络上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也促进了社会行为逐渐向网络行为转变,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关系逐渐向网络社交关系转变。随着人们对社会网络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人际网络来获得信息,所以在社会网络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团体组织也不断优化内外交流体系,从而使得组织内外的信息传播变得越来越迅捷,从而可以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一、网络社区概念

  网络社区是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的一个新名词,是由相邻或者有关系的各个社会群体以及社会组织构建成的一个网络共同体,是一个来源内容开放程度较高、Web主体参与、信息个性化利用的“社区”[2]。在网络社区中,用户处于中心地位,用户、信息、交流等都是网络社区中的组成部分,用户既是信息的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是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主体,通过用户的交流,可以维系社区存在。社区交流也是用户之间产生联系的纽带,正是因为有了信息数据的存在,才使得网络社区成员之间有“黏合剂”[2],能够将不同的成员黏合起来。

  从传统的实体社区到新型的网络社区,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交流的范围、交流的内容、交流的类型、交流的深度与广度等都发生了改变,这些都是传统社区无法比拟的。社会网络环境下,不同网络信息的组织越来越便捷,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信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用户只需要根据使用网络信息的习惯与偏好来选择信息传递过程即可。

  二、社会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组织和共享模式

  (一)基于用户的信息组织与共享

  用户是信息交流的主体,是通过信息联系起来的,用户也可以在网络社区中形成较好的社会关系与沟通能力。与现实的社区一样,网络社区也可以教会人们很多知识。用户在社区网络环境中可以和其他的成员进行交流,实现信息的获取和传递,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具有一定的间接性,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用户处于信息传递过程的中心。

  在基于用户的信息组织模式里,用户的地位十分关键,用户可以产生信息,也可以消费信息。用户通过信息来表达自我,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用户还可以形成自己的信息个人页面,所产生以及消费的信息都是以用户个人为中心,用户既是信源亦是信宿[3]。另外,在某些网络社区中,网络系统会向用户反馈相应的信息,例如一些比较大型的阅读网站,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了解到用户比较喜欢的书籍或者是与用户相关的其他人阅读的书籍细腻系等,此时系统就会针对用户的喜好来给用户推荐一些个性化信息,这就是网络社区对用户的信息反馈,是根据每个客户的个性特点来定制的。信息都是围绕用户产生的,使得用户在信息传递系统中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为信息的接收者。基于用户的信息组织是社会网络环境下的一种微观信息组织模式,用户具有十分明显的个性化结构,而且每一个用户的信息组织结构体系也都是个性化存在,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成员不相同。与用户相关的信息内容可以随着用户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改变而改变。

  (二)基于信息流运动的信息组织与共享

  传统信息组织一般都将信息看成一种普通的信息资源,其表现形式也比较单一,不如在网络上这么多元化。但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网络信息的内涵发生了改变。而且在社会网络环境下,网络的表现形式通常都是微型的,网络社区中的信息也是多种多样的,各种信息之间的有效整合,使得网络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例如图书信息、音乐信息、电影信息、地图信息等,在网络社会关系中,信息流的运动变得十分重要,信息流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当人们在浏览某一个信息的时候还会产生很多与之相关的其他信息,从而使得信息在网络系统中不断流动和传播。

  在社会网络环境下,信息流运动也是信息的时空转移,从本质上看,是信息的功能展示,而且网络信息流动是在网络信道中实现的,信息会通过网络从一个特定的时空转移到另一个特定的时空中[4]。社会网络背景下的信息流运动形式与传统的信息流运动模式有一定的差距,传统的信息流运动一般是单向的,是从信息的产生者传递给信息的接收者,比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将信息传给群众,但是在社会网络背景下,信息流的运动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社会网络中的主体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分享,信息流的运动也由单一的模式变成了多元化模式,从点对点发展成为点对面传递、多点之间的传递、面对面之间的传递[5]。

  例如一个单一的网络用户可以与社区、群体开展信息交流,这就是点对面;社区多个成员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就是多点对多点;社区和社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就是面对面。在社会网络环境中,网络社区的社会系统特征十分明显,社会网络里的全部信息都可以被称为社会信息流,这些信息流一般分为三种[6]:第一种是人际信息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产生的信息流。

  第二种是组织信息流,指的是组织内部的成员之间,或者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开展的信息交流。第三种信息流是大众信息流,指的是信息在社会中被大量的复制和传播,而且在社会中产生了一定的舆论效应的信息流,在社会中具有十分广泛的传播特征。社会网络环境中信息流的运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7],第一,社会网络软件对信息流运动具有一定的可控制性,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软件设计人员已经对信息流运动轨迹、信息聚合、分类过程进行了确定,信息流在运动的时候会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运动轨迹以及设计规则进行运动,形成有序的信息结构体系。当前大多数社区的网站都通过计算机实现分类,在对信息进行存储的时候也可以分类存储。

  第二,网络社区交流与社会关系对信息流的运动产生了影响。在社会网络环境下,社会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纽带,社会关系维系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此在社会网络发展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手段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区交流有一定的群体化优势,用户可以自我建立属于个人的交流社区,而社区交流就是建立在某些特定的主题内容上的,网络中的每个成员都对网络有很强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比如兴趣爱好相同的、经验相同的人、年龄相近的人,都很容易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交流群体,借助网络对各种信息进行分享,开展交流,从而使得信息流运动带有一定的聚合特征[7]。

  (三)基于网络社区交流与社会关系的信息组织与共享

  在社会网络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信息技术的应用才使得社会网络功能变得越来越顺畅,也融入了更多的人为因素,其不可控性使得完全想要依靠信息技术来实现信息组织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在信息的组织和使用过程中,社区交流及社会关系对交流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得社区网络中的信息具有某些群体化优势,在一个社区网络中,交流的信息主题或者内容,应该是大多数社区内部成员都感兴趣的或者认同的,如果只有零星的几个成员认同或者感兴趣,则这样的信息在社区网络中不能实现大规模传播。

  另外,在社区网络中,群体也可以对信息进行评价,供用户选择信息。由此可见,在社区网络环境下,社区内部、社区之间的交流与社会关系是信息组织的主要手段和工具[8]。用户在网络上的行为活动是多元化的,比如用户共同参与某个活动,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共享,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体验等,都可以帮助用户与他人之间建立起一个圈子,网络社区就是这样一个圈子,而且是信息交流和知识传递的场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信息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大,社会网络环境下信息的组织与共享成为当前时代背景下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随着用户社会关系和信息流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和转移,与用户相关联的信息也成为一个整体,发生转移,信息被重新组织,重新利用。在社会网络背景下,信息流、社会流以及各种社会关系之间都有联系,并且会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体系结构,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促进信息共享和深入利用。

  【参考文献】

  [1]王翠英.社会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组织与共享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2(1):66-69.

  [2]欧阳剑.社会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组织的驱动力及模式特征[J].情报资料工作,2009(1):64-67.

  [3]黄如花,苏小波.论社会化网络环境下信息组织的发展[J].图书馆论坛,2011,31(6):190-198+13.

  [4]林强,杨玉麟.对新信息环境下信息组织的解读[J].图书情报工作,2011(12):118-121.

  [5]倪龙敏,汪祖柱.论Web2.0环境下的信息组织发展趋势[J].情报探索,2013(2):105-108.

  [6]施莉.网络环境中的信息组织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7]文金书.网络环境下信息组织模式与挖掘技术应用研究[J].知识管理论坛,2011(7):74-76.

  [8]岳泉,谭华军,施云.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组织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2):99-101+94.

  [9]刘金玲.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的多层次模式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2):4-6+34.

  [10]王以群,张力,胡忠红.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4):412-414.

  作者:吴东阳 梁秋春 蒋业政

  推荐阅读:《中国社会工作》(旬刊)创刊于1990年,是由中国社会报社主办。办刊宗旨:引导社会舆论,指导社会生活,疏导社会矛质,督导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稳定,解读社会现象,追踪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实践,跟踪社会变迁。主要栏目:特别策划、社会、法制、论坛、时评、经济、国际、文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dzi/12343.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电子信息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