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医学论文》促进鼻内镜术后黏膜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促进鼻内镜术后黏膜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21-06-03 09:4312

摘要:【摘要】 鼻腔黏膜损伤常见的主要因素包括有功能性鼻内镜手术、鼻腔炎症感染、创伤及放化疗等。其中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术腔黏膜的损伤恢复情况对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复发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功能性鼻内镜术后并发症、鼻腔黏膜创面愈合特点及现有各

  【摘要】 鼻腔黏膜损伤常见的主要因素包括有功能性鼻内镜手术、鼻腔炎症感染、创伤及放化疗等。其中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术腔黏膜的损伤恢复情况对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复发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功能性鼻内镜术后并发症、鼻腔黏膜创面愈合特点及现有各种促进术腔黏膜修复的治疗方案,为临床鼻内镜术后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功能性鼻内镜术 创面愈合 术后护理 再生医学

医学论文发表

  慢性鼻竇炎是指出现以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如鼻塞、流涕、面部肿胀疼痛及嗅觉减退或消失,其中一种症状必定是鼻塞或者流涕,并且病程不小于12周的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1]。临床上慢性鼻窦炎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健康教育。其中,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被认为是治疗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常规治疗方式。但是,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鼻腔黏膜二次损伤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鼻腔粘连、肉芽形成、感染、狭窄、出血、骨炎或纤维化等[2-3],从而影响手术效果。故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鼻腔黏膜的愈合情况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1 鼻腔黏膜创面愈合特点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许庚等[4]将鼻腔黏膜转归大体划分为3个阶段:术腔清洁阶段、黏膜转归竞争阶段和上皮化完成阶段。同时在生理学上,根据兔和大鼠鼻腔黏膜损伤模型又可将鼻腔黏膜创面愈合划分为伤口止血、炎症、增殖和组织重塑等阶段[5-6]。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鼻腔黏膜损伤、出血,机体通过激活体内凝血途径形成纤维蛋白止血[7]。在术后早期的3~5 d,损伤的鼻腔黏膜中血痂形成,黏稠的分泌物附着形成干痂,同时黏膜表面纤维素渗出形成伪膜。随着时间的推移,术腔黏膜纤毛功能的恢复,术后10 d左右,术腔的血痂、干痂及伪膜较前减少,术腔变得较前清洁干净并显示出术腔轮廓,为下一阶段(炎症期)做准备[4]。

  在术后3~10周内,术腔黏膜进入转归竞争阶段,又称为炎症期。这时期,术腔内囊泡、息肉及肉芽组织开始生长,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粘连,黏膜再生和上皮化也在同时进行,术腔黏膜正常转归与病变形成竞争性生长,处理不当病变组织就会不断扩展并阻碍上皮化的正常生长,形成迁延性炎症,导致术腔粘连、术腔和窦口缩窄甚至闭塞[4,8],严重影响手术的效果。然而在这阶段一旦感染被清除,术腔黏膜将在术后11~14周内完成增殖[4],并进入组织重塑阶段。这时鼻腔上皮细胞向特定的细胞类型分化,如杯状细胞和纤毛细胞等,黏膜逐渐恢复到正常结构。

  2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功能性鼻内镜术不可避免地对鼻腔黏膜造成二次损伤并导致相关的并发症,如术后血肿形成、鼻腔粘连、狭窄、感染、骨炎、瘢痕、纤维化等[2-3]。其中血肿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同时结痂出现有可作为瘢痕形成的桥梁,导致术后鼻腔阻塞和中鼻道粘连形成等[9]。此外,部分患者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炎症的感染可导致术腔内骨质增生增厚[10],最终导致窦口狭窄引流通气不畅,影响手术的效果。因此,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促进黏膜转归的主要目标是控制术后出血、炎症、防止粘连等,加速黏膜愈合过程。

  3 促进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黏膜恢复的治疗

  临床上常见的促进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术腔黏膜恢复的措施主要包括有静脉注射或口服抗生素,口服糖皮质激素、鼻腔局部用药、鼻腔冲洗和鼻腔填塞等。它们主要是通过控制术后出血及感染、减轻术腔炎症、防止粘连等来促进术腔黏膜恢复的过程。

  推荐阅读:上海口腔医学是好期刊吗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yix/19834.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医学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