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医学论文》基于髓病主于肝胆辨治神经内分泌疾病

基于髓病主于肝胆辨治神经内分泌疾病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21-05-31 11:1012

摘要:〔摘要〕 中医之髓,包括脑髓、脊髓、骨髓、五脏之髓,髓病包括脑髓病变及脏髓病变,髓系脑病表现为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精神心理障碍、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和体征,属于全身性疾

  〔摘要〕 中医之髓,包括脑髓、脊髓、骨髓、五脏之髓,髓病包括脑髓病变及脏髓病变,髓系脑病表现为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精神心理障碍、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和体征,属于全身性疾病。基于髓系脑病理论,神经内分泌疾病具有临床症状的隐匿性和不典型性、病位的发散性和聚合性、病程的慢性进展和急性加重的病机特征。奇恒互藏,髓病与脑、胆、脉相关,髓病与五脏病变亦相关,临床表现多个脏腑同病,诸虚诸实并存,不同神经内分泌疾病的病位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规律性。从肝胆寒热虚实辨治神经内分泌疾病,通过高泌乳素血症、库欣综合征2个医案,阐述了顾护阳气,少火生气;转运枢机,和法用药;补通并行,镇摄为佐;尚用风药及血肉有情之品等用药特色。

  〔关键词〕 髓;髓系;髓病;髓系脑病;神经内分泌疾病;从肝胆辨治

医学论文发表

  1955年,Harris提出神經体液学说,认识到下丘脑和腺垂体是一个完整的功能控制单元[1]。以神经内分泌系统为中心,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各司其职,相互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机制[2]。之后,神经内分泌疾病研究成为发展迅猛的临床亚专科。下丘脑疾病表现为垂体功能障碍(垂体激素分泌过多、垂体激素分泌过少、垂体激素分泌节律紊乱、青春期发育异常)、神经精神和行为异常、自主神经调节失调、代谢失衡,形成跨学科的神经内分泌疾病谱系。因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全身作用,在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中,由于各种因子的拮抗性和协同性,以及它们在病变局部的旁分泌和自分泌作用,大多数神经内分泌疾病更加复杂化,并且症状隐匿、诊断复杂、治疗困难。笔者从髓系的体用观出发,归纳髓系脑病的临床特征,认为神经内分泌疾病属于髓系脑病。本文从髓病及髓系脑病临床应用角度,结合个人临床经验阐释如下。

  1 髓与髓病

  中医从属性及功能方面认识髓的作用。形质为体,气化为用。髓液的物质属性及其精气藏泄,通过气化沟通了脏髓与脑脊髓的联系。气化紊乱,神机障碍,诸髓失用,脏脑同病,故髓系脑病具有局部和全身的临床表现。

  1.1 髓、诸髓、髓系

  《灵枢·九针论》说:“膺喉首头应夏至,其日丙午。”故有学者以脑脊髓为丙火,红骨髓为丁火,黄骨髓为己土[3]。根据《梅花易数·八卦万物类占》取类比象推演,八卦与人体器官对应,乾对应头、脊、肢、督脉等;坎对应脑、髓、肾、任脉等;震、巽分别对应肝胆,都有对应神经系统;甲木身体象有头、胆、经脉、神经系统等。因此,头脑、髓系、肝胆、经脉、神经之藏象与体用交互通应联系,表现为非常复杂的多维结构。

  髓具有物质属性,诸髓包括差异性明显的脑髓、脊髓、骨髓、五脏之髓,其功能态属于奇恒之府。基于体用观考察诸髓的共同属性,皆属精气之类,和合气化,集聚内守,故称为髓系。髓系的生理特性:(1)髓为奇恒府之一。奇恒即精气升降消长,由平衡而不平衡、再恢复平衡的动态过程;并且,由于精气的变化产生神机活动。奇恒互藏,奇恒一体。《云笈七签·王屋真人口授阴丹秘诀灵》说:“上丹田,脑髓是也。”《外经微言·奇恒》说:“骨藏髓,脉藏血,髓藏气,脑藏精,气血精髓尽升泥丸,下降于舌,由舌下华池,由华池下廉泉玉英,通于胆,下贯神室。”(2)髓海为四海之一。髓者以脑为主,脊髓和脑髓相连,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脑为髓海。头为精明之府,精气代谢产生神机变化,脑髓奇恒府内藏神机,统领全体发为知觉运动。《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气在头者,止之于脑。《素问·五脏别论》说:“或以脑髓为藏……或以为府。”《医学衷中参西录·脑气筋辨》说:“脑为髓海……乃聚髓处,非生髓之处。究其本源,实由肾中真阴真阳之气,酝酿化合而成……缘督脉上升而贯注于脑。”《医学衷中参西录·论治偏枯者不可轻用补阳还五汤》说:“盖人之肢体运动原脑髓神经为之中枢,而脑髓神经所以能司运动者,实赖脑中血管为之濡润,胸中大气为之斡旋。”此当指“脑脊髓”。(3)髓为五液之一,主濡养。《灵枢·五癃津液别》汗、溺、泣、唾、髓五液,与精气血津液相提并论。《云笈七签·延陵君修真大略》中已有“五年易髓”的说法,《洗髓经·行住坐卧》通过端形、调气、守神、吞津、导引等以“洽髓”。因此,《素问·移精变气论》云“五脏骨髓”,丹经称“五脏精髓”,五脏之髓或直接称为“脏髓”,皆非形质之精髓,乃元真之精微。髓之足量与否的物质状态,与肾命生成相关。髓之充盛与否的功能状态,与肝胆疏泄相关。肝主动,少阳为枢,肝胆为精髓、气血、津液调节之枢。《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全体总论》说:“髓足则精气能供五脏六腑之驱使。”此当指“脏髓”而言。(4)髓藏精气,髓血相关。诸髓皆属于骨,髓者骨之充,骨者髓之府。脾胃化生诸髓,肾主髓,髓生肝。《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说:“冬气在骨髓中……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著骨髓,通于五脏。”《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冬气谓伏行之脏气,脏真即五脏之真气,肾藏骨髓之气,精血濡养骨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髓生肝”,即指髓能生血,血能养髓,骨髓与精血互生互化。《伤寒杂病论·平脉法》说:“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鞕。”《伤寒杂病论章句》释义:“骨髓生血。”《太平御览·人事部》引《管子》曰:“脾生髓,肝生骨,肾生筋,肺生革,心生肉。”《观物外篇》说:“胃生髓,坎为髓。”此当指“骨髓”而言。

  由于古人未能详细区别脑脊髓与骨髓的差异性,故对脑髓、骨髓论述颇多,较少论及脊髓。《素问·气交变大论》有“内舍腰脊骨髓”的说法。《难经本义·四十五难》所谓脑脊髓“渗诸骨节”濡养骨髓,容易产生脑脊髓与骨髓不分的理论歧义。《证治准绳·齿》将牙髓也归之于骨髓,值得商榷。但是,晚清以后,中医开始关注诸髓的差异性。如《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全体总论》对中医之髓和西医之髓进行了区分。西医之髓,即髓筋,指神经系统而言;中医之髓,包括脑髓、脊髓、骨髓、五脏之髓,有学者称之为泛髓系统[4]。

  1.2 髓病、髓系脑病

  基于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实用性,有研究者认为髓病包括髓系脑病、髓系骨病、髓系血病等[5]。参照现代疾病分类方法,将神经系统疾病称为髓系脑病或髓病,分为遗传性髓系脑病、获得性髓系脑病、损伤性髓系脑病[6];将精神性疾病称为神病[7];并归纳髓病病机特征为:诸颤瘫痿,腰脊难挺,皆属于髓[7]。髓病与五脏相关,其中与心、肝、肾关系密切;也有学者按照五脏分类髓病,强调虚实辨证[8]。

  但是,这种对应精神病与神经病的方法区分神病与髓病,将髓病、脑髓病、脑病等同,有些中医特色显著的髓系脑病又不能包括在内;按照五脏分类髓病,又把某些脏腑病证、髓病与髓系脑病混淆。中医已经认识到髓病临床表现的广泛性及病因病机的复杂性,但仍局限于诸髓内涵不清晰的传统认识窠臼。从神经内分泌疾病反观髓系脑病,有利于从古代中医文献关于脏腑病、脑病、髓病、脑髓病等记载中,把髓系脑病的相关理论和经验甄别出来,使之成为脑病系统的二级疾病类别。

  从实际情况而言,髓系脑病与神经系统疾病并不对等,遗传性髓系脑病又称胎传髓病(五迟、五软、囟陷、解颅等),大多脏髓虚损类(虚劳、消渴、不孕不育、癃闭、喘促、五脏绝等)、髓体虚实类(中风、癫狂、癫痫、颤病、痿病、痉病等)、髓用失和类(眩晕、头痛、耳鸣、不寐、郁病、健忘、痴呆等)属于获得性髓病,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及某些心身疾病、心理疾病、精神疾病,乃至内分泌疾病、免疫性疾病等,包括脑病的多数病种。每一种疾病涉及多个系统,髓系脑病表现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精神心理障礙、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和体征。因此,有必要明确髓系脑病的特异性。髓系感邪类疾病如脑疽、脑疮、髓疸、脑髓痨等,髓系外伤类疾病如颅骨骨折、脑损伤、脑震荡等,影响脑髓者,属于髓病、脑髓病[7],而不能全部归属于髓系脑病范畴。只有在影响下丘脑、垂体等神经内分泌结构和功能者,才能归属于髓系脑病范畴。

  推荐阅读:口腔医学期刊有哪些容易发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yix/19800.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医学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