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学报论文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思考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这篇农业工程学报论文发表了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思考,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现有产业体系的调整和优化已是社会共识。基于此,本文将对农产品物流与供销体系的若干对应环节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这篇农业工程学报论文发表了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思考,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现有产业体系的调整和优化已是社会共识。基于此,本文将对农产品物流与供销体系的若干对应环节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摘要]供销合作社是以流通服务为主的合作经济组织,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因多种原因出现业务萎缩,但在农产品流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农产品物流起点、过程和市场等角度切入,认为构建农产品物流应该重视供销社在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中所具备的农产品品控优势、物流效率优势和品质保障优势等问题,并据此提出若干发展建议。
[关键词]农业工程学报论文,农产品,供销社
1引言
主观上,建国后薄弱的资本积累、亟待推进的工业发展以及整体的国民日常生活需要,推行农业对工业进行补贴发展的“非平衡”发展路径是彼时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发展模式前期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工业化进程推进到一定阶段时,工业对农业的适度“反哺”成为必需;客观上,农业是整个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在工业品层次、品类和价值日益丰富的背景下,农业的生产技术、效率和品质,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和贸易深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资源和空间较大体量的国家,具有一个现代化、高效率的现代农业体系,是经济和社会能够持续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一直重视“三农”问题,业已积累许多重要的经验。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面临制度、产权、市场和技术等多方面问题。由于农业的发展具有其自身的属性特征,客观决定了农业问题的解决必须基于农业自身的特点展开。其中,由于农产品与普通工艺品的自然属性不同,包括其储存方法、保质期限、物流方式、中转保障等方面,客观上增加了农产品产和销的障碍。另外,我国的农产品经营与西方发达国家略有不同,规模小、较分散、品质不稳定等诸多因素,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规模化发展与市场化推进。本文拟从供销合作社的视阈对农产品的物流环节相关问题展开思考。
2文献综述
农产品的物流问题,一直是农业发展和物流发展的热点问题。目前学界对此已有较多的研究,形成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观点和建议。谢培秀(2003)[1]、陈耀(2007)[2]和赵勤(2006)[3]等分别从宏观的国家角度、中观的省域角度和微观的区域角度对农产品物流问题提出思考和建议,围绕核心都基于农产品的保质期限、物流的自然损耗、时空的转移成本展开;钟无涯(2012)[4]针对农产品的时空转移成本问题,提出基于第四方物流的运营主体多元化缓解时空转移的农产品损耗等问题。武淑萍(2016)[5]依托“互联网+”的发展背景,构建了电子商务系统与快递物流系统的协同发展模型解决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效率问题。综合以上,可以发现,至少在微观层面,农产品物流问题依靠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是目前阶段的重要趋势,但并非唯一路径。因为农产品物流面临另外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对于农产品的品质、标准与规模等,目前市场尚未形成具有强大公信力的认证与背书。在衔接田间地头到城市餐桌的过程中,尤其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供销社发挥着重要功能。即使在当前发达的市场网络下,部分供销社仍在农资流通市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和李克强分别就“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做出批示[6],国务院也发表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具体文件措施,将供销社与“三农”结合起来,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农业发展思路[7]。郭宏湘(2008)[8]认为虽然近年供销社缩简,但其组织架构、物资设备、服务体系和人才网络等优势依然存在,利用供销社现存网络对构建农村新型物流系统事半功倍;吴熠钧(2014)[9]、乔平平(2015)[10]、夏文杰(2015)[11]等分别从省域层面的供销社体系与农村物流整合实践进行经验总结,提出许多在农产品物流方面的问题、建议与对策。综上,目前利用供销社对接农产品物流已经得到政府、社会和学界的关注,但仍有诸多具体问题未解决。尤其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市场发育程度差异、农产品类型差异、时空转移成本差异等诸多因素,也决定我国不可能用一种模式解决所有农产品物流问题;另一方面,供销体系的全国性经验模式,在面对区域差异所选择的统一标准,又具有在某些方面的稳定性、一致性,如农产品单品的品控规范和标准等。
3农产品物流起点:供销体系的农产品品控
由于农产品与一般的工业品性质不同,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显然不能单纯从物流入口或商品入口展开,基于“农产品”的自然属性结合物流体系,才能更客观的把握其特质。由此延伸出一个重要命题:农产品物流的起点,亦即农产品物流的核心要素“农产品”,选择什么、如何选择等系列问题,成为决定农产品物流市场价值的重要环节。物流价值一定程度是附着在物流商品之上,市场不会给予并无价值载体的物流过高的估值。因此,农产品物流的价值起点应该聚焦在农产品的品控维度。众所周知,目前“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农产品电商仍未形成市场、结构和绩效都具有压倒性优势的企业,农产品品控环节缺少有效率的管理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基于成本、规模和专业等因素,如果以品控作为节点,采用传统的供销体系衔接生产、收购、归类、物流的集成方式,或将成为破解农产品物流瓶颈的一个重要途径。供销合作社是以流通服务为主的合作经济组织,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其主要功能是衔接城乡经济和农业生产;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因多种原因出现业务萎缩,但在农产品流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地位和作用。供销社在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中发挥规范管理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对接农产品品控模块的则是其长期从事农产品采购过程的经验沉淀与成熟机制。从农产品物流入口角度思考,当前从事农产品采购的大型企业有不少,在众多的企业中,中粮集团无疑是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农产品经营企业。与中粮集团的大型国企性质类似,供销合作社在长期的涉农经营中,具有可靠的品控标准、人才团队和管理模式,虽然在市场运营环节,供销社对于市场机制存在不适应,但不能否认其沉淀数十年的农产品入口管控机制的效率。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当前农产品物流渠道的延伸和拓宽,纳入各级供销合作社体系作为农产品物流入口,具有谨慎的乐观预期。
4农产品物流过程:供销体系的物流效率
供销社承担着许多涉农商品的流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是传统功能,包括农资、快速消费品、小工业品和再生资源的下行,其中农资(指化肥、农药、种子、农膜、农机设备及其辅助材料)是其最主要的经营产品,还包括各种优质农产品的汇聚、精选和上行。这些传统业务中,既具有在农产品品控方面的经验沉淀和管理效率,同时在物流过程中也有较大的优势。供销合作社相比市场上大部分物流企业,显然具有独特的市场资源。虽然目前众多基层供销合作社的运营不甚乐观,但是其仍拥有非常可观的存量资产,其中大部分是商铺、仓库等极具市场价值的稀缺资源,同时还拥有比较完整的组织体系和覆盖城乡的经营网络,这都是其发展农产品物流的运营优势。而且,从成本论的角度,供销合作社的前期投资基本属于沉没成本,其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增量投资转换为边际成本后,与边际收益进行核算将会形成较为乐观的利润增速与市场空间。在“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快速推广的过程中,供销合作社近年正逐步推进全国、省、市县多层次全方位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协会,依托协会开展电子商务平台的尝试,当前已经在农产品加工流通网络建设方面取得收益。客观而言,全国性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立,必然分解为省际区域、省级、市级层级体系和多样化的某类农产品单品物流体系。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物流网络和物流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物联网快速发展并日渐成熟的背景下,物流体系的功能和优势不断扩大,有效扩展了供销社农产品和农资品的营运业务。以此推论,目前重构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投入成本、市场风险以及推进节点损耗等,大大高于在当前的供销合作社体系进行优化的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等途径挖掘供销体系的物流效率,既能够有效降低社会建设农产品物流的成本,加快建设速度,提升建设效率,同时也能更有效率地推进“三农”工作。
5农产品物流市场:供销体系的品质保障
相比从市场效率和服务体验等角度对国企的诟病,市场对于国企的产品品质有较高的认可度。尤其是在部分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医药、食品、原材料等。这一定程度反映出国企与单纯的企业存在不同,其功能与诉求并非完全基于市场机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开展,其是具有兼顾社会、市场、福利等多种功能的企业型组织。供销社作为国有性质的商业机构,具有独特的特点,既不是纯粹的政府机构,也不是完全的市场企业。这种复杂的属性一方面成为供销社市场运营效率较低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社会对其经营产品的品质认证。如在我国某些地区屡次出现的假农药、假种子和伪劣农资产品,这一类问题很少发生在以国资为主体的企业。正是这种多元化的企业性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国企品质的基础。从农产品物流的入口、节点、过程跳出,审视整个农产品市场的品质、商誉、信誉等,偏重市场绩效等财务指标、效率指标,显然不足以支撑这一需求目标,寻求市场之外的评价入口和评价维度,因此成为研究深入的必然。前文已经述及基于供销合作社构建农产品物流体系,将具有更高的市场效率;同样地,基于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和农资品市场几十年来形成的品质、口碑和心理依赖,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接和融合农产品物流市场,从而对已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供销体系进行优化,不仅能够快速恢复和兑现供销合作社前期的良好商誉,也能够以此为契机,重新定位、整合、规划农产品的“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强化、扩展、沉淀供销合作社基于农产品市场领域的品质保障,以此建构新时代背景下强势的国企性质商业组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消费模式升级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下降到一定阶段时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一现象并非代表收入下降,而是消费升级后消费结构、消费品质、消费理念在优化的侧面支撑。纵观我国市场,农产品的销售呈现出较显著的消费分层现象,这在一线城市尤其明显。以深圳为例,进行日常农产品消费的市场包括农批市场、社区摊点、便利超市、大型超市、果蔬专业超市、高端超市(ole等销售进口商品为主的超市)等,以此分别对应日趋分化的市场需求。在面对诸多的农产品经营者时,消费者的识别和认知需要学习成本、时间成本和试错成本,而基于具有长期社会声誉与品质口碑的供销体系重塑农产品物流市场和农产品经营主体的市场形象,显然具有较低的进入成本、较高的运营效率和显著的市场绩效。
6总结
供销合作社是我国具有较长传统且社会声誉良好、以流通服务为主的合作经济组织。遗憾的是,由于体制、机制和定位等方面问题,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供销合作社并未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但是,这一合作组织所构建的强大的农产品和农资品物流体系,至今仍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的规范管理、农产品品控模块和社会知名度与信任度等方面,供销合作社仍占据农产品市场与农资品市场的重要部分。供销体系有长期涉农经验,尤其是从产业链的底层对接农产品品控模块,这是供销社长期从事农产品采购的经验沉淀与成熟机制。显然,供销体系相比一般的农产品物流企业而言,具有农产品物流领域的技术优势、运营优势和规模优势。结合其全国性的体系架构,供销体系还拥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协同优势。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认为将农产品物流市场在农产品渠道的延伸和拓宽,纳入各级供销合作社体系作为农产品物流入口,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供销合作社相比市场上纯粹的物流企业,具有复合资源优势,这由其自身的资本属性、产权属性决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供销合作体系已拥有完整的组织体系和覆盖城乡的经营网络,在基础设施建设模块已具有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平台优势和运营优势。从成本论角度分析,供销体系在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增量投资转换为边际成本后,与边际收益进行核算将会形成较为乐观的利润增速与市场空间。这些优势在“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快速推广的过程中,依托已建成的“省、市、县、乡、村”多层次全方位建立的电子商务平台,将能够形成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物流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此外,市场对于国企产品品质一直有较高认可度。供销社作为国有性质的商业机构,由于其长期贴近群众的经营模式,业已形成良好的商业信誉和社会口碑,这显然有利于内含农产品物流市场子集的广义农产品市场发展、升级和持续壮大。供销社是一个具有多元化性质的企业组织,如何在目前已形成的良好市场声誉和社会影响基础上,选择市场方向,专注深耕领域,从而更具效率的实现转型,是一个迫切而重大的课题。与此同时,当前农业的深化改革成为我国市场发展的一个必须面对的难题,作为细化问题,整个农产品物流也成为农业发展领域和物流发展领域共同的挑战。基于供销体系的品控优势、物流体系和良好口碑开展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设与运营,将能够实现农产品物流、供销社发展转型和农产品市场等多个领域的共赢。
作者:连捷 黄斌 单位: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阅读:《安徽农业科学》(旬刊)创刊于1961年,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nye/9811.html
相关论文阅读
- 2022-09-28园林生态论文生态环境对客家伦理精神的影响
- 2022-09-28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特征及协同发展研究
- 2022-07-18灌水时期对冬小麦个体、群体结构和冠层光合作用的影响
- 2022-06-21烤烟增碳控氮技术研究进展
- 2022-06-20现代森林经营存在问题及建议研究
- 2022-06-08白桦酯醇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生理的影响
- 2022-05-18喀斯特小生境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2022-05-16气象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22-05-13安徽省农村信用标准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 2022-05-13水温对鱼类能量生态的影响综述
期刊论文问答区
- 2025-06-16核心期刊多久能收到录用通知
- 2025-05-19《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0年内发表论文数据,选择与投稿前可参考
- 2025-05-19发论文时国际期刊和国内期刊选择对比
- 2025-05-13教师职称评审级别及所需学术成果材料
- 2025-04-24英文期刊发表论文几个版面起发
- 2025-01-21论文顺利通过审稿的8个操作
- 2025-01-11管理学类30本期刊(国自然基金委员会认定)
- 2025-01-02电刺激治疗相关文章选题推荐
- 2024-12-17植物学比较热门的论文选题
- 2024-12-03人事管理方面文章选题推荐和发表期刊
农业优质期刊
- 1省级《环境经济研究》
- 2核心级《农村金融研究》
- 3核心级《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4核心级《中国环境科学》
- 5核心级《热带农业科学》
- 6核心级《中国农业科学》
- 7省级《江苏农业科学》
- 8省级《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省级《环境经济研究》
- 2省级《江苏农业科学》
- 3省级《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4省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5省级《茶叶通讯》
- 6省级《甘肃林业科技》
- 7省级《南方农村》
- 8省级《新农业》
- 1核心级《农村金融研究》
- 2核心级《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3核心级《中国环境科学》
- 4核心级《热带农业科学》
- 5核心级《中国农业科学》
- 6核心级《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7核心级《水土保持通报》
- 8核心级《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最新期刊更新
- 《中兴通讯技术》
- 《中国政府采购》
- 《中国政府采购》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农业技术经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房地产世界》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
- 《广州化学》
- 《物理学报》
- 《东方宝宝》
- 《新能源进展》
- 《热带农业科学》
- 《建筑经济》
精品推荐
- 12022-09-28园林生态论文生态环境对客家伦理精神的影响
- 22022-09-28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特征及协同发展研究
- 32022-07-18灌水时期对冬小麦个体、群体结构和冠层光合作用的影响
- 42022-06-21烤烟增碳控氮技术研究进展
- 52022-06-20现代森林经营存在问题及建议研究
- 62022-06-08白桦酯醇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生理的影响
- 72022-05-18喀斯特小生境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82022-05-16气象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2018-01-12科技兴农的主要内涵和建设意义
- 22018-07-13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和意义
- 32019-03-20机器人方面中文核心期刊
- 42022-04-20中越药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合作前景展望
- 52021-12-10农村乡镇物流末端配送现状分析和建议
- 62020-02-20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的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 72022-02-26农业工程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 82022-05-10烟叶标准化生产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展望
- 12025-07-14上海中医药大学张洁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相关论文
- 22025-07-14教材参编算是第几作者
- 32025-07-10徐蕊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论文 提出中国现代美好生活健康状态多维度评价体系
- 42025-07-10专著第二作者评职称有用吗
- 52025-06-26贺方良团队在《中药材》发表《防风色度值与内在成分相关性研究》论文
- 62025-06-26徐伶俐团队在《中药材》发表《滇黄精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
- 72025-06-23ei会议论文与核心论文哪个价值高
- 82025-06-23段威团队在《中兴通讯技术》发表智算中心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
- 12021-05-24刊号字母G、G0、G1、G2、G3、G4、G8是什么意思
- 22021-05-06论文引用率不能超过多少
- 32018-09-11语法翻译法的运用以及优缺点分析
- 42020-03-08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一般多少字
- 52020-09-21疾控中心工作怎么评职称
- 62020-01-03新北大核心什么时候更新,几年更新一次
- 72020-03-08通讯作者和二作哪个含金量比较高
- 82021-02-23发表的期刊论文见刊的时候可以在知网查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