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农业论文》浅析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探讨—论文发表官方网站

浅析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探讨—论文发表官方网站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负责检验公司所收购及公司生产基地所生产产品的质量等级、所用农药化肥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其残留程度等。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虽然公司用于对外出口的多数农产品均达到甚至超出国家相关标准,但公司近十年的外贸业务仍存在持续下滑的状况。对此,作

  摘要:负责检验公司所收购及公司生产基地所生产产品的质量等级、所用农药化肥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其残留程度等。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虽然公司用于对外出口的多数农产品均达到甚至超出国家相关标准,但公司近十年的外贸业务仍存在持续下滑的状况。对此,作者通过工作实践中的观察和对相关部门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归纳出公司乃至整个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产品缺乏质量竞争优势、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出口贸易市场过于集中、贸易体制落后、贸易主体缺乏竞争力以及国外贸易壁垒和绿色技术壁垒等。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应当从狠抓产品在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和大力推进行业协会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推进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 质量等级 农业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一、工作简述

  本人于2001年12月任职于江西财经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担任集团办公室科员职务。江西财经大学后勤服务集团主要负责学校的膳食保障与供应、水电保障与供应、园林绿化与保洁、物业管理、社区服务、住宿接待服务与车辆运行保障等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由于学校共有在校学生2万余人,故膳食安全问题一直是集团工作的重中之重。本人在工作和培训一段时间之后,被分配协助集团质量保障科主任负责集团购买的食品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在此期间,由于集团日均购买食品原材料数量巨大,基于工作效率的考虑,被派驻于一家与集团合作期限较长、双方业务往来数额很大的农产品贸易公司负责日常的质量检验工作至今。该公司的主要业务为蔬菜、水果、大米等产品的贸易,虽然其主要销售对象为南昌地区的几所高校,但在90年代中期开始也从事大米、生猪的出口业务。在此十余年中,其外贸业务经历了较大的起伏,至今已停止了大米的出口,生猪出口在2007、2008年期间直线下滑,2009年才略有反弹。在公司期间,本人作为企业质量检验人员之一,参加过多次产品出口合同洽谈工作。因此,对企业乃至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以下将结合本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以期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二、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资源禀赋角度来看,江西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大省,拥有优越的地理交通区位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发展多门类、多层次,特别是生产绿色、无公害和有机食品的农业经济优越条件。因此,长期以来,农产品贸易一直是江西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江西经济对外开放地不断深入,江西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为江西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在长期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过程中,江西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江西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江西农业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发展和演进。因此,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加以分析和解决。结合本人工作中的思考,笔者认为,当前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下方面。

  (一)出口贸易总量偏小,增速缓慢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江西农产品出口在过往江西出口贸易中曾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在整个出口贸易体系中呈现出一种下滑的态势,不仅出口贸易总量相对偏小,且其增速相比于其他产品贸易的增速而言,极为缓慢。据江西省商务厅统计,2009年1—11月全省农产品出口额为2.37亿美元,仅相当于如机电类、纺织类产品出口额的尾数,而其3.3%的同比增速也远远落后于鞋类、医药品类等动辄几十个百分点的增长率。这些,都是与江西农业大省的身份极不相符的。

  (二)出口产品结构失调,利润率低

  在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据主要地位的产品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主要为蔬菜、水果、活猪和水产品。依据江西省统计局统计结果,2007年这几种农产品出口超过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0%。这类产品附加值很低,只经过简单的包装就出口,虽然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很容易给进口国造成低价倾销印象。而在实际中,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反倾销最多的也恰恰是这类产品。同时,这些产品的出口额虽然较高,但整体利润率偏低。以笔者所在公司为例,虽然整个2008年度出口额将近8000万元人民币,但利润还不足200万元,2009年情况更不乐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主要农产品出口波动较大

  如前所述,占据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主导地位的产品主要有蔬菜、水果、茶叶以及水产品等,最近几年,这些产品的出口情况极不稳定,波动较大。以烤鳗为例,烤鳗是江西单项产品出口量最大的农产品,出口规模居全国第三。2005年,日本、韩国等就鳗鱼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问题,对我国鳗鱼产品采取了严格限制措施。至当年8月份,江西烤鳗暂停出口,对日活鳗出口量亦锐减。当年全省烤鳗出口额仅5087万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1%。又如大米,2001年江西大米出口量为54.73万吨,占全国出口比重的29.42%,列全国第一。但自此以后,江西大米出口量逐年递减,排名一路下滑,至2009年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笔者所在公司,因大米质量及利润等原因,自2006年即已放弃大米出口业务。

  (四)产业化程度不高,生产规模过小,抗风险能力差

  我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还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生产组织松散、规模小、经济实力脆弱,抵御风险能力差。农业规模小,也给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产业化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我省农产品出口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2008年,我省农产品出口企业有近2000家,其中出口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仅有1家,5000万以上的企业仅有4家。目前,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绝大部分处于20世纪70—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小部分处于90年代水平,只有极少企业达到目前国际先进水平,绝大多数企业出口状况不容乐观。

  三、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影响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内部因素分析

  1.产品缺乏质量竞争优势

  依据笔者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来看,影响江西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其产品缺乏质量竞争优势。其一,江西的多数农产品质量较差,与国外产品的质量标准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如大米,由于在品种、米粒长度、千粒重、淀粉含量等方面与国外大米存在较大差距,近几年不仅出口量直线下降,反而需要依靠进口泰国香米满足内部需求,笔者所在公司即在短短十年内经历了由纯出口到纯进口的巨大转折。其二,江西农产品质量差还表现为在生产加工环节滥用农药、化肥及化学药剂的现象,由此导致农产品污染,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的情形,进而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国际市场农产品的竞争态势已经由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转变,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屡因质量问题遭受他国绿色贸易壁垒限制,江西也不例外。以茶叶为例,2006年以来,欧盟提高了有机食品的进口标准,而江西相当部分茶厂的产品达不到这一标准,从而导致部分企业出口受阻甚至倒闭。继2006年1月欧盟增加出口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后,日本政府同年5月1日规定144个品种的茶叶必须接受检测,内容涉及重金属、微生物及细菌含量,且必须一律达标。这些措施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江西农产品的出口。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nye/5770.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农业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