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农业论文》日光温室冬春茬韭菜栽培技术要点构架

日光温室冬春茬韭菜栽培技术要点构架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蔬菜中可以为人体提供维生素C、甲基纤维素、膳食纤维素等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民购买能力和消费理念逐步转变,越来越重视营养均衡,对蔬菜的需求越来越高,但受技术条件的制约,蔬菜生产能力较低,市场长期处于供小

  摘要:蔬菜中可以为人体提供维生素C、甲基纤维素、膳食纤维素等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民购买能力和消费理念逐步转变,越来越重视营养均衡,对蔬菜的需求越来越高,但受技术条件的制约,蔬菜生产能力较低,市场长期处于供小于求状态,既阻碍了蔬菜行业的发展,也影响了种植户的收入。本文以冬春茬韭菜栽培为例,分析技术要点,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启示,提高蔬菜生产的产量与质量。

  关键词:日光温室;冬春;韭菜栽培;要点

  韭菜,又称扁菜、长生韭,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花、叶可食用,种子也可作为药材。韭菜的抗寒能力、耐热能力较强,能够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种植历史悠久,广泛栽培于全国各地,深受国民喜爱。传统模式下,自然条件对韭菜种植的影响较大,采割期主要集中于春、秋两季,这降低了韭菜的经济效益,而日光温室大棚的出现,为韭菜的反季节种植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经济收益,满足了市场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种植户对韭菜栽培技术的了解较少,产生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探讨韭菜栽培技术具有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1科学选种

  选种是韭菜种植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最终收益,种植户必须重视这一点。大部分种植户在韭菜选种时缺少主见,存在从众心理,容易受其他种植户、品种知名度和经销商的影响,这增加了种植风险。种植户在韭菜选种之前要主动了解相关知识,如,参加农业博览会、上网查找资料、寻求农业技术员的帮助、参观农业科技园等,然后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种子。选种时,注意了解韭菜的形态特征,尽可能选择不易倒伏、宽叶、越冬休眠期短、生长周期适中、耐寒力强的品种。值得注意的是,种植户要根据后续生长情况反思总结,如果某一品种的生长状况不佳,则不再种植同一品种,同时,与其他种植户交流,种植不同品种的韭菜,这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育苗

  在韭菜栽培中,种植户要重视育苗,这一环节可以减少韭菜种植的非生产天数,提高出苗率和出苗质量,也能节省人力物力资源,减轻种植户的经济负担。现阶段,主要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因为它可以让韭菜的行距和株距保持在合适距离内,避免生长纤弱、长势不旺等问题,减少韭菜产量的波动幅度。在育苗前,种植户要选择合适的苗床,与实际种植面积的比例为1:10,注意土壤改良,平整土地并依照本地区土壤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肥料,如,堆肥、沼气肥、绿肥,磷酸二铵等,翻转土地,让肥料融入土壤,既可以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能量和养料,也能为韭菜的生长提供养分。为了提高出苗率,种植户可以将种子置入31度-36度的水中浸泡24小時,然后将种子放入18度上下的温室中,3日后取出。韭菜种子的最佳播种时间为3月中下旬,每平方米土地的播种量应保持在9-16克,撒种后,给种子表面覆盖土壤,0.4-0.9厘米最佳,种植户可以在种植区域赤脚走动,让种子充分吸收土壤的养分。为了让土壤保持在合适湿度,种植户可适时洒水,也可以覆盖地膜,减少水分的蒸发,待种子发芽后,水与尿素混合灌溉。值得注意的是,韭菜的发育周期较长,种植户需要定期除草、麦秆,尽量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

  3定植

  当韭菜生长到17-19厘米时,种植户便可以将秧苗移栽到生产田,为韭菜的生长提供更大的空间,便于光合作用。在定植之前,种植户要处理生产田,清除杂草并让土地在高温状态下放置8天,这可以杀死土壤中各类有害细菌。完成上述工作后撒入肥料,如,氯化钾、草木灰、牲畜粪便、过磷酸钙等,翻转土地后起垄,每垄的宽度宽12.米。定植时,种植户不能按照个人想法随意种植,这会影响韭菜的生长,每垄可种植6行韭菜,每穴间隔为14厘米,每一穴中种植3-5株,完成移栽后适度浇水。韭菜定植主要集中于7月份,天气较为炎热,韭菜成活率低,对此,种植户要尽可能选择阴凉天气定植。

  4做好田间管理

  移栽后,韭菜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新的生长环境,种植户须保证棚内通风,不能急于施肥,同时,为了应对夏季高温,每隔5日浇一次水,不能大水漫灌,喷洒浇水最合适,浇水后适度耕作,便于渗透。待韭菜适应新环境后施肥,间隔期为半个月,9月底停止。进入秋季后,水分蒸发量逐渐下降,而韭菜的生长速度也放缓,这时便要减少灌溉次数,主要土壤表面湿润即可。进入11月后,种植户可制作钢结构或木结构的大棚,再覆盖塑料薄膜,也可以制作草帘子,保证大棚内部长期处于恒定温度,在第一次割韭菜之前不必浇水,等到第二次采割后,待新叶长到9-11厘米时灌溉。为了减少大棚内部的湿气,种植户可根据天气情况适时通风。

  适合韭菜生长的温度在15度-25度之间,种植户要以此为标准控制大棚内部的温度。定植后,只要内部温度不超过25度即可,11月后,外界的温度大多下降到9度以下,这不适合韭菜的生产,因此,扣棚是必要的,这一过程中,注意清除棚内杂草、杂物。扣棚后,白天时棚内温度应保持在17度-19度,夜间保持在6度到11度,不能低于6度。若外界温度过低,便可以在大棚表面覆盖草帘子,减少热量流失。不能直接进入棚内采割,可提前通风4-6天,这可以保证韭菜的品质。

  5科学防治病虫害

  在韭菜的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类型的病虫害,例如,灰霉病、韭菜疫病、根蛆、潜叶蝇、烟蓟马等,给种植户带来了经济损失。由于缺少专业指导,种植户大多利用化学农药来应对韭菜并虫害,这种方法见效快,但增加了种植户的经济负担,也容易出现滥用农药的问题,农药残留较多,威胁了国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且部分病虫的抗药性逐渐提升,这对于韭菜行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在绿色生产的大背景下,韭菜种植户必须转变思维,明确化学农药的利弊,主动学习与病虫害防治有关的知识技能,将物理除害与化学除害结合,提高防治效率。对于韭菜灰霉病,种植户要重视田间管理,多施具有抗菌效用的肥料,若病虫害面积较广,也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若发现韭菜叶片演变为白灰相间的褐色,使用苯并咪唑44号,由于土壤微生物的存在,可能会降低药效,如果施药效果不明显,便需要转变方法,发病时,喷洒嘧霉胺或异菌脲,6日为一周期,重复3-4次。

  结语

  总的来说,种植户不能局限于传统思维,必须主动学习、运用栽培技术,可以从选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制定种植计划,并结合耕作情况不断调整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韭菜种植的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查晓飞.日光温室冬春茬韭菜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8(10)

  [2]高迎春.日光温室冬春茬韭菜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17(03)

  [3]佟二健,杨玉娟,杨春梅.日光温室冬春茬韭菜栽培技术[J].蔬菜,2015(03)

  推荐阅读: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浅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nye/22722.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农业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