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循环农业与山区乡村扶贫联动发展探索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 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仅有助于乡村产业转型升级,而且有助于提高乡村产业扶贫质量与效益。福建宁德乡村开发扶贫模式的实践成效证明,实施科技扶贫与生态循环农业联动发展,有利于山区乡村科技创业,并有效提升农民增收水平;实施生态经济与乡村产业绿色
[摘 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仅有助于乡村产业转型升级,而且有助于提高乡村产业扶贫质量与效益。福建宁德乡村开发扶贫模式的实践成效证明,实施科技扶贫与生态循环农业联动发展,有利于山区乡村科技创业,并有效提升农民增收水平;实施生态经济与乡村产业绿色振兴技术,有利于推动乡村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融合发展。新时代对巩固精准脱贫成果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应进一步结合山区乡村实际并深化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融合发展,具体包括: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生态循环农业生产体系,巩固精准脱贫成果;因势利导优化乡村生态经济产业化开发体系,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优势创立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经营体系,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创新引领创业并优化构建乡村科技兴农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强化乡村基础性设施并完善多元化投入体系,持续建设美丽乡村。
[关键词]脱贫攻坚;生态循环农业;宁德模式;乡村產业升级
一、引言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随着改革开放成果不断巩固与乡村产业持续发展,中国走出了一条由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的精准扶贫之路。中国政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主导了一系列多元主体参加、各方力量齐集、全员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重点通过扶志和扶智来提升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动力和能力,在深入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经验,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所取得的减贫成就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①尤其是福建省宁德市乡村扶贫的实践与成效,在其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宁德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俗称闽东,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也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过去曾因“老、少、边、岛、贫”的系列形象一度被称为东南沿海“黄金断裂带”。②1984年《人民日报》曾刊登一封读者来信,反映当时宁德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的贫困状态,①同时在头版位置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1984年9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②拉开了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序幕,赤溪村由此被称作“中国扶贫第一村”。寿宁县下党乡位于宁德的大山深处,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全乡没有一条公路,交通十分不便,素有“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的说法。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进下党乡访贫问苦,调研指导扶贫工作,帮助解决发展难题。2019年8月下党乡6位党员干部群众受乡亲们委托,给习近平同志写信汇报下党乡脱贫的喜讯,表达了乡亲们对党中央和总书记的感恩之情。③
赤溪村与下党乡的典型经验是宁德扶贫模式的重要内容。开发扶贫的宁德模式具体内涵包括:艰苦奋斗,坚持党建引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扬长避短,坚持因地制宜,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完善机制,坚持发挥优势,着力壮大特色产业;持之以恒,坚持双赢目标,促进乡村绿色发展。宁德开发扶贫模式是贯彻习近平同志一系列创新思维的成功实践缩影,其脱贫攻坚的巨大成效则是贯彻“弱鸟先飞”意识、“滴水穿石”精神、“四下基层”作风和“绿色发展”理念等一系列集成创新的成功实践。事实上,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呈现了较为迅速的态势,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就总体而言,仍存在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农业高优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有限等发展瓶颈问题。因此,在科技扶贫与脱贫攻坚新形势下,宁德山区乡村的开发扶贫在更高起点上,实施科技创业扶贫与精准脱贫攻关的联动发展实践,不仅注重进行山区生态循环农业与乡村扶贫联动递进模式的探索,促使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项目导入,而且注重绿色农业与生态产品的集约开发,推动产业振兴与农民增收的协同发展,这些举措均取得良好的成效,对深入有效地实施中国扶贫开发战略,以及做好其他地区的开发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大科技扶贫力度,解决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④实际上,实现精准脱贫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与重要基础。新时期国家对沿海山区乡村精准脱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既要实施产业扶贫开发,按期实现精准脱贫目标;又要有效防控污染环境,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更要避免破坏生态环境,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⑤这就要在以往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施的推广基础上,更加注重推广既保障农业优质增效又保护生态安全的“双赢”集成技术。实践表明,构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与技术体系,不仅有利于农业转型升级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而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与建设美丽家园。很显然,新时期对现代农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既要保障数量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又要注重质量安全,提高社会效益;更要维护环境安全,提高生态效益。要努力实现这一综合目标,就要发展规模化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进而促进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有机融合,着力推动乡村传统农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当前,国家着力倡导整体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主要是基于四个方面的统筹考虑。
一是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20世纪初以来,世界各国都注意到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以及农田土壤生产能力持续下降的普遍现象,特别关注并评估了化学农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发达国家率先探索、研究并提出了再生农业、生物农业、持久农业、综合农业等模式,力求以多种农业方式替代常规的化学农业,但收效甚微且难成规模。直至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应运而生,才有效加快了化学污染防控与农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二是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生产。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与产业化开发,都是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耦合原理而构建起来的生产体系,其生产的农产品被称为“生态食品”“绿色食品”等。当前,现代高效的生态循环农业蓬勃兴起,它具有三大特点,即: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有机结合;整合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并运用现代科技和先进管理手段,建立复合生产体系;促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两大优势技术的优化叠加,从根本上保障安全食品生产。
三是有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探索农业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各国不断提出各种形式的替代农业概念及其生产模式与技术措施。应当说,因地制宜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的生产要求更高,环境要求更为严格。从内涵上认识,生态循环农业是常规生态农业的高级延伸发展模式。当前有条件的地方正在发展有机循环农业,不仅仅是以有机肥料和环保饲料分别满足作物和畜禽营养需求,而且需要构建种养加循环利用与优质产品生产体系,还需要创立农牧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的技术体系。
推荐阅读:湿地生态方向中文核心期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nye/17657.html
相关论文阅读
- 2022-09-28园林生态论文生态环境对客家伦理精神的影响
- 2022-09-28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特征及协同发展研究
- 2022-07-18灌水时期对冬小麦个体、群体结构和冠层光合作用的影响
- 2022-06-21烤烟增碳控氮技术研究进展
- 2022-06-20现代森林经营存在问题及建议研究
- 2022-06-08白桦酯醇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生理的影响
- 2022-05-18喀斯特小生境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2022-05-16气象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22-05-13安徽省农村信用标准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 2022-05-13水温对鱼类能量生态的影响综述
期刊论文问答区
- 2025-06-16核心期刊多久能收到录用通知
- 2025-05-19《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0年内发表论文数据,选择与投稿前可参考
- 2025-05-19发论文时国际期刊和国内期刊选择对比
- 2025-05-13教师职称评审级别及所需学术成果材料
- 2025-04-24英文期刊发表论文几个版面起发
- 2025-01-21论文顺利通过审稿的8个操作
- 2025-01-11管理学类30本期刊(国自然基金委员会认定)
- 2025-01-02电刺激治疗相关文章选题推荐
- 2024-12-17植物学比较热门的论文选题
- 2024-12-03人事管理方面文章选题推荐和发表期刊
农业优质期刊
- 1省级《环境经济研究》
- 2核心级《农村金融研究》
- 3核心级《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4核心级《中国环境科学》
- 5核心级《热带农业科学》
- 6核心级《中国农业科学》
- 7省级《江苏农业科学》
- 8省级《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省级《环境经济研究》
- 2省级《江苏农业科学》
- 3省级《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4省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5省级《茶叶通讯》
- 6省级《甘肃林业科技》
- 7省级《南方农村》
- 8省级《新农业》
- 1核心级《农村金融研究》
- 2核心级《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3核心级《中国环境科学》
- 4核心级《热带农业科学》
- 5核心级《中国农业科学》
- 6核心级《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7核心级《水土保持通报》
- 8核心级《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最新期刊更新
- 《中兴通讯技术》
- 《中国政府采购》
- 《中国政府采购》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农业技术经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房地产世界》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
- 《广州化学》
- 《物理学报》
- 《东方宝宝》
- 《新能源进展》
- 《热带农业科学》
- 《建筑经济》
精品推荐
- 12022-09-28园林生态论文生态环境对客家伦理精神的影响
- 22022-09-28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特征及协同发展研究
- 32022-07-18灌水时期对冬小麦个体、群体结构和冠层光合作用的影响
- 42022-06-21烤烟增碳控氮技术研究进展
- 52022-06-20现代森林经营存在问题及建议研究
- 62022-06-08白桦酯醇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生理的影响
- 72022-05-18喀斯特小生境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82022-05-16气象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2018-01-12科技兴农的主要内涵和建设意义
- 22018-07-13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和意义
- 32019-03-20机器人方面中文核心期刊
- 42022-04-20中越药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合作前景展望
- 52021-12-10农村乡镇物流末端配送现状分析和建议
- 62020-02-20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的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 72022-02-26农业工程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 82022-05-10烟叶标准化生产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展望
- 12025-07-14上海中医药大学张洁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相关论文
- 22025-07-14教材参编算是第几作者
- 32025-07-10徐蕊团队在《中医杂志》发表论文 提出中国现代美好生活健康状态多维度评价体系
- 42025-07-10专著第二作者评职称有用吗
- 52025-06-26贺方良团队在《中药材》发表《防风色度值与内在成分相关性研究》论文
- 62025-06-26徐伶俐团队在《中药材》发表《滇黄精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
- 72025-06-23ei会议论文与核心论文哪个价值高
- 82025-06-23段威团队在《中兴通讯技术》发表智算中心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
- 12021-05-24刊号字母G、G0、G1、G2、G3、G4、G8是什么意思
- 22021-05-06论文引用率不能超过多少
- 32018-09-11语法翻译法的运用以及优缺点分析
- 42020-03-08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一般多少字
- 52020-09-21疾控中心工作怎么评职称
- 62020-01-03新北大核心什么时候更新,几年更新一次
- 72020-03-08通讯作者和二作哪个含金量比较高
- 82021-02-23发表的期刊论文见刊的时候可以在知网查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