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农业论文》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分析

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分析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关键词:河南;农业现代化;困境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由传统农业大国迈向现代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

  关键词:河南;农业现代化;困境

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由传统农业大国迈向现代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同志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就内涵而言,农业现代化是农村产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其目标是要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全面深度融合。农业现代化既是手段也是过程,是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赶超先进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使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

  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传统农业大省,一直以来,河南始终将农业发展摆在关键位置。2016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2018年1月24日,陈润儿省长在《2018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2018年的10项重点工作之一,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和针对性保障措施。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实践证明,立足区域农业资源禀赋条件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发展路径构建是持续全面深入推进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而全面客观把握不同阶段农业现代化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则是实现这一路径构建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一、资源环境约束明显,承载力不强

  当前,河南正处于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进入“十三五”时期以来,河南城镇化率以年均超过1.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19年,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21%,相比“十二五”末提高6.4个百分点。同时,河南工业化也在不断加速发展,2015-2019年,河南第二产业增加值以年均7.5%的速度快速增长,超过同

  农业滴灌技术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期全国1.5个百分点(见图1)。

  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相应的资源环境条件与之相匹配。同时,充分适宜的资源环境条件保障更是农业现代化发展可替代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时推进对资源环境的巨大需求与资源环境条件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突出的矛盾。因此,现阶段推进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现实约束。

  首先,从最为基础的耕地情况来看,据《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和《2017中国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末,河南耕地面积811.13万hm2,占同期全国耕地面积的6.01%。人均耕地面积仅为753.71m2,远低于全国973.82 m2的平均水平。同时,河南耕地面积整体上还在以较快速度持续减少。2017年末,河南耕地面积811.23万hm2,较前年增加0.09万hm2,但与2010年相比,则是净减少了6.52万hm2,年均较少超过0.93万hm2。

  其次,水资源短缺形势不容乐观。据《2018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339.8亿m3,同比减少19.7%。即便从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多的2017年相关数据来看,2017年河南水资源总量423.1亿m3,约占全国的1.47%,人均水资源量443m3,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21.4%。自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河南人均水资源量长期低于500m3这一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边缘标准,属于典型的严重缺水省份。另外,就水资源质量而言,2017年河南省控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Ⅳ类、v类和劣v类合计占比仍然高达41.8%。显然,随着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同时加速,河南对于耕地和水资源的刚性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必将进一步突显。

  再次,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突显。整体来看,河南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普遍存在,且表现较为突出。据《河南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数据显示,在全省35.86万个普查对象中,农业源占了25.70万个,占比高达71.67%,远高于工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一是化肥和农药污染。河南化肥施用量的峰值是2015年,達到716.09万t,之后逐年减少,2017年为706.7万t,虽然相比2015年的峰值减少超过10万t,但仍为全国化肥施用量首位,远超排名第二、第三位的山东省(440万t)和河北省(322万t)。同样,河南农药使用量也长期处在超高水平,据《河南统计年鉴2019》数据显示,2017年农药使用量12.07万t,与2007年的11.8万t相比,10年间净增0.27万t。与此同时,统计数据显示,河南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效率均不到40%,即超过60%的农药和化肥使用处于无效状态。长期过量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不仅未能有效提升农业生产产值,反而带来耕地板结、土壤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二是农膜污染,河南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由2007年的12.66万t增加到2017年的15.73万t,年均增长超过2.4个百分点。《河南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全省种植业地膜残留量0.68万t,地膜回收率78.23%,由于地膜使用量大和质量不高等原因,有超过20%的地膜无法回收,地膜覆盖正由“白色革命”演变为“白色污染”。三是畜禽养殖污染,在全省全部25.7万个农业源普查对象中,畜禽养殖业22.22万个,占比超过86%,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0.22亿t,尿液产生量0.26亿t。随着畜禽养殖业规模的持续扩大,畜禽养殖污染的问题也将更加突出。

  二、要素投入力度有限,质量不高

  第一,从资金投入来看,2015-2019年,河南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由1666.43亿元增加到3539.35亿元,年均增长18.22%(见图2)。但是,这种固定资产投资量相对于传统农业大省的庞大农业基数的农业现实而言,仍然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与同期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量及增长情况相比,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量偏小、投资力度不足且增长乏力更是不争的事实。

  推荐阅读:农业滴灌技术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nye/17654.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农业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