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农业论文》朝阳柳城湿地公园动植物监测管理研究

朝阳柳城湿地公园动植物监测管理研究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摘要:朝阳地区湿地资源极为宝贵,开展湿地资源及湿地生态物种保护尤为重要。建立柳城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监测系统,确定湿地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生态保护原则,明确具体的保护对象,提出保护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湿地公园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湿地公园;动植物

  摘要:朝阳地区湿地资源极为宝贵,开展湿地资源及湿地生态物种保护尤为重要。建立柳城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监测系统,确定湿地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生态保护原则,明确具体的保护对象,提出保护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湿地公园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保护;监测;管理
 

动物园资源

  辽宁省西部低山丘陵区属半干旱地区,该地区降水量少、气候干燥、“十年九旱”,湿地资源极为宝贵,因此,进行湿地资源环境建设与保护及湿地生态物种保护尤为重要。柳城湿地公园位于朝阳县柳城街道、大凌河中游,西起燕山湖水库红线坝下桥,东至朝阳县哨口大桥,总面积747.50 hm2,其中生态保育区424.40 hm2、恢复重建区148.60 hm2、合理利用区170.80 hm2、科普宣教区1.80 hm2、管理服务区1.90 hm2。柳城湿地公园2015年被审定为省级湿地公园,属河流型湿地。

  1 自然概况

  1.1 地质

  柳城湿地公园地质构造带位于朝阳构造带与大凌河构造带之间,由3个连续平缓褶皱组成。地面出露岩层由河湖沉积的砂岩、页岩和硕岩组成,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卵石和中更新统棕色粉质粘土。

  1.2 地形

  湿地公园内大凌河河谷高程170.70~188.50 m,河道平均比降1.25‰,东西长21.79 km,平均宽度343.00 m。

  1.3 地貌

  湿地公园以大凌河干流、部分洪泛平原湿地及两侧人工林面积为主,河东侧为滨河路,西侧为林地及耕地。湿地形态丰富多样,包括河流、湖沼、洲滩等。在规划区内部,河流蜿蜒,人为干扰小,具有自然且相对完整的河流湿地;在规划区中段区域,具有较为开阔的水面,为水体景观营造和水上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规划区现状植被丰富,包括各种湿生、水生植物群落,且植被生长茂密、长势良好。

  1.4 气候

  朝阳县地处辽宁西部,属北温带气候区,受南来的温暖气团与北来的大陆气团影响,年内气候变化较大,夏季炎热,冬春季少雨,秋季多风,气候干燥。多年平均气温8.90 ℃,极端最高气温43.30 ℃,极端最低气温-34.40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1.00%,其中7—8月最大;多年平均风速3.10 m/s,汛期(6—9月)平均最大风速13.84 m/s,年平均最大风速18.40 m/s,最大风速可达21.00 m/s。大凌河流域是日照时数较长的地区,朝阳地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 794.40 h;初霜最早在9月上旬,终霜最晚在5月中旬;年最大冻土深度120.00 cm;年最大积雪深度17.00 cm。

  1.5 水文

  湿地公园水系全部属于大凌河流域。大凌河为辽西地区最大的河流,全长434.00 km,流域面积

  23 263.00 hm2,年平均经流量为13.45亿m3/s。湿地公园水面面积132.80 hm2,占湿地面积的32.81%;洪泛平原湿地面积272.00 hm2,占湿地面积的67.19%。湿地公园平均地下水位1.00~3.00 m。每年结冰期在12月5—10日之间,化冻期在3月8—27日之间,冰冻期平均108 d。封冻期前和化冻期后的1个月内,为我国候鸟迁徙路线中的东线各种候鸟迁徙最重要的停留点,每年在公园河流湿地迁徙停留的各种候鸟数量较多。

  2 保护对象

  2.1 植物资源

  柳城湿地公园植被属华北植物区系向内蒙古植物區系过渡地带。由于湿地内水面面积较大,大部分原有植被已被淹没于水下或死亡,木本植被较少,保存于堤岸、河漫滩处及水面岛屿上,以杨树、柳树为主。规划区内共有植物70科187属336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9种,包括鹿角卷柏、问荆、草问荆、节节草、沼泽蕨、满江红、槐叶苹、田字苹、球子蕨。

  湿地公园流域内湿地植物类型多样,组成了林地、灌丛、草甸、沼泽、水生植物等多种植被群落类型。其中林地主要分布在堤岸、河漫滩处;水葱、菖蒲、香蒲、芦苇、浮萍、慈姑、鸭拓草、芡实等湿地植物广泛分布在滨岸带、水岛上及水体中。由于湿地中的浮水、沉水、水生、湿生植物群落面积大,隐蔽性好,有利于迁徙鸟类的栖息、觅食和繁殖。

  2.2 动物资源

  柳城湿地公园动物资源丰富,有鸟类101种、两栖动物7种、爬行类动物8种、哺乳类动物10种、鱼类41种。

  2.2.1 鸟类 湿地公园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路线上,也是我国候鸟迁徙路线的东线,是大量候鸟停歇的重要驿站。规划区内鸟类资源非常丰富,共16科51属101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东方白鹳、黑鹳、大鸨、姬田鸡、小杓鹬、小青脚鹬、灰斑鸻、凤头麦鸡),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鸿雁、大天鹅、小天鹅、丘鹬、半蹼鹬、大白鹭)。在本区分布的珍稀鸟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天鹅,每年2—4月大天鹅在湿地公园内栖息,数量最多可达300余只。

  2.2.2 鱼类 主要有鲫鱼、草鱼、鲤鱼、鲶鱼等。

  2.2.3 两栖类 主要有中华大蟾蜍、黑斑蛙等。

  2.2.4 爬行类 主要有鳖、团花锦蛇等。

  2.2.5 哺乳类 主要有松鼠、花鼠、草兔等。

  3 动植物资源监测

  为了进一步了解湿地公园内动植物资源现状,更好地保护与管理湿地资源,规划建立柳城湿地公园监测信息系统。通过监测数据分析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规律,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不断完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为湿地公园建设服务,同时便于数据共享,提高效率。

  柳城湿地公园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2015年以来连续4 a实施恢复与保护工程项目建设,使得湿地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主要表现为赤麻鸭、大天鹅、白额雁、白眉鸭、黑鹳等候鸟在恢复区内繁殖数量较以前有明显增加,大天鹅等迁徙候鸟总体数量也有所增加。

  推荐阅读:动物遗传论文投稿的核心期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nye/16050.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农业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