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电子信息论文》从中美日新闻教育看学界和业界的关系

从中美日新闻教育看学界和业界的关系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12

摘要:1 中国新闻教育不能产生“优秀的新闻人” 新闻教育在中国已经遍地开花,目前几乎每一所综合性大学都开设有新闻系,但是令新闻界困惑的是,每年毕业的这么多新闻系的大学生研究生,进入报社、杂志、广播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后,竟然连最基本的消息都不会写

中国新闻教育不能产生“优秀的新闻人”

新闻教育在中国已经遍地开花,目前几乎每一所综合性大学都开设有新闻系,但是令新闻界困惑的是,每年毕业的这么多新闻系的大学生研究生,进入报社、杂志、广播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后,竟然连最基本的消息都不会写,这就造成了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的脱节,这个问题很长时间都不能解决。而且令我奇怪的是邻国日本的大学里几乎没有新闻系,但是日本的媒体却极度发达,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新闻教育没有用吗?

说到新闻教育就不能不说美国,因为美国的新闻教育是世界新闻教育的鼻祖,对世界各地的新闻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的新闻教育以“实用”为目标,也就是培养“采写摄合一”的综合型记者。而日本新闻教育的目标却是培养“社会良心”,具有批判和独立精神的新闻研究者。

二战后,日本全面承接了美国的新闻模式,但是日本的引进情况和我国有很大差别。日本只在新闻业界秉承了美国“自由、客观”的实务理念,在学界依然坚守研究型的新闻教育法,注重新闻理论新闻史方面的学习。而中国恰恰相反,在学界拥抱了“实用主义”,希望培养出尽量多的采写能手,在业界却摒弃了实用主义赖以生存的基础——民主、客观、公正等。这样的劣质模仿,导致中国新闻学界没有了傲骨铮铮的新闻人,业界也没有新闻实务的好手,两败俱伤。

“学界”和“业界”的平衡

2.1

日本的情况:学界对业界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马嘉《学术与职业——日本高等教育新闻教育研究》一书全面充分的阐述了日本新闻教育的特点,里面指出:“在日本的学术理念中,大学教育特别是以批判精神为灵魂的新闻事业教育,不应该和业界保持过于亲密的关系;而以盈利为目的的媒介也难以接受来自大学对媒体硬朗状态的追求和对媒体现状的批判,所以新闻学界必须独善其身。1”从中可以看出,在日本,学界与业界互相制衡,各自发展的关系。

日本的记者培养来源于媒体严格而独特的人才运作方式。“媒体的从业人员来自各个专业, 通过媒体的招聘考试即可录用。考试有笔试和面试两种,问题五花八门。曾在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并不受到特别欢迎,倒是法律、经济等专业的毕业生更容易被录用。”2

日本高等新闻教育从新闻理论研究的需要出发,培养新闻学的研究者,或者具有一定理论功底和批判精神的新闻爱好者,至于是否能够到媒体就业,并不是学界所关心的问题,也不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这是日本特殊情况,由于学与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dzi/551.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电子信息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