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语境的角度探讨海明威《雨里的猫》的现实主义主题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核心期刊论文2013-08-01 14:491
摘要:论文关键词:历史语境海明威反战思维精神危机 论文摘要: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里的猫》以二十年代的美国和意大利社会为背景,通过描写女主人翁想拯救一只被雨淋的猫的前后经过,揭示了战后美国人精神世界的荒芜及情感危机,表达了作者的反战思想和对当代美国
论文关键词:历史语境海明威反战思维精神危机
论文摘要: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里的猫》以二十年代的美国和意大利社会为背景,通过描写女主人翁想拯救一只被雨淋的猫的前后经过,揭示了战后美国人精神世界的荒芜及情感危机,表达了作者的反战思想和对当代美国人的精神状况及人类命运的关注。
一、作品的历史背景
历史语境是指社会历史形态和历史事件等等。它影响着人们思维、遣词造句和思想表达.因而在人类的语言里留着深深的烙印。我国语言学家常敬宇先生曾指出“大至不同时代,小至朝夕瞬间都对语言的运用有所影响。”“语境中的阶级思想因素和时代因素又影响着使用语言的作风”使用语言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地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世界,意昧着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不同上层建筑.它决定了不同的社会政治环境、社会思潮。也支配着人们对语言的使用。”因此我们要想正确理解作家的作品及其社会价值.就有必要联系现实诸因素对其创作的影响。本文从海明威的个人经历及其所处的历史时代语境的角度.解读他的短篇小说《雨里的猫》的主题思想。
“艺术中的每一种。只有当他的发展是以时代的普遍要求为条件的时候,才会得到辉煌的发展。”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刚刚经历了一战的胜利.然而美国人民在短暂地品尝了胜利的欢乐之后.陷入了更深的迷惘和绝望之中。资本主义竞争和战争,毁灭了人们心中许多美好的东西,也扭曲了许多道德、价值观。甚至是人性。空虚无助的人们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果敢有力的英雄……而海明威尤其是他后期作品中的“硬汉精神”、反战思想和他自己的传奇人生.在美国民众心里.更是因此成了一座精神丰碑。正是他的硬汉精神.指引着美国迷惘的人们勇猛向前。义无返顾。这不仅是海明威个人的杰作,更是历史的产物,美国当代社会大众内心欲望的对象化。因此正是战后迷惘的美国人的精神需求成就了伟大的海明威,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历史成就人才。“时世造英雄。”
尽管有人认为海明威笔下的迷惘人物“面对不幸,总在寻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表现出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敢精神,而不是悲观、绝望和迷惘……他创作真正寓意是……硬汉精神永存”。但笔者认为在海明威的早期创作中并非如此,他当时思想认识的主导方面可以说是悲观厌世,他似看穿了西方文明的一切支柱,如宗教、伦理、道德、哲学、民主等等。海明威笔下西方现代世界。充满着残暴、绝望、失败和死亡。正如他自己在《午后之死》中所表白的那样:“一切故事讲到相当长度,都是以死亡结束。”[51他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整13无所事事,缺乏真正的人生价值观,通常处于一个孤立的陌生环境里,因而常感到绝望。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而《雨里的猫》就是其中一例。
二、简约的故事情节
《雨里的猫》字面情节简单,讲述的是一对年轻的美国夫妇在一战后来到战败国意大利度假的情况。在一家旅馆里.丈夫躺在床上看书,而妻子百无聊赖地看着窗外。突然,雨中的一只猫吸引了她的兴趣,她决定下楼去找小猫.可是当她到了楼下,小猫不见了。她回到楼上和丈夫发牢骚.这时旅馆老板让侍女抱来了一只玩具猫。文章到此嘎然而止.作者没有进一步讲述妻子和丈夫见到这只玩具猫的反映,而是让读者去想象。
作者正是通过描写这对夫妇生活中的一个细节,来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他们俩一个在看书,一个在抱怨,无法或者是不愿沟通,似乎都不能面对现实。他们从美国逃到意大利可能是为了逃避或解决现实中某一问题,也许是与他人之问的关系,也许就是他们自己的婚姻中的问题,作者没有表明自己的意向.根据上下文读者判断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或兼而有之。当妻子寻猫无果后,她抱怨说:“想留长发”“想要一只kitty”。等等。读到这里,读者可能想问是谁妨碍了她的这些愿望的实现,笔者认为肯定是她的丈夫。因为她的头发是按丈夫的喜好(‘like the way it is.”)而剪短的,“kitty”是小儿语里的小猫崽,也可指小孩,当然只有丈夫才能让她实现这些愿望。身为丈夫的乔治无法或许是不愿满足妻子的愿望,因此他们的婚姻可能早已出现问题.他们因此想通过换一下环境,来解决这些问题。由此可见。侍女送来的玩具猫是不可能让妻子满足的。
三、反战及情感危机主题
结合当时的历史语境及海明威个人的创作风格。读者可以看出这部短篇小说所隐含了相互关联的两个主题:反战思想及情感危机。
反战思想。尽管小说本身没有直接触及战争,但其所渗透的反战思想却十分明显。在“见猫——寻猫——想猫——得猫”的简单情节里,渗透着对战争的厌恶及战争给人们精神世界所造成的伤害和绝望情绪。文章的开头写道:“在这家旅馆里只有两个美国人……旅馆正对着战争纪念碑……”。这篇文章收录在海明威的第一本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1925),也即是一战后不久。一战是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胜德、日、意为首的轴心国而告终因此战败给意大利所带来的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的创伤是可想而知的。意大利人在这里树立一座战争纪念碑,以警示后人勿忘国耻。“意大利人从很远的地方来瞻仰纪念碑,……”。同时也不难理解这两位美国人和周围的人形同陌路互不相识的孤寂处境。那么这对年轻的夫妇为什么来到这个对他们充满敌意的地方呢?当然是因为战争的影响。战争的胜利虽然给美国人带来了物质利益,但也深刻地激起美国人对战争的普遍厌恶,战后的盛及一时并没能使美国人满足,资本主义物质上的丰富反而加剧了人们的精神上的空虚。
他们盲目的毫无目的地活着。同时也希望但盲目地寻找出路,“那位美国丈夫和太太躲进旅馆,以避开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可是没想到慌不择路饥不择食.最终选择到对他们深怀敌意的意大利去旅游观光。然而在这个似乎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事情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在这里他们仍然无法面对现实,积极采取措施来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原本是来意大利观光的.但男主人翁乔治却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看书,他的另一目的或许是为了解决和妻子的冲突,而此时他却~味地回避现实,不愿正视妻子提出的正常要求,而总是让她闭嘴。这是深受战争伤害的迷惘一代人的典型代表。战争摧毁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变得冷漠、迷惘和孤僻,因而他们常常无力去处理日常生活及情感方面的问题。与之对立的是热心善良且仍然对生活憧憬的妻子。她的善良使她同情一只蜷缩在雨中拼命挣扎的猫,并想冒雨去拯救它:她渴望成为一个挽着头发、带着孩子的普通家庭妇女,并向往着温馨正常的家庭生活。这一切表明她是这个冷漠荒凉世界里的一个例外。而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孤立和伤害.她无力地抱怨着渴望着,最终将不可避免被牺牲。
文章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意大利人对美国人敌意漠然态度,首先“旅馆里,留宿的美国客人只有两个。他们打房间里出出进进,经过楼梯时。一路上碰到的人他们都不认识。”旅馆主人对这夫妇两是敬而远之,尽管他也尽力满足这位女客人。如让侍女为她撑伞。最后又送玳瑁玩具猫。然而他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本身的生意经营着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战败使他们不敢得罪也自觉得罪不起他们恨之入骨的美国佬。如“当她说英语时,侍女绷紧了脸。”意大利人对美国人的痛恨厌恶之情跃然纸上。面对这样的处境,这对夫妇最终肯定是无果而终悲剧不可避免。“小说在淡淡的故事中.使我们感受到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
小说的结尾采用了海明威惯用的零度结尾法.没有点名主题,但寓意深刻,给读者留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拨开历史语境的迷雾,细致的读者能体察到作者的忧心,作者对扑朔迷离的未来的担心。这里没有结尾的结尾.也许是想表明战争所造成的伤害远远没有结束。无论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不能幸免.美国人和意大利人都无法忘记那噩梦般的战争。战争是冷酷的。无法解决最终的问题.
并且有可能最终将导致人类的灭亡。因为这仅是暂时的胜负,战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利益分配不均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战争呢?战争之火是否会再次燃起呢?美国人目前的迷惘及颓废能再打赢下一场战争吗?作者自己肯定是不愿再次见到战争.希望人们能达成谅解从而远离战争,因此他才让自己的主人翁来到敌国意大利.这让现在的中国读者自然联想起二战后日本的一些友好人士来到中国以促进两国的关系。然而作者的良好愿望能否实现呢?作者自己当时是无法回答的.他给了一个没有结尾的结尾是希望能以此警醒当局者和世人,要他们引以为戒,积极行动起来以防范战争的再次爆发。
小说的另一主题是精神世界的荒芜及情感危机这对夫妇来到意大利是为了观光的,而他们尤其是这位丈夫却整日呆在房间里;床原本是睡觉做爱的地方,而丈夫总是冷漠地躺在上面看书,不顾妻子的感受,对妻子的抱怨渴求,他或冷漠地应付或不耐烦地让她闭嘴。战争已摧毁了他,使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妻子。不知如何来履行丈夫的角色义务。受到冷漠的妻子更是不知所措,无奈地站在窗边向外看去.突然一只猫引起了她的兴趣。于是她渴望拥有它并奔下楼去寻找。那么她是否真正想得到这只猫?这里猫的象征意味十分浓厚。有认为雨里的猫“象征着女主人翁的不幸遭遇。”也有人认为:“它象征了小说中那位美国妻子近乎崩溃的精神状态。”而笔者认为:它象征着妻子心中对正常生活的渴望,是她要“打破现实与心理困境的幻想”。猫在雨中无助地蜷缩着让她联想到自己在痛苦的婚姻里所做的挣扎,万般无奈的她渴望丈夫的关爱理解却屡遭到对方的冷遇,因而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感觉,所以她决定冒雨去救它,同时折射出她对正常婚姻生活的渴望。“我不知道我干吗那么要那只猫。我要那只可怜的小猫。做一只呆在雨里的可怜的小猫,可不是什么有趣的事儿。”其实她真正渴望的并非是这只猫。妻子在和侍女说话时用正常语词“cat”,可是当她和丈夫谈话时。就改用儿语“kitty”。这折射出他们平日地位上的不平等。丈夫没能像旅馆老板一样平等地对待他。而是像对待孩子一样支配她控制她。
所以笔者认为那只“被渴望的猫”代表了妻子心里的渴望:得到丈夫得宠爱.像正常妇人那样留着长发在脑后打个结.春天里的几件新衣服。坐在腿上的呜呜叫的kitty(笔者认为更可能是哑哑学语的孩子)。
读了这篇小说.大多人同情妻子的处境而责怪丈夫的不负责任。事实上这里的丈夫也很值得我们同情。他是战争的受害者,他曾满腔热诚地参加战争.但战争却摧毁了他,使他的精神世界一片荒凉。作者对其寄予了理解和同情,他也感到生活不如意,想有所改变,但却没有勇气或能力采取积极的行动,只得听之任之。保持平庸的现状。面对絮絮叨叨的妻子,他甚至都没有尝试着去说服劝导她,仅仅显示出自己的不耐烦。他的不耐烦其实正是他内心无能、冷漠和懦弱的外露。这里的人物,除了丈夫有一个没有姓的十分普通名字外,其余得人都没名没姓,而且没有明确的结尾.这似乎在暗示读者感情上的危机和冲突不是个别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普遍现象。可见海明威以简洁的文字和深邃的内涵勾勒出战后美国失落一代人精神生活的缩影,体现出他对人和社会的深刻忧虑。
四、总结:自传色彩
在写这篇小说时。海明威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哈德利的关系已十分紧张。1923年10月第一个孩子诞生后,“他们之间的裂痕明显了。海明威很讨厌婴儿食品、尿布、半夜的啼哭和别人抱他在房内踱步的声音。并认为哈德莉把对他的感情都转移到儿子身上去了。哈德莉则觉得,他为了每天至少1000字的目标。不顾一切地连续几个小时,甚至彻夜不眠,只是劈劈啪啪的打字,不但经常把孩子惊醒.而且好像在他的心目中.她还不如打字机重要。”所以这篇章的丈夫有作者自身的影子。作者在对妻子寄予同情的同时也在为自己辩护,极力表现妻子的幼稚和不理智.他们之间的巨大差距越来越大。已无法沟通,因而分手势在必行。
和艾格尼丝的恋爱是年轻的意气风发的海明威的初恋。尽管时间短暂,但对海明威的影响是深远的,甚或可以说他一辈子也没走出这一阴影。艾格尼丝离弃了他之后.海明威一直有一种想要通过创作来宣泄情感的欲望。
尽管过大的痛苦使他一时难以下笔,直到十年之后,才写成一部被称为文学新浪漫主义的小说《永别了,武器》。笔者认为《雨里的猫》也许是此前的一个尝试,作者试着从对方的角度来审视他们之间的关系及问题所在。这里的妻子面对冷漠的丈夫十分无助,而丈夫面对无法沟通整天想入非非的妻子也倍感苦闷和无奈。这也许是作者在想象如果他和艾格尼丝结婚后实际生活的情景,也许正是他自身目前的婚姻状况。艾格尼丝带给海明威的心灵创伤无法愈合的,其后要强好胜的海明威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自我防卫机制,总是一方面维持现有的婚姻,同时又跟另外的女性来往,以规避妻子一旦移情可能带给他的寂寞和痛苦:或者是在妻子可能与他离异之前.就先将她抛弃。可见作者自己的战争期间的经历彻底动摇了他的精神世界。尽管表面上他似乎在从容地游戏人生,玩弄女人,这也正是寂寥的感情世界的无奈发泄而已。失去了艾格尼丝的爱,他再也无法全心全意地爱一个人。
综上所述,《雨里的猫》如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它以作者自己的经历为基础,向读者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给美国人所造成尤其是在精神方面的巨大的影响。他们茫然无措,消极悲观,生活失去了目标,“感到自己已经被这个世界和社会异化了,成了一种被遗弃的、孤立的无目的的存在物。”
[参考文献]
[1]西稹光正.语境研究论文集[M].北京:北京语言出版社.1992.
[2]西稹光正.语境研究论文集[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北京语言出版社,1992
[4]师彩霞.硬汉形象与迷惘的一代.张家口师专学报2001(1O).
[5]兰兴伟.海明威短篇小说艺术风格探析们.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1).
[6]张龙海.海明威短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和美学价值[U].当代外国文学,1998,(2).
[7]海明威.雨里的猫[A].海明威短篇小说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8]卢启智.外国现当代文学名著五十篇阅读与欣赏.(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9]方文开.用动物作为人物的心理象征叽.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
[10]吴凤翔.雨里的猫:女性境遇的一个重要隐喻张家口师专学报.2002(4).
[11]海明威的婚恋冒险[0L].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 外文研究杂志详情
- 西部广播电视杂志是省级期刊吗
- 《社会主义研究》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 《教育学文摘》国家级教育期刊启事
- 《计算机与网络》国家级期刊论文发表
- 《公路工程》核心论文发表
- 《中外公路》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核心论文发表
- 《遥感技术与应用》核心期刊论文
- 语法翻译法的运用以及优缺点分析
- 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的财务指标分析对比
- 科技兴农的主要内涵和建设意义
- 延安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以及群众文化建设
- 共享经济下共享厨房的现状与发展
- 二甲医院医生晋升正高级职称论文要求是什么
- 如何做好重大建设项目防造假工作的几点思考
- 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核心要求
- 机器人研究方向有哪些核心期刊比较好投
- 小学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究
- 科研管理期刊被哪些核心收录
- 双核心期刊是什么意思
- 中兽医学杂志是国家级还是省级刊物
- cssci是什么意思,什么是CSSCI来源期刊
- 如何快速发表EI检索源期刊EI收录期刊论文发表
- 关于建筑装饰方向职称论文(2篇)
- 物流管理实验教学中对使用情景模拟法研究
-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如何加强超市计量管理
- C刊如何发表
- 国际政治期刊发表浅谈美国政治中分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