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医学论文》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分析

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分析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3-03-19 14:2712

摘要:遗尿患儿因长期遗尿而担心受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嘲笑,容易对其心理造成伤害,形成自卑、内向的性格[1]。笔者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针刺治疗小儿遗尿58例,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 58例小儿遗尿患儿来自我院门诊部,男31例,女27例,年龄3-14

遗尿患儿因长期遗尿而担心受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嘲笑,容易对其心理造成伤害,形成自卑、内向的性格[1]。笔者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针刺治疗小儿遗尿58例,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 58例小儿遗尿患儿来自我院门诊部,男31例,女27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9.5±3.1)岁,患儿每晚遗尿次数1~6次,平均(2.8±0.7)次。病程3月~8年,平均病程(4.7±1.2)年。58例患儿均符合小儿遗尿的诊断标准,排除因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夜间不自主排尿的患儿[2]。尿常规检查显示均无明显异常。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肾气不足型25例,脾肺虚弱型18例,下焦湿热型15例。1.2 治疗方法 针刺取穴百会、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三阴交、足三里。肾阳不足型加太溪、气海;脾肺两虚型加脾俞、肺俞;下焦湿热型加阴陵泉。在常规消毒后,选取0.25×40 mm毫针,关元、肾俞、三阴交、足三里以补法,中极向下平刺0.5寸,使会阴部有针刺感。百会平刺0.5寸,其余各穴使平补平泻手法,直刺0.5寸。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间隔10min运针一次,针刺1次/日,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过程中暂停其它药物。同时嘱患儿家长在患儿睡前不可让其食用太多的水果或饮水,每夜定时叫醒患儿排尿,使其逐渐养成按时排尿的习惯;不要经常责骂患儿。1.3 诊疗标准 痊愈:遗尿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出现复发。显效:遗尿次数减少50%以上,能在排尿前苏醒自行排尿。有效:遗尿次数减少20%~50%。无效:患儿治疗前后的遗尿症状无明显改善[3]。2 结果

针刺治疗后,58例患儿痊愈31例(53.45%),显效19例(32.76%),有效8例(13.79%)。未有患者因疗效不佳或难以耐受而退出治疗。3 讨论

遗尿患儿智力和身体发育一般正常,各项检查提示均无明显异常,但经多次治疗后,症状改善却不明显。现代医学认为遗尿的发生与大脑皮质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关,而非器质性损害[4]。《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膀胱不约为遗溺”,认为此病与小儿肾气不足、固摄无权、脾肺虚弱、下焦湿热有关,有学者认为先天禀赋不足的患儿更容易得此病[5]。膀胱为津液之府,受冷气侵袭,不能约于水,而发生遗尿。

针刺治疗小儿遗尿,以温肾固摄为原则。百会位于巅顶,主一身之阳,上通于脑,下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会,故针刺此穴,可固摄下元。关元与中极同为任脉与足三阴的交会穴,亦为膀胱的募穴。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会穴,通调肝、脾、肾三经之气。中医理论认为遗尿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yix/660.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医学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