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学报工程师论文发表格式

《岩土工程学报》
关注(13)- 期刊周期:月刊
- 期刊级别:核心级
- 国内统一刊号:32-1124/TU
- 国际标准刊号:1000-4548
-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 上一篇:植物生态学报园艺师评职论文要求
- 下一篇: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核心期刊论文多久见刊
- 学术咨询
岩土工程学报工程师论文发表格式
《岩土工程学报》(月刊)创办于1979年,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六个全国性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本刊于2004年以前为双月刊,2005年起,《岩土工程学报》改版为月刊,大16开本,160页,每月中旬出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4548,国内统一刊号CN32-1124/TU。国内邮发代号28-62,国外发行代号MO520。
经过30年的发展,《岩土工程学报》已是我国岩土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是岩土工程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论坛,是我国从事水利、建筑和交通事业的勘测、设计、施工、研究和教学人员发表学术观点、交流实践经验的重要园地。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水利、建筑和交通事业战线上岩土工程学科的带头人,为我国的基础性工程设施建设事业,特别是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岩土工程学报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化学文摘(网络版)、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工程索引Compendex数据库(核心)、剑桥科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收录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连续6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3、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
4、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5、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6、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1.492;总被引频次:6441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1.312;综合影响因子:0.900
7、岩土工程学报杂志荣誉:
中国科协二等奖
江苏省首届优秀期刊奖
连续三次被评为核心期刊
8、偏重的研究方向:工程与材料、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岩土与基础工程、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
9、投稿录用比例:66%
10、审稿速度:平均4.66667个月的审稿周期
岩土工程学报栏目设置
论文、短文、讨论。
岩土工程学报杂志社介绍
1宗旨及内容
(1)本刊旨在促进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促进海内外学术交流、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刊登土力学和岩石力学领域中能代表当今先进理论和实践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等。欢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重要项目的研究成果向本刊投稿,倡导和鼓励有实践经验的作者撰稿,并优先刊用这些稿件。
(3)本刊为月刊,主要栏目有:黄文熙讲座、综述、论文、短文、工程实录、焦点论坛、讨论和简讯等。
2来稿
(1)来稿应符合科技论文写作惯例和基本要求,作者自留底稿。请优先采取网络在线投稿(www.cgejournal.com),本刊保留书面投稿(一式两份)和电子邮件投稿(ge@nhri.cn)。
(2)来稿一般在3个月内提出处理意见,请不要一稿两投,若3个月后仍未收到稿件处理通知,作者有权自行处理来稿。
(3)来稿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出生地、学历、学位、技术职称、简历以及研究课题、单位全称及所属部门、地址、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及邮编等。
(4)署名者应为稿件执笔人或稿件内容的主要责任者。
(5)稿件可能涉及机密资料时应由作者单位出具非泄密证明。
(6)凡被海内外正式出版物公开发表或已录用的稿件本刊不再受理。
3稿件选用和清稿体例
(1)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者对稿件内容和论点不作改动。稿件一经选用应由第一作者参考审阅意见、稿面质疑、本刊体例作必要的修改补正或删减。文图、资料、数据务求准确无误,一次定稿。
(2)作者收到稿件录用通知后,应在45天内将修改清稿(WORD排版打印)连同同意发表稿件的作者声明一并寄回本部,并在线上载或E-mail发送修改清稿的电子文件。
(3)修改清稿版面,黄文熙讲座和综述文章一般不超过15页,论文一般不超过8页,短文和工程实录不超过4页,焦点论坛不超过2页,讨论不超过1页。
(4)稿件一经发表即付稿酬,并按发表文章页数收取版面费。
(5)凡本刊刊登的稿件均收入相应期刊光盘版及期刊网,并与印刷稿一次性付稿酬。
(6)本刊版面为A4开本,双栏排版,版芯为25.4cm×17.8cm。
(7)文章清稿层次体例为:中文文题、作者姓名、单位及所属部门、单位地址邮编、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作者简介;英文文题、作者姓名、单位及所属部门、单位地址邮编、摘要、关键词;基金项目及编号(首页下注);正文(按123,1.11.21.3,(1)(2)(3),a)b)c)分章节);参考文献。
(8)图表设计恰当,具自明性;先见引文,后见图表;表名和图名一律中英文并列。表格用三线表。单栏图图幅宽为8.0cm,双栏图图幅宽为17.0cm。插图比例宜适当,图面宜清晰,线条宜均匀,主线选5号线,坐标线选4号线,辅助线选3号线,图中汉字为小5号宋体字,图中字符务必与正文一致。
(9)计量单位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公式及中外文字符务必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等,易混淆字符第一次出现时用铅笔注明。
(10)摘要应写成报道性内容,直接阐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独立性和自明性,以300字左右为宜。摘要应排除本学科领域中常识性内容,引言中出现的内容不宜写入摘要;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自我评价;不要简单重复题目中已有的信息;不出现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插图和表格,不引入参考文献序号。关键词选词规范,以3~8个为宜。鼓励内容较为丰富详细的英文摘要,且语法正确、术语规范。
(11)参考文献限于作者亲自阅读、本文明确引用、公开发表或有案可查者。参考文献全部列于文后,按正文首次引用的先后次序编号,并在正文引用处右上角注明参考文献序号。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文页码。原始语种非英文参考文献后同时附相应的英文项目,并注明其原始语种。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体例如下:
a)专著(普通图书、会议文集、学位论文、报告、汇编等):[参考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b)期刊中析出文献:[参考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J].刊名:刊名其他信息,年,卷(期):起止页码.
c)专著中析出文献:[参考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d)国际、国家标准:[参考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专利:[参考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f)电子文献:[参考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电子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外文文献著录规则同中文文献。外国人名,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
岩土工程学报部分论文范例
黄土的结构屈服及湿陷变形的分析 邵生俊;王丽琴;邵帅;王强;1357-1365
内源爆炸荷载作用下无限弹性土体中圆柱形衬砌隧道的瞬态响应解答 高盟;张继严;高广运;陈青生;晁明颂;李大勇;1366-1373
水化针刺GCL剪切破坏机理的试验研究 林海;施建勇;钱学德;1374-1380
非饱和粉质黏土冻结温度和冻结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刘振亚;刘建坤;李旭;房建宏;1381-1387
水平荷载长期作用下沉井变位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穆保岗;李旭;龚维明;赵学亮;1388-1397
边坡可靠性分析中g-line失效域及Copula优度评价研究 许晓亮;王乐华;李建林;陈将宏;覃万里;邓华锋;1398-1407
基于VFOM的矿山微震震源定位及近震震级标定 王泽伟;李夕兵;尚雪义;董陇军;刘栋;周勇勇;1408-1415
泥炭质土层盾构施工扰动引起隧道长期沉降的研究 王志良;瞿嘉安;申林方;徐则民;丁祖德;1416-1424
基于大型直剪试验的土石混合体颗粒破碎特征研究 刘新荣;涂义亮;王鹏;钟祖良;唐文斌;杜立兵;1425-1434
地下连续墙对叠合墙式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 王雪剑;庄海洋;陈国兴;王瑞;1435-1443
三向应力状态下冻融岩石损伤本构模型
《岩土工程学报》《热带农业科学》核心级期刊
《江苏农业科学》省级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省级期刊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省级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省级期刊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省级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省级期刊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省级期刊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省级期刊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