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学术
您当前的位置:核心期刊咨询网医学论文》高级职称论文范文对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高级职称论文范文对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来源:核心期刊咨询网时间:2015-08-24 14:2912

摘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很多人都会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很多人都会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因此,我们不可小看此病。在病人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进行相应的应急护理。针对护理方法,请参考这一篇高级职称论文范文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心律失常是十分常见的,许多疾病和药物都可引起和诱发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各种心律失常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其表现形式较为复杂,其临床意义依其发生原因、伴随临床情况、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障碍等因素而异。严重心律失常可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短暂意识丧失或猝死等危急状态的心律失常。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对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2010年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病人90例,其中男62例,女为28例,年龄在34~76岁,室性快速心律失常55例,完全性房室性传导阻滞22例,重度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3例。

  1.2 方法

  对90例心律失常的病人均采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2 结果

  经过我院的严密观察及精心的治疗护理下,90例住院的患者在住院7~21d,均取得满意效果,患者好转出院,无一例死亡。

  3 观察及护理

  3.1 心律失常的观察 在临床上将心律失常分为两大类,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对严重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当患者出现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R-on-T现象、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时,应及时报告医生;一旦发现患者意识丧失、抽搐、心音、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到等现象,应立即进行抢救,如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施行非同步直流电复律等。心律失常患者主要的症状为主诉心悸、心跳脱漏感,当心率过快或过慢时,患者会由于心排血量的减少而出现头晕、乏力、黑蒙或晕厥。应对患者的主诉给予高度的重视,为尽快救治患者提供最佳的时机。为患者使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应在心电监测下进行。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时心律、心率、血压情况,并注意电解质水平对患者心律、心率的影响。如果患者出现头痛、恶心、伴有血液循环改变的下肢疼痛、肢体及语言的障碍,应高度警惕患者发生了血栓栓塞事件。

  3.2 心理护理 安慰患者及家属,消除精神紧张,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向病人解释情绪可诱发和加重心律失常,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焦虑,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给予耐心的解释、安慰,说明心律失常是可以治疗的,消除患者的焦虑与恐惧。加强床边巡视,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3.3 一般护理 对存在明显症状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机体耗氧。可以予以吸氧以改善症状。对于偶发、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不需卧床休息,可做适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对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轻度心律失常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劳累;严重心律失常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室内光线一般不宜过强,至病情好转后再逐渐起床活动。

  3.4 饮食护理 一般心律失常的患者在饮食上无特殊要求,但对患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来说,应戒烟、戒酒及少饮咖啡及浓茶。对伴有血流动力学变化而限制活动的心律失常患者、因心律失常而接受介入手术的患者会因卧床所致的肠蠕动而出现腹胀,应进食清淡、易消化、低脂和富于营养的、不易引起腹胀的食物。且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饮料。有心力衰竭病人应限制钠盐摄入,对服用利尿剂者应鼓励多进食富含钾盐的食物,避免出现低钾血症而诱发心律失常。控制摄入水量,记录出入量,测腹围,隔日测体重。

  3.5 用药护理 向病人说明服药的重要性,嘱病人按医嘱服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可自行减量、停药或擅自改用其他药物。告诉病人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嘱有异常时及时就诊。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注射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速度应缓慢,静滴速度严格按医嘱执行。用药期间严密监测脉率、心律、心率、血压及病人的反应,及时发现因用药而引起的新的心律失常和药物中毒,做好相应的护理。

  3.6 康复护理 让患者及家属掌握关于心律失常的常识、诱发因素、发作时的症状等,避免引起心律失常发作时的恐慌。指导患者学会自测脉搏,告知患者在出现心悸、头晕、乏力、胸痛、头痛、肢体及语言障碍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对有些在接受了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后仍必须坚持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必须讲明坚持服药的重要性,避免由于患者理解错误而发生威胁生命的事件。指导患者及家属改正生活中对疾病不利的习惯,如吸烟、饮酒、浓茶及咖啡等,尽量创造轻松的工作与生活环境,避免由于精神紧张及压力过大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对存在严重的心动过缓者,应尽量避免胸腔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屏气、用力排便等。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对胃肠道的影响,加之一些患者使用的剂量较大,会出现胃肠道及神经系统的反应,如恶心、呕吐、嗜睡、眩晕等症状,向患者做好认真的解释,指导患者到医院就医,避免患者由于缺乏常识擅自停药、减药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对因心律失常安装了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嘱其保持与有电磁辐射的物体至少10 cm以上,应每日自测脉搏,发现心律过慢时及时就诊。如果因故被医生建议做核磁共振、CT检查时应提醒医生。

  4 讨论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如果治疗护理不当,会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对这类患者,我院在积极的治疗下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错施,严密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对其心理、饮食、康复后进行合理的护理及指导,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病人的用药同时进行护理,使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参 考 文 献

  [1]骆琼芳.98例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J];华夏医学;1997年02期.

  [2]栗云雁,潘怀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体会[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李志明.心律失常现代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创刊于1973年2月,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中的一种。目前为月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qikan2017.com/lunwen/yix/7112.html

相关论文阅读

论文发表技巧

期刊论文问答区

医学优质期刊

最新期刊更新

精品推荐